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廣告的原生誤區

今天,業界造出了一個新詞——“原生廣告”,就其概念而言,現階段還沒有普遍認可的版本,比較有代表性的是美國互動廣告署的定義:“原生廣告是一種付費廣告,它與頁面的內容和設計融合並且與平臺的操作部分保持一致,以至於用戶認為它就是平臺自身內容的一部分。”可以看出,此定義中特別強調了“商業信息”與“內容”、“設計”和“平臺”三方面環境因素的“一致性”。換言之,按照此定義,

追求“一致性”就是“原生廣告”最重要的特點和價值。從本質上來看,這一概念依然沿襲了“把廣告做的不像廣告”的總體思路,並未實現真正的創新。

原生廣告的原生誤區

理論層面的暫時滯後並未影響實踐領域的熱情湧動。近年來,“原生廣告”已經迅速成為全球廣告行業新寵,國際廣告市場中,Facebook、紐約時報網、Google等大佬前赴後繼地高調入場:其中,Facebook提出“原生”+“視頻”是未來廣告的主流趨勢;紐約時報的原生廣告團隊TBrand Studio已擁有超過150人的創意團隊,2015年數字廣告收入達3500萬;Google則提出自己的努力目標是“只有在對用戶的行為不產生比較負面影響的時候,才可以有廣告出現。”

國內廣告市場中,除搜索引擎之外,還有鳳凰網、微博微信、有道等公司藉助“原生”概念爭先恐後地跑馬圈地:其中,鳳凰網的模式基於內容定製,通過“將營銷與時下新聞、熱門事件相結合,塗上娛樂、人文的色彩,去做傳播”;微博微信基於社交關係和數據挖掘,力爭讓廣告信息與用戶興趣變得更加相關,甚至成為用戶的朋友圈信息,建立“點贊之交”,希望以此改善用戶體驗;有道詞典則利用其學習和查詢的功能定位,在滿足用戶需求的同時建立“詞、句、圖、文”為一體的原生廣告結構。不難看出,雖然資源基礎和操作方法各有不同,但這些公司在宣傳中都號稱自己擁有“原生廣告”的先進理念和投放平臺,能夠幫助廣告主優化數字環境下的廣告投放行為。

三、“原生廣告”的“原生誤區”

首都傳媒經濟研究基地認為,這種追求廣告與環境的“一致性”的觀念本身就蘊藏著一個嚴重的“原生誤區”——將廣告與內容的關係預設為天然對立。正是因為認定廣告的存在必然會影響用戶的內容體驗,所以從“軟文”、“植入”再到今天的“原生”其實都是在嘗試如何通過“廣告內容化”的方式來實現“一致性”。由於最終目標一致,所以業界在這三個方向上進行的種種嘗試,雖然時間上有先後,但手段卻如出一轍:都是想方設法模糊非商業信息與商業信息之間的界限,將廣告對受眾的干擾降到最低,從而讓受眾在不知不覺中接觸商業信息。而這一目標往往被包裝在一個名為“提升用戶體驗”的禮品盒之中,顯得“高大上”且堂而皇之。

坦誠而言,我們不認為從這一視角來理解“原生廣告”這一概念值得褒揚。尤其是我們認為廣告人無需以“為用戶著想”的面具作為擋箭牌。廣告的核心目標就是商業信息傳播,拉動社會消費,實現和諧地商業交換。這一目標無需粉飾,更無法掩飾。

社會是否尊重廣告這一職業,受眾是否喜愛廣告傳播的內容,取決於廣告的專業精神和對受眾的價值,而從來不取決於廣告與環境之間是否一致。因為如果“廣告與內容的關係天然就是對立的”,那麼“為用戶著想”的最好方式就是取消所有的廣告!而絞盡腦汁地算計如何最大限度地模糊二者區別的唯一目的,其實就是“欺騙”受眾點擊或閱讀。而無論什麼行業,如果根基建立在“欺騙”之上,都註定難以長久。

由此可見,受眾對於廣告的態度,是喜愛還是排斥?是接受還是迴避?核心不在於廣告對於媒體接觸行為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廣告也未必就一定是“干擾因素”,核心取決於廣告自身價值的高低。具體而言,廣告傳播的內容是否符合目標受眾的當下需求?是否能夠提升目標受眾的生活質量?是否能夠與目標受眾建立長期的情感鏈接?這三個問題,既是當前廣告行業應當著重反思的重點,也是今天我們思考“原生廣告”等新興概念的理論起點和實踐基礎。拋開此節,對於廣告產品和形式的思考不但難逃捨本求末的侷限,而且還很容易陷入重術輕道的誤區。

--- THE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