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張維迎和林毅夫在紀念經濟學家楊小凱逝世10周年討論會上的辯論?


張維迎和林毅夫的辯論並不新鮮,張維迎和林毅夫的觀點並不是他們自已的,一個代表亞當·斯密的經濟理論,一個代表凱恩斯經濟理論。

張維迎信奉亞當·斯密的觀點,經濟的問題通過市場來解決,一切經濟問題都通過市場這隻手來解決。

林毅夫信奉凱恩斯的經濟理論,認為經濟發展應該由政府說了算,政府決定一切經濟發展。

其實經濟學就是兩隻手,一隻手是政府,一隻手是市場,這兩個經濟思想是兩個偉大的經濟學家的思想,一個是亞當·斯密的經濟理論,一個是凱恩斯經濟理論。

實際上經濟問題的解決從古到今一直都是這麼解決的,當市場有效時就讓市場解決,當市場無效時政府就出面解決,這本來就是經濟發展的兩面。

那麼,張維迎和林毅夫為什麼要辯論呢?為什麼吵得不可開交呢?這與張維迎和林毅夫各自代表的利益有關係,張維迎是民營企業家把他養起來的,張維迎就只能藉助亞當·斯密的經濟理論站在民營企業家的立場上為民營企業家代言。林毅夫是從臺灣到大陸的,投靠的是政府,政府把林毅夫養活著,林毅夫只能藉助凱恩斯經濟理論,認為經濟發展必須是政府決定一切。

讀者朋友如果認同我的觀點,請加我關注並給我點個贊,以鼓勵我為您們寫更多的有價值的文章。謝謝。


金融學家宏皓教授


張維迎、林毅夫以及楊小凱都是經濟學家,但是在楊小凱先生逝世10週年討論會上,張維迎和林毅夫兩位國內知名經濟學者進行了一場學術爭論,這已經不是張維迎和林毅夫之間的第一次爭論了,想必大家可能多多少少有所耳聞。至於兩位知名經濟學者爭論的就是中國要不要實行產業政策。


張維迎和林毅夫兩位教授在經濟方面都是知名專家,各自的辯論觀點以及發言的內容肯定是專業的,故對張維迎和林毅夫在紀念經濟學家楊小凱逝世10週年討論會上的爭論,筆者只談下自己的觀點,僅供參考。


我國要不要實行產業政策,首先,制定產業政策就很難,就像人不可能預知未來發生的事情一樣,對於國家也是一樣,不能預知未來會發生什麼,制定的產業政策是否符合未來發展,近些年新興產業發展迅速,這些產業崛起速度快,比如說現在的共享經濟,筆者身處二線城市,共享單車好似雨後春筍一夜之間多家共享單車進入我們視線。


各企業之間惡性競爭,管理漏洞,導致城市交通路況更加擁堵,違規停放,當然共享經濟出發點是好事,在有限資源下可以讓更多人帶來便利。很多企業運營不到半年就出現問題,很多人押金都無法退回,對於類似這樣的新興產業,國家該怎麼樣制定產業政策,以及如何實施。


技術變遷日新月異,往往是計劃趕不上變化。


決勝網


張維迎,代表民企“坑死”民企

工業化、城市化是一次性需求,因此,客觀的社會訂單量呈現拋物線走勢,在上升階段,旺盛的訂單會吸引企業瘋狂舉債,擴大產能滿足社會需求。這帶來的必然結果是所有領域產能都會走向相對/絕對過剩(如圖)。簡言之,城市化拐點之前,是相對過剩;城市化拐點之後,是絕對過剩。

相對到絕對過剩的拐點具有突發性。一旦陷入絕對過剩,90%的企業將由盈利走向虧損,失去還貸能力,虧損的企業是負資產,信譽(抵押能力)急劇下降,彼時,滿眼都是垃圾企業與產能。幾十個點債務危機同步引爆的結果是整體債務危機,恐慌將導致流動性消失,大量企業希望賤賣以清償債務,但卻沒有接盤者。因此,實體的破產潮遠勝股災,想想前年的股災,大家的表現是什麼?大部分人絕望的認為自己手中的籌碼是“垃圾”,有理性嗎?沒有政府出手救市,底部在哪裡?

