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後看B站《後浪》演講

五四青年節已經結束了,可能是受疫情的影響,大家似乎對2020年的五四青年節格外關注。當然,其實大眾對於接受的信息似乎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大的選擇權。

我是在昨天早上看到何冰在b站上的演講的,看到的第一感受是“好棒的攝影”——陰影對比,打光,包括演講者的表情管理都很到位。

零零後看B站《後浪》演講

“酷酷的”演講表情


於是懷著對內容的忐忑之情,我認真的聽了聽這篇演講。

雖然不是很贊同他說的一些觀點,

  • 比如“很多人在童年就已經進入了不惑之年“;
  • 亦或是”把學術的變成大眾的"。

因為按我自己有限的閱歷來說。對於前者,零零後的我並沒有在童年的時候就明白自己究竟喜歡什麼,反而即將20歲的我還在努力地嘗試尋找到自己所愛。但是我並沒去深究這一說法的對錯,因為我想總有一批人他們確實過著這種生活,而這也是一件令人高興的事;

零零後看B站《後浪》演講

以“夢想”命名


而對於後者,我覺得一個好的東西一定不是滿足大眾需求的東西。有些絕對,但我堅信學術的大眾化就意味著標準的大眾化,就意味著其已經缺少了很多後人繼續研究的價值。而無法給後人提供研究價值,無需證明的東西一定不是學術的、經典的。

可是儘管如此,早上我還是在朋友圈轉發了這個視頻,因為裡面有讓我觸動的東西

  • 他說:不用活成我們想象中的樣子,因為我們這一代人的想象力不足以想象你們的未來”
  • 他說:“如果你們依然需要我們的祝福,那麼奔湧吧,後浪”。
零零後看B站《後浪》演講

我喜歡這兩句結尾,不是因為我覺得自己是“後浪”,只是喜歡他對於我們未來多樣化的肯定。

但是,出乎我意料的是,隨著熱血的逐漸褪去,我在朋友圈也看到了越來越多的“反《後浪》”觀點

  • 他們有的警示我們青年一代“不要被價值綁架",
  • 有的質疑“選擇的權力”,
  • 也有的坦言“你說的後浪不是我,因此我無法共鳴”

好多從四面八方湧來的不同觀點,於是在感慨大家對於這一觀點進行了激烈思維爭辯的同時,我也有了動搖,並開始懷疑——是不是因為自己還未走出象牙塔,所以才相信這些“未來皆有可能”的雞湯言論


零零後看B站《後浪》演講

“聽誰的?”


我陷入了思考,一幕幕的場景如走馬燈似的在我眼前晃過——2018年末上的孤閱的一堂公開課,2019年跟船長學習西語,2020年加入luna老師的時間管理社群等等這些,都讓我成為了現在令自己喜歡的那個的少年,而這一些都是互聯網帶來的,是時代帶來的。雖然偶爾也會抱怨網絡暴力,網絡的不開放,但我很感激自己所處的這個時代有著這樣一群先行者並很榮幸參與其中。


零零後看B站《後浪》演講

l love you China.


所以,現在我有了答案。是,我還是覺得自己的人生有無限可能。雖然裡面的“後浪”並不與我本人相符,但如此普通的我也會為想象祖國未來的建設有自己的一份力而滿足、眼裡散發著光芒。雖然他們大多數人我都不認識,而且我也沒有很喜歡自己的”鄰居“,但因為我們說著同一門語擁有同樣的黑眼睛、黃皮膚,且我在五星紅旗紅旗下茁壯成長,所以我希望能為祖國貢獻自己的力量。

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