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演講語言的修飾藝術,以後你的一句話,可以改變很多結局!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會演講的靈魂萬里挑一!羅振宇、高曉松這些人也許不符合大眾眼中的高富帥形象,但是他們出口成章、妙語連珠的口才表達能力以及出色的公眾演說能力,吸引且征服了無數的粉絲。在這個沉默就消亡的時代,一個人的語言表達和演講能力,是一個人成長和成功中的第一塊敲門磚!

在這個時代,如何做快速吸引人們的注意力?一個是高顏值,另一個就是高“言”值!

聽過很多的道理,為什麼你卻過不好這一生。演說亦是如此,很多來參訓的同學表示,以前也聽過很演講口才音頻,看過很多視頻以及書籍,但是演講能力依舊沒有多大提升。真正的學習一定不是你聽到多少知識,而是你把多少知識轉化成能力。胡焱喬老師在課堂裡,真正提倡大家的就是把所學內容訓練至轉化成為自己的東西,所以每個知識點,都必須訓練七次以上!

為什麼有的人演講很有吸引力?有的人演講十分的平淡?

為什麼有的人演講可以使聽眾情緒高昂?有的人演講使聽眾昏昏欲睡?

為什麼有的人演講令人耳目一新?有的人演講讓人感到陳詞濫調?

那是因為大多數的演講都是平鋪直敘,想到哪裡講到哪裡,沒有經過語言藝術的修飾,導致演講沒有吸引力。

如何讓你的演說充滿吸引力呢?除了胡焱喬老師的高效演說五大思維之外,今天要給大家分享修辭手法對於打造富有吸引力的演講的獨特魅力。

學會演講語言的修飾藝術,以後你的一句話,可以改變很多結局!

[ 1 ]、雙關

在演說中,為了獲得某種特殊的表達效果,可以利用漢語語音或語義的關係,特意讓一個詞語同時兼有兩種意思,這就是雙關。

比如“春分剛剛過去,清明即將到來。‘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這是革命的春天,這是人民的春天,這是科學的春天!讓我們張開雙臂,熱烈地擁抱這個春天吧!”

在郭沫若的這段演說詞中,“春分”和“清明”不僅僅代表著節氣的更迭,也暗示著一個新時代的到來,可謂發人深省。

學會演講語言的修飾藝術,以後你的一句話,可以改變很多結局!

[ 2 ]、誇張

為了讓事物的某些特徵更加突出,可以使用誇張的手法,故意言過其實,對客觀的人、事、物做藝術上的擴大或縮小的描述。

誇張包括三種:

(1)誇大。即故意把一般事物往大、多、快、高、長等方面誇大,使其大大超過現實;

(2)縮小。故意把事物往小、少、慢、短等方面縮減,使其遠遠小於現實。比如“一分錢掰成兩半來花”就是對節省形象化的縮小;

(3)超前誇張。在兩個事物中,故意把後出現的事情說成是先出現的,或者同時出現的。

在運用誇張手法時要注意以生活的真實為基礎,但又要有一定的距離;不能為誇張而誇張,也不要在比較嚴肅、嚴謹的演說和場合使用誇張手法。

學會演講語言的修飾藝術,以後你的一句話,可以改變很多結局!

[ 3 ]、象徵

在演說過程中,為了避免粗淺的說教使聽眾產生心理抗拒,削弱演說效果,演說者可以選取某一富有特徵的具體事物含蓄地表達與之相似、相近的意義、思想和情感,這就是象徵。

由於這種象徵是憑藉具體的形象來折射演說者的思想意識和心理狀態,因而能夠最大限度地啟發聽眾的想象力,讓他們通過象徵物去領會演說者想要傳的“潛臺詞”。

學會演講語言的修飾藝術,以後你的一句話,可以改變很多結局!

[ 4 ]、借代

“我這個人是搞經濟的,頭腦裡都是些數字,很抽象,沒有你們頭腦裡的形象生動,所以我就決定講得短一些,講長了會犯錯誤(聽眾喊‘越長越好’),那我就講長一點。

但是如果諸位聽得不耐煩也可以閉目養神,要方便的,也可以自行方便,不過有一個條件,那就是分期分批。”

朱鎔基在一次演說中的這段話,用“閉目養神”代指“打瞌睡”,用“方便”代指上廁所,用“分期分批”代指不要集體離場,十分幽默,拉近了與聽眾的距離,加深了與聽眾之間的情感交流。

學會演講語言的修飾藝術,以後你的一句話,可以改變很多結局!

