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頭房企們瘋狂擴張征天下,小房企們該何去何從?

從去年開始,房地產市場的格局漸漸的清晰,行業集中度進一步的凸顯出來,龍頭房企們的規模進一步擴大,形成了以碧桂圓,萬科,恆大為首的三大5000億軍團,以融創,保利,綠地等為代表的3000億軍團,以及龍湖,綠城等為代表的眾多1000億軍團。

龍頭房企們瘋狂擴張徵天下,小房企們該何去何從?

從房地產開發投資的數據來看,2017年對比2016年,僅僅只有7%的增長,而碧萬恆三大巨頭的銷量則均從2016年的3000多億增長到2017年的5000多億,這說明了什麼?整個市場就這麼大,龍頭房企們吃掉了這麼多市場份額,那麼,就有無數的小房企們,將永遠的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

縱觀整個房地產行業的格局,我們也可以拿他隔壁的兄弟——互聯網來做做對比,這兩哥們在中國的經濟地位舉足輕重,整個市場規模也相當,GDP佔比一個6.5%左右,一個約6.4%左右,一個類屬於第二產業(工業),一個類屬於第三產業(服務業)。他們在發展的過程中既有有些相似之處,又有本質上的不同。在如今的互聯網行業中,也形成了以BAT為首的超級三巨頭,JD,網易為代表等第二梯隊,美團,滴滴等為代表的第三梯隊,這兩個行業的集中度現在非常的相似。

龍頭房企們瘋狂擴張徵天下,小房企們該何去何從?

然而這三大巨頭的形成以及擴大發展在本質上又有很大的不同,碧萬恆就像一個要統一天下的帝王,從一個地方發跡,便要逐鹿天下,成就帝王霸業,每到一個地方,通過競爭,收購,兼併等手段來不斷擴大自己的規模,地方上的小房企們幾乎是難以抵擋。而BAT則更像一個四處招妻納妾的財主,看到那些“貌美如花”的女子們,便想把他們納入自己的懷抱,他們總是說:“來,我給你錢,你跟我吧,你可以保留自己的名字,而不用跟著我姓。”於是,在互聯網行業中,就逐漸形成騰訊系,阿里系,百度系三大派系。這三大財主的“情人們”之間的反倒經常是打的不可開交,參照曾經的滴滴和快滴,美團和餓了麼之間的大戰。

企業的發展和擴張離不開最重要的一個資源——錢,然而從去年開始,國家的貨幣政策一度開始收緊,小房企們的資金壓力進一步加大,而房企的發展核心在於拿地,地皮就等於是開發商們的糧食,糧食不足就無法打仗,而龍頭房企們憑藉自己的資金優勢,不斷的壓縮小房企的生存空間。有一些一二線城市的小房企,在一二線城市無法抵擋恆大和萬科的攻勢,轉戰到三四線城市,缺又遭到碧桂園的圍剿,可謂是苦不堪言。

龍頭房企們瘋狂擴張徵天下,小房企們該何去何從?

那麼,小房企們能不能也做個“情人”呢,看著隔壁的小日子過的那麼的美滋滋,眼紅啊我們以蘇州本地一些地產項目來舉例,在蘇州的常熟,太倉等地有不少的碧桂園項目,項目的冠名為碧桂園·XXX,這些項目其實是碧桂園和地方的房企們合作開發的,但是最終冠以了碧桂園的名字出售。一般過程大概就是:地方的小房企拿到了地,碧桂園來了,說我們合作吧,我出錢,出設計,你們出人出力蓋房子,以我的名字冠名,我名字有牌面,可以賣個好價錢,大家雙贏。


表面上看,這似乎看起來不錯,但從長遠來說,這無疑是引狼入室的行為,小房企們只是賺到了眼前的錢,從而失去了發展壯大的機會,反而讓龍頭房企的品牌影響力越來越大,自己在戰術上佔了點小便宜,卻在戰略上吃了大虧。

龍頭房企們在全國各地攻城略地,瘋狂的擴大規模,好比三國時期的軍閥混戰,他們的野心顯現的淋漓盡致。小房企們的生存空間也越來越小,每年都會有無數的房企消失,鑑於行業競爭的單一性,他們連做個“小情人”的機會都沒有。

縱觀房地產行業的發展的20年,現在這種行業集中的格局也是市場發展的必然結果。以前的房地產行業最火爆的時期,門檻低,進入了很多混水摸魚的房企,形成了一股有點錢就來搞房地產風氣,不但建設質量難以保障,爛尾跑路的更是不計其數。現在人們的生活越來越注重品質,龍頭房企的品牌還是更值得信賴,行業集中度高,對於整個房地產都有積極的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