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无人零售之前,请把商品服务做好

“无人”到底好不好?

答案应该是肯定的,因为“无人”无论是零售、医疗、交通还是其它领域,都势必是未来的趋势,繁琐的劳动力终归还是需要机器去承受,但对于基于商品服务为核心的零售业而言,“无人”的前提,难道不是商品的品质优先吗?

做无人零售之前,请把商品服务做好

对于“无人零售”市场的崛起,其实并不会感到惊讶,据《2018年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指出,便利店的整体运营成本普遍上升,房租涨了18%,人力涨了12%,就连水电都涨了6.9%,但增速却是相对缓慢的。

便利店的业态几乎是零售业中的一个缩影,倘若说房租成本是不可控的市场因素,但人力成本却是可通过科技赋能实现降低的,正如现在满大街都有的某某盒子、某某屋之类的“盒区”无人便利店,这类企业对外的宣传点基本上都是有效降低人力成本,毕竟,是“无人”的。

做无人零售之前,请把商品服务做好

其实在“无人便利店”之前,“无人货架”的势头更猛,融资的额度比共享单车还要高,但结果如何,有目共睹:不是垮了,就是倒逼转型,简直一片狼藉。

除了这些无人店、无人货架之外,市面上还有很多无人化的零售业态,譬如无人售货机,其实就是自助售货机,可以实现自助喝咖啡、喝橙汁、吃雪糕、甚至喝奶茶等等,而且,几乎每一个站在风口的企业都有着一个无比凶猛的势头,今天A企业计划一年铺设点位1万,明天B企业就站出来说年底完成3万门店的铺设。

做无人零售之前,请把商品服务做好

似乎,占据数量优势,就容易成为资本的宠儿,已经成为市场的一个乱象,正如“无人货架”时代,数亿的资本全砸在点位的抢占方面,丝毫不理会货架上的商品经营和服务体验方面,导致热销商品缺货现象极为严重,而滞销商品回收率极低,有些商品甚至过期了,都还没撤下来。

做无人零售之前,请把商品服务做好

另外,对于“无人便利店”而言,商品服务同样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普通便利店的迷你仓不同,无人店的商品就货架上的几种,热销商品卖完了只能等工作人员补货才能购买,而自助结账的系统依赖于网络的存在,恰逢网络波动的时候,往往出现结账延缓甚至失败,整体的购物效率并不比传统便利店快多少,更何况,现在的连锁便利店,几乎都是24小时的,无人的优势并不明显。

做无人零售之前,请把商品服务做好

至于商场里常常看到的无人咖啡店、无人雪糕店、无人奶茶店之类的新颖店铺,虽然其售价交于连锁店的商品而言,要便宜不少,以自助咖啡机为例,单杯售价约6元,与便利店的咖啡价格差不多,但整体口味却差了很多,与即溶咖啡并无二样,但即溶咖啡只需2块一包。

做无人零售之前,请把商品服务做好

更重要的是,这类无人机器基本上都是投放在一二线城市的人群密集区域,如商场、公园等等,毕竟属于科技型产品,还无人看管,一二线城市的接受度相对更高,风险也更低,但同时,一二线城市的消费能力也更高,绝大多数消费者除了体验新鲜感之外,更倾向花费更高的价格去买一杯好喝的咖啡,而不是贪图便利与优惠去喝一杯粉冲“糖水”。

换个角度,如果星巴克或者喜茶做起了自助咖啡/奶茶机,出品质量与手工一致,那么,消费者是否会愿意接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