[ 5 ]

設問和反問

設問就是自問自答,聞一多的《最後一次演講》的開篇就運用了這個手法:

這幾天,大家曉得,在昆明出現了歷史上最卑劣最無恥的事情!李先生究竟犯了什麼罪,竟遭此毒手?他只不過用筆寫寫文章,用嘴說說話,而他所寫的,所說的,都無非是一個沒有失掉良心的中國人的話!

目的在於引起聽眾的思考和關注。

而反問,則是用疑問的形式表達確定的內容,可以使語氣表達得更強烈,能更好地抒發自己的感情,同時還能有效引發聽眾的思考,並增強震撼力。

學會演講語言的修飾藝術,以後你的一句話,可以改變很多結局!

[ 6 ]、對比

對比,就是把兩種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兩個不同方面放在一起比較。

在演說中運用對比手法,能使形象突出,能較全面地表現演說者的觀點,深刻揭示事物的本質特徵。

比如有人在反腐宣講中,將清正廉明的孔繁森和貪汙腐敗的王寶森放在一起,對兩人的思想、行為及影響進行了全方位的對比,形成了強烈的反差,效果震撼人心,並能夠引發聽眾的思考和共鳴。

學會演講語言的修飾藝術,以後你的一句話,可以改變很多結局!

[ 7 ]、排比

“今晚,我想她看透了一個世紀的美國——頭疼與希望;掙扎與發展,多少次我們被告知我們不能,可美國人的自信卻回答:是,我們能夠做到。

當時,婦女的聲音被壓制,他們的希望被駁回,可她活著看到他們站起來,發出自己的聲音,並且投下自己的票。是,我們能夠做到。

當飢餓來到、衰退發生時,她看到了這個國家是如何以新政、新工作和全新的共同目標來戰勝恐懼的。是,我們能夠做到。

當炸彈落到我們的港口、獨裁者威脅世界的時候,她親眼見證了一代人的崛起和民主得以挽救。是,我們能夠做到。

她去蒙哥馬利搭乘公共汽車,她去伯明翰面對水龍頭,她去塞爾瑪佔橋……她聽來自亞特蘭大的牧師告訴大家:‘我們能打破種族障礙’。是,我們能夠做到!”

這是奧巴馬在 2008 年參加大選時的演說,一連串的排比句層層遞進,氣勢磅礴。

排比句可以增強語勢,鼓舞人心,可以使論述深刻,語意暢達。

運用排比句時應當注意,不要生硬拼湊,否則反而會影響表達,此外要注意排比句之間的邏輯關係,否則無法達到層層遞進的效果。

學會演講語言的修飾藝術,以後你的一句話,可以改變很多結局!

[ 8 ]、比喻

林肯曾在演說中說“一幢裂開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相信這個政府不能永遠保持半奴隸半自由的狀態。我不期望聯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確期望它停止分裂”。

在這裡,林肯就是將國家比喻成了房子,國家分裂的結果就是房子倒塌,聽眾立刻可以意識到分裂國家的危害性。

比喻使語言深刻、形象、幽默詼諧,可以增強語言的表現力和感染力,也能增強語言的抒情色彩和喜劇效果,把精彩的論述與模擬形象的描繪融為一體,既能給人思想上的啟迪,又能給人以藝術上的美感。

學會演講語言的修飾藝術,以後你的一句話,可以改變很多結局!

[ 8 ]、擬人

“就有色公民而論,美國顯然沒有實踐她的諾言。美國沒有履行這項神聖的義務,只是給黑人開了一張空頭支票……”

馬丁·路德·金在《我有一個夢想》中,將美國擬人化,十分形象生動。

在演說中恰當地運用擬人手法,可以達到引起聽眾共鳴和深思的效果,同時也能表達強烈的愛憎感情,增強語言的感染力和表現力,渲染氣氛。

在運用擬人時,比擬物被比擬物的選擇一定要精準。

學會演講語言的修飾藝術,以後你的一句話,可以改變很多結局!

看到這裡,有些企業朋友可能會想,在商務場合中,不應該是有一說一,實事求是嗎?用得著說得這麼有藝術感嗎?

其實,看看這幾年來深受人們喜愛的商業領袖,馬雲、羅永浩、雷軍等,他們個個都是善於運用語言修辭技巧的演說高手,在演講舞臺極具個人魅力和舞臺張力。

學會演講語言的修飾藝術,以後你的一句話,可以改變很多結局!

如果你只是想讓員工和客戶聽懂你的話,那麼你有條理、清晰地表達即可。

但是,如果你想讓員工和客戶被你演說的內容所吸引、觸動,並因此信賴你,追隨你,那麼,你就需要讓你的語言更有魅力,更有感染力,更能打動人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