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乳山有一支李姓人,想找到自己在烟台莱阳的根

威海乳山市境内有个大孤山镇,在大孤山镇驻地以东大概八里地的地方,有个规模不小的村庄,名字叫做“八里甸”。从刚才的描述,大家应该能猜到这个村名的由来。根据村志记载,明成化年间,于姓迁此立村,因距大孤山八里而得名。

八里甸村为于姓建村,现今于姓仍是村里的大姓。不过,在历史上,后来也有其他姓氏相继迁到这里,比如王姓、许姓、李姓、丁姓等。这些姓氏的渊源各不相同,有的是从八里甸周边村庄迁来,有的则是来自很远的地方。其中,这个村的李姓,就是从很远的地方迁来。根据村志的记载和民间的传说,清初时他们的始祖李东江从老莱阳县的蚬子湾村迁来。从地图上看,两者之间的距离为96公里(接近200里地)。按照今天的交通条件,大段路程可以走高速,大概只需要一个半小时左右的时间。而在古代,这200里路,恐怕要走上三四天的时间。因此,用古人的标准来看,确实算是很远的地方。

时光荏苒,这支李姓人清初从莱阳迁到八里甸,已经过去了数百年的时间。关于莱阳祖居地的记忆,仅靠老人们口口相传。随着时间的推移,也逐渐变得模糊起来。自己的家族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当八里甸村李姓要新修家谱时,这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威海乳山有一支李姓人,想找到自己在烟台莱阳的根

为此,八里甸村的一位李姓族人,毅然踏上了寻根之旅。前几天,他驱车前往莱阳,探访祖居地的信息。

第一站,他来到了村志中记载的“蚬子湾”。蚬子湾村位于莱阳南部,属穴坊镇管辖。五龙河入海口处盛产蚬子,该村就以此得名。在蚬子湾村,王姓为大姓,胶东不少村庄的王姓都相传与蚬子湾有关。不过,关于李姓,文字记载却不太多。

威海乳山有一支李姓人,想找到自己在烟台莱阳的根

来到蚬子湾村之后,八里甸这位李姓族人打听到了村里的同姓。在八里甸村李姓老人的记忆中,老辈曾有蚬子湾村人到八里甸打听李东江一系的情况。可惜如今的蚬子湾李姓没有完整族谱,无法进行对照。不过,从蚬子湾同姓人的口中,他得知蚬子湾李姓与西蒲村(同属穴坊镇)为同宗,于是他又匆匆忙忙,赶往了下一站。

威海乳山有一支李姓人,想找到自己在烟台莱阳的根

在西蒲村,李姓为大姓。八里甸这位李姓族人,打听到了村里四位七旬老者,他们对家族历史颇为了解。听他们讲述,西蒲村李姓氏从宫家庄(冯格庄街道)迁来,再之前则相传是从利津迁到莱阳,利津之前,相传为明初洪洞移民。不过,这一说法也只是口口相传,而暂未见到详细的文字。唯一可以作为佐证的,是老莱阳县志中的一段记载。

李姓是大姓,分支众多,老莱阳县志即记载了境内(当时包括莱西)七八支李姓,根据渊源的不同,分“城关李”、“车道李”、“野头李”、“利津李”等不同分支。关于“利津利”,记载为“贡士荫之族,其先利津人,永乐时徙世居六区李家庄子,清有进士兆煦析穴坊庄贤友泉水头朱翠三区宅科诸村。”

威海乳山有一支李姓人,想找到自己在烟台莱阳的根

从上述记载的居住地来看,与八里甸李姓寻根所去的区域基本相吻合,都在穴坊镇一带。因此,大致可以判断出八里甸李姓为莱阳“利津李”的分支。不过,因为没有详细的族谱对照,八里甸李姓是哪一代从莱阳迁出?迁出地点究竟是不是蚬子湾村?蚬子湾现在的李姓是不是当年同一支族人留下的部分?两地之间的辈分如何论?这些问题仍然亟待回答。对此,这位八里甸村的李姓人说,自己会坚持继续探访,也希望了解情况的莱阳的朋友,能帮助提供线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