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好好吃飯很難?這裡有答案

正值暑假,孩子們都是怎麼過的呢?

遊樂園、培訓班、夏令營、王者榮耀?

當我們努力讓孩子

體驗豐富多彩生活的同時

可別忘了孔老夫子早就提出來

做人不能“四肢不勤,五穀不分”·

我們總是希望孩子吃飽吃好

可是關於食物從哪兒來

這些看起來簡單的問題

卻往往被爸爸媽媽們忽視

其實對孩子來說

懂得了食物的來源

知道了食物的特點

也是學會了管理自己飲食健康

讓孩子好好吃飯很難?這裡有答案

今次,小鼎就和大家分享

國外的學校和家庭都是

如何讓小朋友認識食物,好好吃飯

日本

說起日本的“便當”,大家最熟悉不過,在日劇、動漫中,都看得到孩子們攜帶便當上學。其實在日本,便當正是承載食物教育的重要形式。2005年7月,日本就發佈實施了相關法律,規定家人為孩子準備的便當,不能只停留在解決飢餓問題。

讓孩子好好吃飯很難?這裡有答案

日本媽媽在製作便當時,往往會把孩子叫到身邊,跟他介紹所用的食材的來源、特點、做法,甚至是價格,這樣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也引導他們瞭解食物,珍惜食物。

讓孩子好好吃飯很難?這裡有答案

日本媽媽們製作便當也是出了名的用心,便當往往賞心悅目,看起來就很誘人,也講究蔬菜和肉類的搭配,這樣一來孩子們也逐漸學會了選擇營養健康的食物。而且就餐後將便當盒收好,也培養了孩子獨立自律的好習慣。

法國

浪漫的法國人, 把每年10月第3周定為“味覺周”,讓孩子們自己動手做飯,和家人及朋友一起分享,通過“五感”體驗吃的快樂。

對孩子們來說,做飯就是一種玩耍,法國的爸媽也樂於和孩子們分享這個快樂, 對他們來說和孩子一起做飯是最好的親子游戲。

讓孩子好好吃飯很難?這裡有答案

法國兒童飲食往往很簡單,往往是各式意大利麵、綠色蔬菜、火腿和奶酪之類,但是法國媽媽有時甚至會花費一個下午來擺盤!

意大利

在靠近阿爾卑斯山的意大利邊境的一座小鎮,有著帶動全球自然飲食浪潮的慢食協會。這個成立於1986年的非營利國際組織 Slow Food,現在擁有十萬多的註冊會員,在世界各地推廣慢食運動,幫助人們去更好地抵制低劣的工業化食品。

讓孩子好好吃飯很難?這裡有答案

讓孩子好好吃飯很難?這裡有答案

慢食協會還通過410家意大利聯盟機構開設烹飪課程,舉辦慢食節、品嚐活動等等,在慢食節上,孩子們還可以學習意大利傳統食物的製作。

讓孩子好好吃飯很難?這裡有答案

英國

早年英國有一項調查,37 % 8 - 14歲的兒童不知道奶酪是由牛奶製成,近四分之一的人不知道麵包的主要成分是麵粉,甚至還有60%的孩子認為,土豆是長在樹上的。這大概就是英國版的“五穀不分”。

當兒童的成長遠離自然,不瞭解食物來自何處,就可能沒有能力選擇健康合理的飲食習慣。

針對這個問題,2013年開始,英國政府新的教學大綱將烹飪列入了中小學的“必修”課程。從2014年9月起,英國7-14歲的孩子,也就是小學到初中,必須學習烹飪哦。

讓孩子好好吃飯很難?這裡有答案

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通過學做飯,懂得營養,懂得食物是從哪裡來的,也有了下廚的能力,能夠餵飽、喂好家人和自己。

同時在英國,越來越多的“鄉村教室”組織陸續出現,孩子們在接近自然和土地的過程中,也學會了尊重食物,珍惜食物,並選擇正確與健康的食物。

讓孩子好好吃飯很難?這裡有答案

加拿大

相較於其他幾個國家,加拿大則留下較為規範的花園和農場教育,而且通常從幼兒園開始,側重於孩子的動手能力,如何堆肥是幼兒園農場教育課程的一天。讓孩子與大自然親密接觸中,瞭解餐桌上的食物來自哪裡,並且對蔬菜的種類有大致的瞭解。

讓孩子好好吃飯很難?這裡有答案

初中和高中對於園藝教育的要求更高一些, 通常會有畢業於營養學、生物學、農學等相關專業的老師教授園藝課程。有趣的是,除了園藝本身之外,一些生活常識,也在課程中被普及,例如如何區分香料和青草藥, 如何將種植好的蔬菜、水果變成美味佳餚。

讓孩子好好吃飯很難?這裡有答案

看到這裡爸媽們

是不是有所收穫呢

歡迎大家留言聊聊你們期待

和孩子們如何度過一些有意義的相聚時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