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碗托怎麼做?

這是中餐


碗託,是一種山西及陝西北部的特色傳統麵食,在方言裡又叫做“碗團”。碗託是用蕎麵同水揉到一塊兒,加熱熬成粥糊狀,晾涼以後即成。食用時,澆上醋、蒜、特製不辣辣椒,再將它用小刀劃開,即可食用。

碗脫多為冷食,切條、就碗刀扎而食均可,以蒜泥、辣椒、好醋為主要調料,尚配以薑末、香油。其辣椒選用頭茬,曬乾後研為細末,用麻油燒熱後。放入蔥少許,待蔥發黃時,倒入辣椒粉,用鐵勺攪勻,油多辣椒少,遂成稠漿,裝入瓶、缽備用。

嚴冬季節,多配豆芽炒食。炒瓢內放點油,待油冒煙時。放入蔥,蔥發黃,把豆芽倒入,豆芽炒到八成倒入切塊的碗脫,澆上蒜、醋、辣椒,撒上鹽、薑末,味精,倒入碗內即可食。有時也與羊雜各混炒。碗脫四季食用,老幼皆宜,吃起來堅韌、醇香,已成為人們特別是小孩、學生的常食零食。

今天來自西安唯典陝西小吃培訓中心的小編給大家介紹的刀刀碗飥,之所以稱之為刀刀碗飥,是因為食用碗飥之時,不使用我們中國人傳統的筷子,而是要用鐵絲捶打或者鐵片加工成的小刀。如果你坐在一個小攤前,要上一碗刀刀碗飥,定會見到老闆娘拿起碗飥,取個刀刀,橫劃幾刀,豎劃幾刀,兩三秒的工夫,一碗碗飥就被劃成了井字形的小塊。澆上兩勺特製的湯料,撒上一撮韭菜、幾絲黃瓜,喜歡吃辣的人再舀上一勺油潑辣子,一碗正宗的義合刀刀碗飥就擺在面前了。此時,紅的油潑辣子、綠的黃瓜韭菜、油亮亮的湯汁,再配上井字形的碗飥塊,實屬色、香、味俱全,誰還能忍得住不趕緊往嘴裡送上一塊呢?

邊吃著碗飥,你要是順嘴問一句這碗飥的製作方法,老闆一定忍不住要跟你說道說道。刀刀碗飥一般有兩種製作方法,一種是蕎麥粉製作的,一種是蕎麥糝子製作的。蕎麥粉製作的比較簡單,先將蕎麵用溫水和成麵糰,然後逐漸加水、反覆揉搓,使面和水慢慢融為一體,成為糊狀,一般有經驗的師傅將麵糊用手試抓,拽起來能吊成線即可盛入碗中,上鍋蒸了。用蕎麥糝子製作碗飥較蕎麥麵製作則複雜了一些,先要將蕎麥糝子放在盆內加水浸泡約三四個小時,直至糝子泡軟,再用拳頭踩成稠稀適度的糊狀。不管是哪種做法,碗飥一般都要在鍋裡蒸上一個多小時後才能出鍋。碗飥熱著吃時,軟而黏,放涼了吃的話,則多了幾分韌勁。

蒸碗飥的工夫並不算什麼,每個小攤前光顧的人的多少,完全取決於碗飥調湯的味道好壞。調湯中香油、生薑末、芝麻、花生仁、食醋、韭菜葉、黃瓜絲自然是少不了的,也可以根據個人的口味加入蒜泥、油潑辣子等。說來也怪,彷彿就是那麼幾種調料,各家做出的味道卻不甚相同。也正是因為有所不同,人們才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各自選擇自己喜歡的攤位光顧。下面來自西安唯典陝西小吃培訓中心的小編給大家介紹刀刀碗託的做法。

刀刀碗託的做法:

