餓了麼外賣配送的星巴克,你還愛喝嗎?

餓了麼外賣配送的星巴克,你還愛喝嗎?

據財經7月27日報道,星巴克與阿里巴巴捆綁,餓了麼承接外賣配送業務,這一消息或在八月正式公佈。

星巴克為何著急推出外賣?

星巴克如此著急的推出外賣業務,恐與其剛剛公佈的財報有關。

美國東部時間7月26日,星巴克公司公佈了三季度的財務業績。財報顯示,星巴克該季度合併淨收入同比上漲11%至63億美元,高於去年同期的56.6億美元。

不過,其寄予厚望的中國市場,同店銷售下降2%,此前二季度同店銷售額增長為4%相比,這一增一降6個百分點的差別十分明顯。

星巴克在中國市場表現不佳,與中國崛起的瑞幸咖啡、連咖啡等咖啡品牌的市場擴張不無關係,特別是瑞幸咖啡通過外賣配送模式走出一條新路,對星巴克構成挑戰。

隨著,中國的咖啡新秀們碰瓷式的挑戰,星巴克的增長瓶頸顯現,高端定位與下沉賣貨之間的矛盾日益加劇。最終,星巴克還是選擇了後者,開啟了外賣配送。

星巴克投入阿里懷抱,選擇餓了麼作為外賣合作方,這個47歲的老牌咖啡終於要從店裡走了出去,在中國市場採取了本土化的策略,開啟了“新零售”。

不過,此次選擇與阿里合作並是不一蹴而就。

馬雲牽線,星巴克選擇餓了麼

今年5月,有消息稱“星巴克將聯合美團上線外賣”,隨後,星巴克中國CEO王靜瑛表示:“有興趣做,但從沒說過跟誰一起合作”。

在今年6月底的財報分析師會議上,星巴克總裁兼CEO Kevin Johnson則透露了中國區外賣服務的最新信息,表示中國團隊正在與一家大型科技公司商討派送方面的合作事宜,且預計能在今年年底前成型並付諸實施。

如今則可以確認,這個上述的“大型科技公司”指的就是阿里巴巴。實際上,能夠使餓了麼在與美團點評的爭奪中脫穎而出,其中馬雲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馬雲給星巴克一個很好的offer。”據一位知情人士透露。

從去年底開始,馬雲和被稱為星巴克“靈魂人物”的霍華德·舒爾茨(Howard Schultz)互動頻繁。2017年12月,馬雲現身全球最大星巴克與舒爾茨合影。

在今年7月,舒爾茨在一次中國行中也公開表示,他和馬雲是多年好友,關係密切,未來雙方在移動商務領域會有更深的合作,並將移動商務高度整合到星巴克的核心業務中。

此次,將外賣運營權交給餓了麼,也正落實了舒爾茨上述發言。

星巴克與阿里合作不止外賣

事實上,星巴克與餓了麼的這次合作,只是其與阿里巴巴戰略合作中的一環。去年12月,星巴克臻選上海烘焙工坊正式開業,這是星巴克聯手阿里推出的新零售智慧門店。

現在星巴克和餓了麼合作,也是看中了阿里生態的資源。目前,星巴克的移動支付業務佔比僅為13%,利用阿里完備的支付體系,可以拓展和吸引消費者,尤其是在移動支付十分普及的中國市場。

當餓了麼的外賣業務落實,藉助阿里在最後一公里和下沉渠道的物流優勢和生態優勢,星巴克或許能夠更好的滲透進本地生活和下沉市場。

特別是,星巴克已經在支付寶中開通了小程序,利用餓了麼的配送優勢,直接在支付寶中就能完成了從附近購買、到移動支付、再到配送的閉環,極大的方便消費者的咖啡需求,解決了只能到門店享用的缺憾。

雖然,星巴克與阿里的合作還沒透露更多細節,但是可以想象是利用天貓、淘寶、支付寶、餓了麼、盒馬鮮生等眾多阿里系流量入口,阿里都能夠為星巴克導流實現用戶增長,帶來更多消費者和業務增長。

而與國際知名的咖啡老店星巴克合作,對於阿里而言,在與騰訊的競爭中,能夠緩解線下競爭中阿里的流量焦慮。

不久前,阿里150億入股分眾傳媒,正是為了觸達城市樓宇上班族的白領群體。同樣如此,星巴克在中國已有3400家門店,到2022年,還會翻一番,阿里與星巴克合作,能夠覆蓋小資情調的城市白領群體,這些正是阿里所要的中高端消費群體。

不過,雖然兩者合作頻繁,但星巴克所擁有“核心會員體系”都會是其牢牢守住的護城河。未來,隨著餓了麼成為星巴克外賣的承包商,支付寶移動支付份額逐漸提升,兩者的合作和滲透加強,星巴克的護城河能否牢固就不得而知了。

外賣業務對品牌影響幾何

對星巴克而言,推出外賣服務與餓了麼合作既是市場機會,也有可能影響品牌形象得不償失。

不少人認為,從星巴克這一品牌名稱上,就可以清晰地明確其目標市場的定位:不是普通的大眾,而是一群注重享受、休閒、崇尚知識尊重人本位的富有小資情調的城市白領。

許多用戶去喝星巴克在意的正是品牌,如今若是開放的外賣服務,這打破了其固有的品牌受眾,把一個小眾的高端品牌進行更大眾的下沉,降低了品牌的檔次。

更有人認為,去星巴克消費,看重的是門店的服務和氛圍,外賣並不具備這些特性。星巴克應該保持自己中高端的品牌調性,就像“保時捷永遠不會跟小車牌子一般見識一樣” 。

當然也有不少人持不同看法,中國消費者已經逐漸養成了叫外賣的消費習慣,瑞幸咖啡的出現,使得人們逐漸教育了叫咖啡外賣的習慣,星巴克應該順勢而為。

也有人認為,叫外賣星巴克並不是低端消費者做的事,喜愛咖啡就是喜歡咖啡本身,不因店裡店外而有所區別,對於星巴克而言,只要一如既往的做好服務,消費者就會買賬。

在Morketing看來,星巴克失去外賣環節,就相當於失去一部分持續盈利的市場機會。未來任何事物都可能,送貨上門,不是星巴克所能阻擋的大勢所趨,所以,相對品牌形象與趨勢對比而言,星巴克將開展外賣業務是明智之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