請注意:股市是一個簡單市場,只要有足夠的資金入場,股市立刻可以止跌,但實體市場則是複雜的信息不對稱市場,如果100萬億規模的銀行貸款是由國企和民企平分的,那麼,政府根本沒有能力(資金不足),也沒有義務拯救民企(老百姓憑什麼同意救民企?)。

很多經濟學家在詬病銀行不給民企貸款的同時,應該反向思考一下。如果銀行給民企大量貸款,拐點出現,民企如何自救?如果沒有資金入場救市,連續虧損的產能和負債產會以什麼方式賤賣?李嘉誠、外企為什麼撤出中國?原因是他們熟悉市場規律,知道結構性拐點一定會出現,如果是民營經濟主導的自由市場,這種撤退會導致流動性危機,使大部分虧損資產變得十分廉價,他們會在再凱旋英雄的身份以低廉的價格瓜分中國市場的饕餮盛宴。這就如同5000點他們撤退了,跌到2000點,股民哭爹喊娘尋求救市主,人家又回來了。一出一進,籌碼已經易主了。拉美、俄羅斯、東南亞都是前車之鑑。

反觀現在的機制,微觀上對民企很不公平。但宏觀上,國企貸款(舉債),通過工資和採購釋放到社會之中,由民企和大眾賺走,當危機發生,國企被政府罩著,成為一個聯合體貸款人集團,銀行不擔心,不恐慌,不擠兌(按照正常標準,很多重化行業企業早就會被銀行逼債了),這就給市場調整贏得了充分的時間。

注:債生錢,貸生存。Others的債是Self的錢。貨幣是一種債務關係,而非實際存在。因此,貸的穩定性決定經濟的穩定性。實際中美兩個超級大國的終極比拼是穩定性。絕對自由市場經濟理論是為領先者量身定製的規則,按照這種規則,中國的穩定性遠遠不如美國。

笨蛋,信息可以對稱

經濟學假設的基礎:信息不對稱。

但客觀情況是:在技術上,信息已經可以對稱。但張維迎等經濟學家為了維護自己投身幾十年時間的理論的正確性,仍然固執的認為:信息不對稱,根源在於:屁股決定腦袋。如果信息對稱,經濟學家就如同農業社會的馬車伕跑到現代社會,其技能將變得毫無價值。然而,未來不在現在之中,更不在過去之中。任何個體都不能阻擋信息對稱的歷史洪流,“天圓地方”式的謊言終將會因社會的進步而被自然淘汰。

1、銀行已經失去配置資源的能力

如圖,產融是垂直關係,即合作關係。

產業發展的順序:農業、運輸、生產、交付和信息。

銀行的主要職責是將內層產業利潤配置到外層產業之上,通過投資外層產業,提升社會效率,使整個社會共享社會效率的提升。但是,銀行對資金的配置能力止於智能化。互聯網企業是銀行的天然競爭對手,微信、支付寶和每個APP內都可以有所有銀行、股市、保險能力之和。透過現象看本質,金融的本質是一種算法(會計準則),這種算法如果以軟件執行運轉,一個軟件就可以搞定全部,這是效率的奇點。也就是說,信息產業效率已經實現智能化,這種智能化會逐漸向內配置到交付、生產、運輸和農業之上,使所有產業實現智能化——無人化。


這種客觀趨勢要求:全民能夠直接投資外層信息產業,通過信息產業獲利,繼續投資內層產業,使所有產業實現智能化和無人化,使分紅逐漸取代工作成為收入的主體。

主觀行為:經濟學家提供的理論以保護的名義扼殺大眾投資信息產業的機會。因此,代表你說話的、保護你的,往往也是坑你坑的最恨的。

2、讓信息透明的實踐,全民持股雲錢包

雲錢包內有56億股,

28億股由全民自由領取——一送到底。

22億股送給入駐的中國製造——一送到底。

3億股送給雲錢包早期宣傳者——一送到底。

3億股支付雲錢包及其他公共網絡平臺建設的成本——全民領(股權),承認自己賬號的股權,中國製造就承認,公共網絡自然有人建設。因此,完成股權,領取,信息對稱。中國人認為每股值3萬人民幣就值3萬人民幣,認為每股值3萬美元,它就值3萬美元。

