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是計算機科學的一個分支,它企圖瞭解智能的實質,並生產出一種新的能以人類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應的智能機器,該領域的研究包括機器人、語言識別、圖像識別、自然語言處理和專家系統等,教育行業所面臨的問題和人工智能結合,能有更多的想象空間。
高等教育方面,中國每年1000萬的大學生,他們的就業就決定了這是一個源源不斷的大市場。現在的狀況上,大學教育和市場需求脫節,大學生畢業以後連上崗(在素質和技能上)都有困難。
這種現狀不僅僅成為個人的、家庭的焦慮,也成為學校的焦慮、企業的焦慮,甚至是國家的焦慮。這種種焦慮,也正決定了它值得投入。
基礎教育方面,學生的學習質量、效率,更多的需要體現個性化,如何滿足不同學生的需要,如何評估定製化教育的效果?在這裡,我們也許更需要人工智能技術的幫忙。當全社會所有學習者與所有知識傳授者被網絡連接在一起時,當所有一對一、一對多的教學活動(參與未來教育活動的甚至可以不完全是人類講師,也可以包含機器講師)的數據被實時採集起來時,人工智能技術,可以在這個大數據的基礎上進行智能分析,幫助人類教育設計者總結得失,監控教學質量,調整課程設計,甚至與人類協作,共同設計新的教學體系
最有效的再培訓和再教育體系是什麼?未來人類有充裕的時間思考自己的興趣、目標,未來人工智能的普及也給人們轉換工作提供了足夠的機會(對於主動尋找新目標的人而言)或壓力(對於因機器而被迫轉換工作的人而言)。那麼, 當一個人希望開始下一個人生階段的時候,我們的教育體系能否順利接納這樣的人,並幫助他完成再培訓?純粹的商業驅動很難做到這一點。社會各層面的積極參與,尤其是社會福利層面的保障,對這一點至關重要!
閱讀更多 我的瀋陽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