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谁也不服就服他:被称为“傀儡”但灭了石达开

俗话说“恃才傲物”,是说有才华的人总是容易傲视众生,看谁都不服气。清末重臣左宗棠便是这样一个人。在他眼里,曾国藩、李鸿章都不过是普通人物。不过,左宗棠虽然谁都不服,却很佩服骆秉章。

骆秉章,字吁门,广东花县(今广州市花都区)人。骆秉章是道光十二年(1832年)的进士,考中进士那一年已年满39岁,堪称大器晚成。1851年,当洪秀全在广西金田发起太平天国运动时,骆秉章任职湖南巡抚。

湖南毗邻广西,洪秀全率领的太平军出广西后第一个进攻的目标就是湖南,因此湖南面临着巨大的军事压力。

骆秉章是一名来自外地的官员,对于湖南情况不熟悉,也缺乏应对战乱的经验,被太平军打了一个措手不及,一度被清廷调离湖南。后来,清廷给了骆秉章一个机会,让他第二次任职湖南巡抚。这次,骆秉章就搞聪明了。他笼络了一批湖南本地士绅,作为自己的幕僚,来控制岌岌可危的湖南局势。其中,最有名的幕僚当是左宗棠。

左宗棠谁也不服就服他:被称为“傀儡”但灭了石达开

左宗棠三次会试均名落孙山,没有考中进士,只是一名游离于体制之外的“临时工”。不过,左宗棠的才气早就闻名于湖南。他在担任张亮基幕僚期间,参与防守长沙,使得太平军围攻3个月无功而返,表现得可圈可点。张亮基调山东巡抚后,骆秉章及时向左宗棠伸出橄榄枝,将他召到自己身边。

一般来说,幕僚只承担建言献策的职责,相当于主官的“智囊”。骆秉章请左宗棠来,可不是让他做“智囊”的。骆秉章放手让左宗棠处理军事相关事务,“推诚相与,军事一切专以相付”。对于左宗棠的处理意见,骆秉章几乎从不干涉。这样一来,左宗棠反而不好意思起来。他来到骆秉章幕府,本是权宜之计。骆秉章如此待他,让他觉得自己“不得不留此共相支撑”,一呆就是6年之久。

骆秉章的放手,给外界留下了左宗棠“专权”的印象。人们嘲笑骆秉章为“傀儡”,骆秉章也不急不恼,依然坚定地支持左宗棠。

难能可贵的是,左宗棠心高气傲,连曾国藩这样的人物都不入他的法眼,还多次在写给友人的信中说“涤公才短”。“涤公”指的就是曾国藩。可想而知,要获得左宗棠的全力辅佐,绝非易事。骆秉章以自己惊人的气度做到了。这说明,骆秉章实有过人之处。

在骆秉章、左宗棠两人的悉心经营下,湖南的局势很快得到稳定,以至于湘军还有能力参与出境作战。

左宗棠谁也不服就服他:被称为“傀儡”但灭了石达开

1859年,由于“樊燮事件”发生,左宗棠被迫离开骆秉章幕府。两人分道扬镳。左宗棠辗转来到曾国藩幕府,骆秉章于第二年离开湖南,率部进入四川督办军务,不久任职四川总督。

当时,在“天京事变”中出走的太平天国骁将石达开转战多地后,进入四川,打算在富裕的“天府之国”四川建立根据地。骆秉章获悉石达开的作战意图后,在石达开进攻成都的必经之地大渡河埋伏重兵,待太平军渡河一半的时候突然进行袭击,重挫太平军。

随后,走投无路的石达开在骆秉章的引诱下,率部投降。石达开旋即被骆秉章凌迟处死。

骆秉章灭了石达开后,步入人生巅峰。他被朝廷赐予太子太保职位,赏一等轻车都尉世职,并赏戴双眼花翎。1867年,升任协办大学士。而李鸿章直到1868年才升任协办大学士。

左宗棠谁也不服就服他:被称为“傀儡”但灭了石达开

对于骆秉章的能力,左宗棠还是很佩服的。多年以后,左宗棠在《答毛寄耘中丞书》中由衷地赞叹骆秉章:“先生抚湘前后十载,德政既不胜书,武节亦非所短。事均有迹,可按而知。而其遗之尤,溥无如剔漕弊、罢大钱两事。”

左宗棠高度肯定了骆秉章十年巡抚湖南的功绩,文治武功都颇有亮点。尤其是“剔漕弊”“罢大钱”两件大事,往往被人遗忘。

所谓“剔漕弊”,是指骆秉章出台改革漕弊的措施,禁止贪官污吏和不法奸商从中牟利,极大地减轻了农民的负担。骆秉章向清廷汇报后,清廷下令湖北、江西、安徽、河南四省参照执行。“罢大钱”则是指骆秉章停止铸造大钱,并按照一定比例回收已经发行的大钱,稳定了湖南的金融秩序。

【参考资料:《清史稿·卷四百六·列传一百九十三》《一生文忠的骆秉章》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