債務危機的本質是群體關係危機。

群體關係危機只有群體參與才能解決。

群體關係危機解除後,經濟學家將成為信息對稱市場的馬車伕群體。


高金波


我這麼說吧,中國的經濟學家都的理論都是殘缺的,不,應該說世界的經濟理論都是殘缺。

無論是張維迎的自由經濟框架,還是林毅夫的政府調控構造都忽略了經濟發展的本質。

經濟發展的本質是通過升級生產力為人類獲取更多生存物質。

張維迎的經濟理論是資源由市場自由分配,林毅夫的經濟理論資源由調控進行分配。

張維迎的理論基礎是建立在市場供需信息不對稱,需要通過市場自發式調整來達到資源配置的最優化,從而形成完善的經濟結構。

林毅夫的經濟理論是建立信息對稱的基礎上,通過全面掌握市場的供需關係,通過政策調控把資源進行快速優化配置,快速建立高效的經濟體系。

其實嘛,無論是張、還是林、他們都沒有一味的自由,和一味的調控,而是張的經濟理論偏向自由的作用,林的經濟理論偏向調控作用。

我這麼說,無論張維迎還是林毅夫,乃是世界的經濟學家在定義經濟供需關係的時候,都犯了一個錯誤,他們把供需關係看作成一對相對固定的常量。其實這是經濟理論脫離現在的錯誤存在。

無論經濟如何發展,供需兩者關係都是一種混合型的供需關係,經濟學理論往往忽視這點。

什麼叫混合型供需關係?(要解析這個非常複雜,寫完的話,大概可以寫五千字)

混合型供需關係是經濟運行中最不穩定變量,現在所有的經濟學家和經濟理論為什麼對經濟的分析上無論有多大的數據支撐都無法準確的掌握經濟,就是因為這個變量的存在。

無論自由經濟也好,有限自由經濟也好,往往都忽視了這個變量。

這個變量隨著經濟規模的增大,掌控難度就越高。經濟規模越大就越脫掌控。

打個簡單的比方,

一百個人沒有鞋子

那麼這一百個人只需要一百雙鞋子嗎?

或者說一百個人會需要到一百雙鞋子嗎?

如果一百雙鞋子都只有一個款式。

會出現什麼情況?

如果這一百雙鞋子中有兩個款式,

會出現什麼情況?

三個款式……或者一百個款式。

會出現什麼情況?

每款數量相等會出現什麼情況?

每款數量不相等會出現什麼情況?

每款的價格相同會出現什麼情況?

每款價格不同會出現什麼情況?

