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20天高溫 本周降雨「唱主角」

告別20天高溫 本週降雨“唱主角”

昨日,中關村地區,一名市民在大雨中艱難騎行。新京報記者 侯少卿 攝

告別20天高溫 本週降雨“唱主角”

中央氣象臺預報顯示,今天高溫區域轉移到江浙等地。圖/中央氣象臺官網

昨日,持續多日的高溫黃色預警信號解除,連日來的悶熱天兒終於告一段落。本週,北京地區幾乎天天有雨,受降雨影響,每天最高氣溫30℃左右。不過,高溫天氣並沒有到頭兒。儘管明日就是立秋節氣,但最低氣溫沒有明顯降低,目前仍在三伏天中,市民仍要注意防暑降溫。

北京地區這場熱浪開始於7月28日,北京市氣象臺於7月30日發佈高溫黃色預警。由於大部分地區氣溫下降,昨日16時30分,市氣象臺解除高溫黃色預警信號,本次高溫天氣過程結束。昨日北京天氣仍然悶熱,截至下午16時,代表北京溫度的南郊觀象臺最高氣溫34.7℃,與高溫線(35℃)僅一步之遙。

中央氣象臺表示,7月29日以來,我國北方地區出現大範圍的高溫悶熱天氣,吉林、遼寧多個縣市氣溫破歷史紀錄,部分地區旱情發展。中央氣象臺預計,本週北方地區將有一次明顯的降雨過程,華北、東北等地的高溫天氣結束,將轉為多雨階段。專家提醒,降雨對緩解上述地區的旱情十分有利,但吉林、遼寧局地雨勢較強,要警惕旱澇急轉。

■ 釋疑

今年北京高溫日史上最多?

這場高溫天氣過程程度如何?氣象部門數據顯示,從悶熱日數來看,2001年以來,2016年悶熱日有15天,排位第一,今年截至8月5日,悶熱日數已達到15天,並列第一。2001年以來,持續悶熱日數最長的是2010年的7月22日至7月31日,共持續了10天;今年這輪持續悶熱天氣自7月28日起,截至8月5日,持續日數為9天,排名第二。

悶熱指數方面,2010年7月持續10天的悶熱指數平均值為82.1,今年7月28日以來的悶熱指數平均值為82.9,也就是說,今年的持續悶熱強度高於2010年。

那麼今年夏天的高溫日是不是歷史以來最多的?數據顯示,今年入汛(6月1日)以來至8月4日,總共出現20個高溫日,是1950年以來同期的第三多。第一名2000年(25天)、第二名1999年(21天),此外,並列第4名是1997年(17天)、1965年(17天)。

華北、東北為何持續高溫?

國家氣候中心氣候服務首席專家艾婉秀表示,入夏以來,北極地區氣溫異常偏高,極地冷空氣很弱,向南擴展的活動就弱。2018年4月拉尼娜事件結束後海溫上升很快,導致西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明顯偏強,位置異常偏北,平均強度超過常年同期1倍以上。同時,副高南側不斷有颱風生成,推動副高向北移動,我國華北和東北剛好受副高的控制,出現高溫天氣,尤其10號颱風“安比”影響過後,東北地區氣溫迅速升高。

本週降雨能帶來多大影響?

中央氣象臺預計,8月5日至7日,西北地區、華北大部、東北地區中南部將多陣雨或雷陣雨天氣,甘肅中東部、內蒙古、河北北部和西部沿山地區、北京、天津、吉林東部、遼寧東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大雨或暴雨,內蒙古東部、吉林東南部、遼寧東北部局地有大暴雨,累計降雨量有100-180毫米。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地區還會出現短時強降雨、雷雨大風或冰雹等強對流天氣,最大小時降雨量有20-40毫米,局地50毫米以上。受降雨影響,甘肅中部、吉林東南部山區發生地質災害的氣象風險高。北京地區5日起多雷陣雨天氣,6日至7日雨量較大,部分地區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

氣象專家提醒,本次降雨對緩解遼寧、吉林、內蒙古東部等地旱情十分有利,但由於雨量分佈不均,部分地區累計降雨量大,可能出現旱澇急轉或旱澇並存,建議上述地區在做好抗旱的同時,注意防範局地強降雨的不利影響。

京津冀和甘肅等地需加強中小河流和水庫的雨情水情監測,深入排查防汛薄弱環節和隱患,加強防範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和地質災害;上述各地還需加強旅遊和交通等部門的安全管理工作。

【北京天氣】

降雨頻頻氣溫回落

本週天氣如何?氣象部門表示,由於“副高”南撤,本週北京地區多雨,白天最高氣溫明顯回落,但夜間最低氣溫仍在24℃-25℃左右。

8月7日立秋,立秋之後還會熱嗎?氣象部門表示,雖然氣溫有一定的回落,但是空氣相對溼度並沒有明顯減小,最低氣溫也沒有很明顯降低,故而依舊有悶熱感。另外,立秋之後,三伏天也並沒有結束。本輪降水過程預計7日將最為明顯,請大家及時關注臨近預報,注意出行安全。

空氣質量方面,未來10天,京津冀及周邊區域前期擴散條件一般,綜合受到高溫、高溼、間歇性降水及多雲天氣影響,區域中北部以良至輕度汙染為主,南部個別城市可能出現中度汙染;中後期受降溫及降水過程影響,區域大部以良至輕度汙染為主。北京地區,至9日主要以二級良為主。

【全國天氣】

東北華北“退燒” 南方熱浪來襲

昨天開始,受冷空氣和陰雨影響,我國東北、華北等地高溫天氣逐漸減弱,而黃淮到江南一帶高溫還會發展增多,並將持續一週左右。

中央氣象臺繼續發佈高溫黃色預警,預計安徽、江蘇、上海、浙江、江西、湖南等地最高氣溫普遍將達到35℃-38℃。因為溼度大,也讓高溫增加了威力,中央氣象臺提醒相關地區居民及時做好防暑降溫準備。

過去一週,遼寧、吉林及內蒙古中東部、京津冀等地出現35℃以上的持續高溫悶熱天氣,據中央氣象臺監測,吉林有21個縣市、遼寧有35個縣市的日最高氣溫達到或突破歷史極值。

隨著冷空氣南下,東北、華北高溫開始減弱消退。預計到今天,受陰雨和冷空氣共同影響,華北最高氣溫將回落至30℃上下。

運營人員: 馬文晶 MZ01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