【原材料】

小麥麵粉100克、蕎麥麵粉30克、清水適量。

【調味料】

生薑片、八角1個、食鹽少許。

【製作所用工具】

直徑大盤1個、小淺碟1個、淺口徑碗1個。

【調料水的熬製過程】

1.鍋內放入適量的清水。

2.放入1片生薑、1個八角。

3.大火煮開,轉小火熬煮約10分鐘左右。

4.加入適量的食鹽,稍微再煮1分鐘至食鹽溶於水中,關火。

5.煮好的調料水倒入小碗中,放置一邊冷卻至水涼。

【碗禿則麵漿的製作過程】

1.小麥麵粉與蕎麥粉倒入和麵盆內。

2.用筷子將兩種麵粉充分的攪拌均勻。

3.分次徐徐的倒入冷卻的調料水。

4.用筷子將邊緣的麵粉向裡攪動,使麵粉吸收水分完全與水融合,形成雪花狀的面絮。

5.右手張開,用力抓握雪花狀的面絮。

6.將所有面絮揉捏在一起成麵糰。

7.繼續用手揉制面團,使其盤“性”(也叫“餳面”)。

8.直到麵糰光亮利手、不粘盆(也就是所謂的“三光”麵糰)。

9.用手指在光滑麵糰的中間按壓一個小洞。

10.舀1湯匙調料水,淋在小洞裡。

11.用手提起麵糰的邊緣,向小洞位置折回。

12.麵糰邊緣包裹住小洞裡面的水,用手揉制面團,揉麵的過程中麵糰會遇水分而成溼性,揉制時會粘盆粘手。

13.反覆揉搓,水分會逐漸減少,直到麵糰充分吸收水分,又會變成“三光”麵糰,此時的麵糰較柔軟溼氣大。

14.再用手指在光滑麵糰的中間按壓一個小洞,重複9~13的步驟,繼續揉制面團,如此反覆幾次。

15.經過多次的“加水—揉制—加水”的過程,麵糰漸漸失去筋性,不易成型。

16.繼續往面盆里加入1湯匙調料水。

17.用手繼續抓揉失去筋性的不成型的麵糰。

18.再繼續往面盆里加入1湯匙調料水,重複17~18的步驟,直到不成型的麵糰全部溶於水中,形成麵漿。

19.但是用手在麵漿裡抓一下,還可以看到有沒有溶於水的大塊的麵疙瘩。

20.這時不要再往盆裡加水,而是繼續用手在麵漿裡抓揉麵疙瘩。

21.直到麵疙瘩全部溶於水,形成稀糊糊的麵漿,用手在麵漿裡抓一下,手上也是稀稀的麵漿,沒有任何疙瘩狀的面。

22.用筷子將稀糊糊朝一個方向攪打數次,使麵糊上勁,放在一邊靜置餳制30分鐘。

【碗託的蒸制過程】

1.鍋內放入適量的清水。

2.支好蒸架,將淺口碗放在蒸架上,大火蒸至碗熱。

3.取出碗,用乾燥的擦碗布擦乾碗裡的水蒸汽。

4.用小勺舀三勺餳好的麵漿,放在碗內。

5.碗上面遮蓋一層保鮮膜。

6.將裝有面漿的碗重新放回蒸鍋內,蓋蓋大火蒸制20~25分鐘。

7.至碗內的麵漿顏色由白變深,麵漿表面凝固,趁熱立即取出碗,放在一個盛有冷清水的盆內過涼。

8.用不鏽鋼調匙的手柄端在碗與麵糰的縫隙處,輕輕劃一下。

9.把麵糰倒扣在一個直徑大一點的盤內。

10.蒸好的碗禿則銀圓般薄厚似碗的形狀,色略發烏色但光澤鮮亮拿在手中,在空中上下晃動,“碗託”軟顫、軟顫~

想了解和學習正宗陝西小吃的朋友可以關注"唯典餐飲美食文化"頭條號喲,來自西安唯典陝西小吃培訓的小編會不定期的發表一些陝西傳統小吃的做法技巧或者簡介,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聯繫西安唯典學小吃喲,小編以前也有很多文章介紹過各種小吃技術、配方、設備、文化、歷史的!

點擊文章左上角紅色圓圖標“唯典餐飲美食文化”進入後就可以看到小編以往發的很多關於美食或者陝西小吃的製作方法和歷史典故。


唯典餐飲美食文化


今天教大家做一種蕎麥麵做的山西美食“碗託”,其實這種美食在陝北、內蒙、河北等地也有,又叫碗脫、碗團、碗禿、碗坨等,稱呼不一。京津地區還有一種美食叫“扒糕”,也是蕎麥所做,有點相似,但碗託的做法較複雜,口高也較扒糕更好。碗託吃上去筋道爽口,加之又是粗糧所制,多食對身體必有益處,大家不妨一試! 在我的指導下,我家9歲胖丫參與了製作,享受美食同時,也鍛鍊了她的自立能力!

鍋中放適量水,放入2片姜、2顆大料,燒開,轉小火熬製8分鐘,晾涼,倒入小盆,調料水便制好了

鍋中放適量水,放入2片姜、2顆大料,燒開,轉小火熬製8分鐘,晾涼,倒入小盆,調料水便制好了

取適量麵粉(普通麵粉即可)和蕎麥麵粉放入盆中,比例大致麵粉三分之二、蕎麥粉三分之一。然後將兩種麵粉混合攪勻,加一勺鹽。

分次加入溫水

和成麵糰

在麵糰上戳個洞,用勺子將調料水淋入洞內。

然後用手將麵糰的邊緣向小洞位置折回擠壓。

一直重複“淋調料水—拳頭擠壓”這個動作,直至麵糰被調料水澥成麵糊。這是製作碗託的關鍵步驟,很費時間。只有這樣,做出的碗託才筋道,這也是扒糕口感不如碗託的原因所在。麵糊中如有面疙瘩,用手捻碎。

直至麵疙瘩完全溶於水,成糊漿狀,掛盆壁即可。然後用筷子朝一個方向攪動,使麵糊上勁,放在一邊餳半小時以上,時間越長越好。

蒸鍋內放水,找2—3個淺口碗(看你的鍋大小,能放幾個碗)放在篦子上,大火將碗蒸熱。然後將碗取出用布擦乾碗裡的水蒸氣。

將麵糊盛入盤子中

放入蒸鍋大火蒸20分鐘。

蒸熟後取出放在盛有涼水的盆裡過涼,用不鏽鋼勺柄沿麵糰邊緣輕輕劃一圈,碗託便分離出來了。

直至麵糊全部蒸完。

倒扣在案板上切條。切條時刀上沾點水,不粘刀。

加入調料拌勻。調料的製作請查看我上傳的萬能調料水的視頻。

入口咬嚼,柔韌、滑膩、筋道、香辣,霎時間酸甜鹹辣味溢滿口腔,小胖丫非常愛吃。 如果喜歡,你也不妨一試,同時請觀看我上傳的小胖丫製作碗託的視頻,製作過程更明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