其實就單單一百個人沒鞋子穿,供需關係就出現如此複雜的情況,其實情況還單單不止如此。

如果需求的鞋子遠不止一百雙,有的人要幾雙呢?隨遇需求變量的擴大,變量就越大,也許會增加款式種類,增加價格差別,款式數量的不同,情況就越複雜。

這只是鞋子供應的變量而已,還有生產力水平的高低,經濟實力高低……等等,變量實在太大。

供需關係中,無論是供給方還是需求方都會存在雙向選擇,但這個雙向選擇往往是虛假的雙向選擇,因為無論需求和供應都會存在無選擇性供需關係、和有選擇性供需關係。

打個比方說

世界上只有一個款式的鞋子,那麼所有人都沒有選擇,因為只有一款鞋子可以買。

如果世界上有無數款鞋子可以賣,所有人可以根據自己喜歡的購買,那麼就變成有選擇供需。

但是有選擇性供需關係中,依然有人選不到自己喜歡的鞋子,最終也只能在不喜歡中作出選擇。有人選到喜歡的式樣但價格承受不起也同樣被逼作出退步選擇。

供需關係的矛盾就在這裡,而這個矛盾經濟發展潛在的增長點。

需求永遠無法滿足,需求在不斷的細緻化,而供給永遠是被動滿足需求,供給無法做到主動滿足需求。

因為這個供需矛盾永遠存在,所有每一個行業隨著生產力的發展都無法避免一個由盛到衰落的死循環。其實表面看是由盛但衰,但實際上是一種集中供應和分散供應之間的轉化關係。

由於這個矛盾的存在,無論自由經濟還是有限自由經濟,都無法避免所有行業中的大企業最終走向死亡。

雖然大企業最終會走向死亡,但也法誰也無法阻止行業大企業的產生。

因為這個大企業的產生和死亡是生產力進步的體現,是生產力發展到成熟的過程。大企業的產生是生產發展的動力,大企業死亡是生產力成熟的葬禮。

自由經濟和有限自由經濟在發展中都會催生大企業,大企業在這兩個經濟結構中,由於掌握對資源龐大的掌控能力,往往會由於它的頑性生存阻礙生產力的進步。

如果合理性的一個個讓大企業壯大,然後再一個個把他們埋去棺材,才是最實現最有效的資源配資。

經濟發展中會涉及到金融對資源的配置作用,金融對資源的配置能不能起作用,就看他是否準確的對一個行業生產力由發展到成熟的正確認識。

如果金融對生產力發展過程沒有正確的認識,不但不能起到優化資源配置的作用,還會嚴重阻礙經濟正常的發展。

世界上為何會有金融危機,經濟危機?無論金融危機還是經濟危機,危機發生的因素中金融的錯誤配置佔了80%。

一個國家的金融越繁榮,配置出錯率越高,危機發生率就越高。

經濟是為生產力進步服務,生產力進步是為人類的生存方式服務。

人類的生存方式是不同,在中國就存在南北差異,北方的供應需求和南方的供應需求就有著明顯的差別。

世界各地的生存方式也不同,供應需求始終圍繞著不同到相同,再到不同,在分聚變化推動生產力的發展。

打個比方,北方車和南方車使用的機油就會存在差異。冬天的時候,北方車只能使用北方車的機油,南方車可以選擇使用北方車的機油或者南方車的機油。

但生產力提升研究出一種更更便宜,而且適合北方和南方都適合使用的機油,那麼是不是由不同再到相同。

假如南方研究出一款更便宜但只能針對南方氣候使用的理由,是不是又開始南北分化了?

在這個變量中我們可以看到,由於一款便宜南北通過的機油出現,就催生出一間大企業出現,統一全國市場。但再出現一款比他便宜的南方車機油,那麼就會危險他南方市場的佔有率,它在南方市場肯定沒有優勢,大企業會出現什麼情況?

這是一個由分到聚再到分的過程,假如研發出一兩新車不再需要機油,那麼整個車用機油的市場又會有什麼變化?以前大量投資車用機油的市場的資源肯定浪費。那麼這些企業走向死亡和轉型是必然的。

新的產業興起再次重新配置資源,經濟發展又進入了一個新的分聚循環。

其實這些都是理論上的東西,這裡有很多變量需要解析。

而且經濟流通中的三架馬車,商品、貨幣、信息,在流通速度上具有差異化。這個差異化就成為了經濟管理中最大挑戰,但也是經濟活力的三要素。

好的經濟模式,外部構造要圍繞著促進生產力的發展方向。內部構造要保證經濟活力,也就是生產力發展的動能。不要一味的追求經濟總量,經濟總量其實就虛腫的胖子,華而不實。


一號風手


全程看了兩位的辯論,有幾點感受:首先,經濟學是對過去經濟行為總結的學問,現在課堂上教的經濟學都是對西方經濟行為的概括。二是,經濟學總體上看,還不能稱為科學,作為一個混沌系統,變量很多現有的經濟模型無法全部涵蓋。三是,林張的辯論,可以說是學院派經濟學家和政策派經濟學家的辯論,所論的經濟假設不同,張維迎教授從傳統經濟學出發,應用相應的模型得出了相對自由派的、強調市場作用的結論和批判;林毅夫先生從其新結構經濟學出發,得出了後發國家追趕型經濟要發揮政府和市場兩隻手作用的結論。我以為林的結論可能更適合中國的情況,他的理論考慮了中國的個性問題。四是,辯論中,張的技巧是隻攻一點,不論其他,給我的感覺有失偏薄,論證過程破多立少,嚴謹度不夠。


簡與衡


黃亞生教授的《有中國特色的資本主義:企業家與國家》一書中得到某些結論,政府幹預與GDP競爭,使得資源如何扭曲配置,使得產能過剩與低端競爭變得不可逆轉。從其他文章中可以得出結論,無論是

巴西

還是

阿根廷

,最終經濟無法與發達國家相抗衡,都是政府過度參與經濟運作的必然結果。該書的事實案例與數據能夠詳實地印證這一觀點。

林毅夫、張維迎兩人此次觀點交鋒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切中了當下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

俺認為,兩人都沒有否認政府的作用,張維迎認為:政府要做的就是創造自由、法治的環境及對產權制度的保證。

也就是政府對市場的手段應該是:看不見的手。

而林毅夫認為,這個手必須看得見。

這就是兩個人爭論的焦點.

