“硬骨头我来啃”!半年68个信访事项,“一把手”全破解

“硬骨头我来啃”!半年68个信访事项,“一把手”全破解

核心提示

化解信访矛盾,关键在工作方法,但根本在人,尤其是在于“一把手”的重视与垂范。阳高县在破解信访工作难题过程中,紧紧抓好“关键少数”,层层传递责任,用一系列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的举措,赢得了群众赞誉,凝聚了党心民心。

问及龙泉镇上访户谷占有那个民事纠纷的老难题咋解决的?谷占有眉梢上扬:“那还不是人家县领导给办的!”在阳高县“一把手”化解信访矛盾,谷占有不是个例。信访局长高建军说,今年上半年在规定期限内化解的68个信访事项,无不是“一把手”所为。

县委“一把手”

“把最难的信访事项留给我”

在阳高县委大院曾有这样一个“怪”群体,工作日期间按时“上下班”,不是来工作而是上访。对这些老上访户反映的问题,不是干部不作为,而是太难解决!难就难在事件或年代久远、或案情复杂、或历史遗留。

“硬骨头我来啃!”阳高县委主要领导亲自挂帅,重新调查,多方取证、集体会诊,几个回合后,老大难问题犹如坚冰沐春风,一一破解。

据了解,县级领导化解最难的信访事项,不是县委主要领导一个人在“战斗”,该县坚持做到书记、县长以及分管信访工作的县领导随时随地接待群众来访,县四套班子领导轮流在信访大厅坐班接访,让群众“见到想见的人、说出想说的话、办成想办的事”。

对待信访工作,阳高县委“一把手”不光是抓个案化解,更注重抓干部严责任、放手干给支持、促发展源头控。

该县把最硬的干部选用在信访一线,对善做信访工作的干部优先提拔重用。三年间,有十多名干部得以提拔,所靠的业绩就是信访。

阳高县财政吃紧,事事花销都抠门。但对两项工作却异常大方,一个是脱贫攻坚,一个是信访。信访局的干部说,涉及民生的信访,县里大气的很,需要多少,就支持多少。

阳高县委不光是立足信访抓信访,同时还引导全县干部跳出信访抓信访。结合当前的脱贫攻坚战,阳高县通过促发展帮致富,把老百姓的注意力转移到全县经济建设中,从源头上减少信访问题的发生。

部门“一把手”

全力攻坚不退却

阳高县对待信访工作,特别是疑难信访,部门“一把手”全力攻坚,哪里需要到哪里,哪里出现了问题就“打”向哪里。

2013年,尉某某等近百名阳高籍原省建筑安装公司农民合同工心中堵了一口气:多年的社保待遇被中断。数年和公司对接均无果,无奈走上了上访之路。县人社部门认真调查核实后,县里主动当起了“娘家人”,两年三次赴省沟通对接,终将这一历史遗留问题化解。

东关村村民张某夫妇抱上孙子后,由喜转悲:原来孙子非儿子亲生。一气之下丢弃到阳高县信访大厅,再不过问,孩子母亲也下落不明。信访部门、县民政局便当起了“奶娘”,捐钱捐物代为抚养。公安部门依法调解,半年后终将孩子送到母亲怀里,问题得到解决。

记者和阳高县五六个部门单位“一把手”聊起主动处置信访事件,人人一讲就是多个事例。探究该县各部门“一把手”之所以能积极处置信访事件,缘于一种理念认识:信访问题不是县领导和信访部门的事,不能让信访人在信访局内兜圈圈,部门要主动担当起一线化解的责任,将信访工作作为检验服务“成色”的关键,一边用制度引导信访群众依法表达诉求,一边用法律为自己框定解决范畴,力求化解信访问题底数要清,事实要明,运用法律要完整到位,让信访群众心服口服。

乡村“一把手”

真心“交友”促化解

龙泉镇,阳高县内最大的乡镇,人口约占全县的三成,且地处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众多,是信访问题易发区。

“随着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原来不被凸显的矛盾纠纷呈现增长趋势,信访问题自然也会多了起来。对于信访,我们的原则是变接访为下访,走到群众中去,既要讲法又得讲情还得说理,绝不用一个矛盾去掩盖另一个矛盾,决不因信访问题人为拉开与群众的距离,导致党群疏远,干群疏离。”基层信访的特殊性,让龙泉镇干部深知一个信访案子解决好坏,有时胜过一沓宣传资料。

和群众真心“交友”促矛盾化解,在阳高县不是龙泉镇一家这样做,全县乡村“一把手”同是如此。他们一致认为:只有以心换心和群众交朋友,才不致小事拖大、大事拖“炸”,才能从根本上切断上访源头。

龙泉镇鲁某某,丈夫2016年给个体木材作坊打工时意外身亡,作坊业主不久后也因病死亡,鲁某某无法得到赔偿。家里顶梁柱倒了,孩子还未成年,又没有别的经济来源,生活特别困难,一下陷入绝望之中,妻子开始上访。县信访、乡镇和社区干部经常入户嘘寒问暖,通过实施救助,使其重燃对生活的希望,也帮她渡过难关。

和群众真心“交友”化解矛盾,重在一个“真”字:把上访群众当家人,拉近感情,让他们思想转弯;深入调查,了解实际,对确有困难的实施人文关怀;想法出招,结合实际,让他们致富有路。

本报记者 杨锐 付建荣 通讯员 尉建飞

●关注山西法制报官方微信,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微信号:sxfzbwx(长按复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