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製造業到底落後多少?

近日,中國科學院中國現代化研究中心發佈了一份報告,說到2010年,中國的製造業落後英國德國100年,落後日本約60年。

一百年前的德國,第一次世界大戰,60年前的日本,1950年,東亞政治格局剛剛出現鉅變,美國由敵轉友地打算扶持日本的正式決定還未正式出爐。

所謂的落後100年,60年,實在有些莫名其妙。頂著“國”字號的招牌,搞出如此莫名其妙的結論,實在是莫名其妙。

不過呢,由此可以看出,他們還是承認中國的落後之處的。有這個態度,也不錯,比某些還在叫囂計劃經濟懷念文革的強多了。最起碼,他們不是睜眼說瞎話,頂多,就當他們是算錯了,或者,所謂的研究工作,還不嚴謹。

人類文明日新月異,作為人類文明的標誌性的科技之發展,更是無法用時間來判斷。有時候,幾十年可能沒有進展,有時候,幾個月就會有進展。製造業的基礎就是科技,因此,用年數來判斷中國的製造業落後他國多少年,確有不當。如果較真,更覺離譜。比如,100年前的德國,有現在中國製造業普遍使用的數控機床嗎? 60年前的日本,有現在中國製造業的產業基礎嗎?

老師說,你家的孩子比別人落後,你問落後多少, 老師說落後了五年,你是什麼反映?呵呵呵。

都知道中國的製造業比起美國,德國,日本等發達國家要落後。面對這樣的落後,科學院,企業,政府,都應該更感興趣的是到底落後在哪裡,這個落後之程度之描述必需具體,然後,才能認識到具體的問題所在,然後才能期望怎麼去解決這些問題。如此簡單的常識級別的道理,國字號的這個叫什麼“現代化研究中心”怎能不知 ?

對中國的製造業科技狀態以及產業運行狀態有些瞭解之後,不難明白中國的製造業比德國,日本到底落後在什麼地方,比如就有下面列出的幾點。

1. 中國當前的製造業,除了鳳毛麟角,普遍屬於複製水平,即山寨。而且,不僅僅是製造業,文化方面也是如此,比如最近發生的復旦大學宣傳片之抄襲事件。改革開放之後,外國製造業進入中國,中國的企業學習這些外國企業的製造技術。國外的買家,把樣品送給中國的廠家,中國的廠家再去複製性地製造這些樣品。在這個過程中,中國的製造業雖然獲得了製造層面的發展,甚至所用的製造業的裝備和國外發達國家的一樣,但是,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2.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原因,就是因為中國的製造業只有製造車間而沒有研發實驗室,即使有所謂的研發實驗室,大多隻是為了在產品質量上確保達到要求,對於所涉及到的原理卻一無所知。

3. 中國製造業的老一輩企業家等高管團隊普遍是粗放式經營的模式,只懂把產品做好,不懂產品的原理,只有興趣發財,沒有興趣搞研發,即使去搞研發,因為管理體系和經營理念的關係,導致外行領導內行,而嚴重阻礙創新研發的成績。

4. 中國的科研院校嚴重脫離製造業。這樣的脫離導致兩種極端,或者科研院校的所謂研究都是閉門造車,不切實際,或者所研究出的成果缺乏實際的應用。為什麼會這樣呢?根子在於體制內的各種條條框框之嚴重限制。要知道,中國的所有科研院校,幾乎都屬於體制內的。

5. 在管理方式和理念上,中國的體制內和體制外都普遍存在外行管內行,體制內的不用說,體制外的某些單位,比如私營企業,特別是北方的私營企業,其企業的管理體系,幾乎就如體制內的行政體系一樣。

6. 除了各行各業鳳毛麟角的企業能夠實實在在地根據ISO9001國際質量管理體系的要求去運行,其他普遍都不具備體系性的管理和運行,導致工作的安排,沒有流程,崗位的設置,沒有規範,部門之間的交流沒有文件。如此,就無法確保產品的質量。

7. 民間的文化,理念依然普遍重官商而輕技術。在幾千年儒家文化學而優則仕和計劃經濟官本位的共同影響下,當前的中國民眾對於人生的價值觀普遍釘在在當官和發財兩個點上,而對於技術,對於實實在在的勞動,從思想上就不重視,甚至輕視鄙視勞動。

8. 中國工商業界的工商倫理價值觀有嚴重的問題。對於工商業的價值,普遍都只看到了經濟層面的利益,認為工商業的目的就是為了盈利。這是一種狹隘的理解。工商業的價值,在於向人類提供可以滿足人類實際需求的產品和服務。任何工商業,工商業的任何活動之價值,根本到底就是這一點。至於盈利和利益,那只是附屬品。然而,這樣兩種價值觀的結果卻是大相徑庭,從為了人類的實際需求的角度來說,工商業就應該始終把研究和創新作為第一的,而如果從為了盈利的角度來說,工商業就只會去盤算財務盈虧,而不會去考慮什麼研發或創新。

9. 知識產權的保護。必需從立法上對於各種具體的知識產權的保護落實到執法的每一個細節上,才能從根本上保護和鼓勵創新。

10. 各行各業的國家標準應該達到國際一般標準,現在,很多行業的國家標準太低,甚至已經嚴重低於企業的一般質量標準。這樣低劣的國家標準,不僅是阻礙,已經在擾亂行業發展,幾乎就是在變相地保護粗製濫造。

現在,上從主席總理,下到一般民情,都在呼籲創新發展。但是,如上10點所說,創新真不是嘴皮子功夫,也不是一項說做就能做的簡單任務,而是涉及到一個國家乃至全體人民的思想,理念,文化,制度等等純粹的所謂的軟實力方面的東西。沒有全方面的改進,就無法實現創新,也就無法實現所謂的創新式發展,也就無法指望中國的製造業在創新研發上趕上德國日本,也就無法指望中國的製造業在2025年能在國際高端市場上爭的一席之地!

十年後如果做不到這些,那麼中國就必然陷入中等收入國家之陷阱,中國的崛起,就無法成功,所謂的中國夢,那就只是一個夢而已。

醒醒吧! 趕快從意識上,從思想上, 從文化上, 從精神上深刻檢討上述問題,剷除一切不利於創新的體制枷鎖和思想緊箍咒,給中國的創新獨立和自由,繼續完善市場化建設,繼續完善法治建設,才能給中國的創新發展放出一條生路。

2015/6/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