平鋪出去,就是張維迎的私有化進程,和林毅夫的國企的作用。

其實,東南(私有化)的繁榮和東北(國企為主)的衰落已經證明兩個人觀點誰更有說服力。


用戶61411640756


優秀的經濟學家必然是社會學家,甚至哲學家。因為經濟學的目的是解決社會問題。

兩大經典經濟學理論,馬克思的資本論,亞當斯密的國富論,文中都大量描述當時的社會狀態。他們都深入的瞭解調查了當時的社會,並側重於經濟狀態,從微觀到宏觀,從而理論化,形成體系。

這符合了實事求是的精神。

如果一個經濟學家只是純理論,或者只是從理論中來,脫離實際,是很可怕的,不可能有成就,也不可能有效果,因為背離了經濟學研究的目的,即解決社會問題,經濟發展問題。

從這一點上來看,毫無疑問,林毅夫要比張維迎做得好很多。林毅夫非常重視中國的實際情況,不受理論所牽絆,這是探尋真理的標準路徑。張維迎只是個教師,拿著西方人寫西方經驗在哪裡讀,從不思考,我這片土地的歷史,文化,人口素質,經濟基礎,發展狀態是否適用。

其實我不知道他們那次辯論了什麼,但不影響我對他們做出判斷,經濟學貢獻,高下立判。


布魯爾魚


張維迎幾乎成了西方經濟學的捍衛者,而且還是在一個不按西方經濟學理論發展的國家,而且這個國家還是世界上經濟發展最快最好的國家,我有時候就在懷疑他是不是在捍衛他的經濟學諾貝爾獎的夢想,而且這幾年是越來越瘋狂。

林毅夫傳奇一生,他的愛國情懷不容置疑,他是國家高參,他的理論運用於國家發展並取得非凡成就,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至於網上的各種折騰,主要是一群西方經濟學迷的不甘心。


黔靈淨土


看過兩者之間的辯論視頻。其中關於需不需要產業政策的是交鋒其實高下已分。張維迎的理論只能存在幻想之中。在西方社會處在絕對的控制權時,西方人鼓吹自由競爭。可今天,我們看看特朗普,哪裡沒有自我保護!另一方面,現在高科技領域的競爭,原始資本投入非常大,國家不進行產業政策扶持,我們國家的民營資本那家有那麼多的資本投入?所以,我們千萬不要被張維迎給忽悠了。當然,張的理論中也有許多可取之處。


落冰1212


科技科普促使人們養成理性思考和理性處理事務的習慣——凱騰聚知。

本人在策劃一個汽車產業鏈社會化服務平臺,現在分享一下和他人探索成果。

1.張維迎老師著重的是自由經濟理論模型及其在中國經濟實踐的外部環境要素。

2.林毅夫除了研究一般經濟理論外更重要是作為國策顧問,為政府如何管理/調控經濟提供理論基礎和解決方案。

3.兩人爭論的焦點

張主張:完全市場化 ,有人放大為張主張全盤西化/民營化(個人理解這應該是汙衊或者誤解張先生)。張主張資源配置體現強市場弱政府。

林主張:政府引導(指導/調控)市場化,併為市場調控提供理論依據。

至少他們均避開自己專長辯論的印象給我是這樣認知。

4.基於這樣的認知,根據我的方法論研究成果——“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系統協調”的解決問題來回答這個問題。

先陳述一下中國管理界膜拜的神人——彼德-格魯特(大量中文翻譯資料說此人為現代管理之父)有一個觀點——中國的事情必須由中國人自己來解決; 市場上不缺衝動的資本。

現在回答題主問題。

3.1問題導向

中國社會主義經濟體系的架構是國有經濟(含地方國有,集體所有——主要是土地)占主導地位,民營經濟其它經濟形式為輔。

這個架構決定了經濟建設不可能實現市場自由化/全盤西化,什麼意思?

所有的解決方案必須基於這個市場主體實際情況來提出方案。

無疑張的主張是局部的,這也是幾乎所有西方經濟理論在中國碰壁的核心原因之一。

林必須肩負在現實環境下如何有效解決面臨的諸多經濟問題。

為政府參謀,或為決策提供理論背書。

(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