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親,二代表,三代了了了」,親戚關係真的就維持不了三代?

“一代親,二代表,三代了了了”,親戚關係真的就維持不了三代?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有關於親情的俗語,一輩一輩的傳下來,至今有的都還耳熟能詳,言語通俗易懂、簡單易記、朗朗上口,沒有多餘文字的華麗修飾,但這些俗語所闡明的道理以及人生哲學,不亞於文人墨客的長篇大論。

1.

“冷不靠燈,窮不靠親”

“一代親,二代表,三代了了了”,親戚關係真的就維持不了三代?

古語說:

“一代親,二代表,三代了了了”,親戚關係真的就維持不了三代?

“窮不靠親”意思是說:當你窮困潦倒的時候,不要指望親戚來幫助你,畢竟親戚只能給你提供一朝一夕的溫飽,不能長年累月的供養你;並且投靠親戚也會遭來親戚的嫌棄,更何況你還是他的“窮親戚”。

2.

“燒火要空,做人要忠”

“一代親,二代表,三代了了了”,親戚關係真的就維持不了三代?

這句俗語不知你們有沒有聽過,可能在農村長大的小夥伴應該能理解這句話。“燒火要空”說的是燒火的時候,不是你柴添的越多火就越旺,而是要把柴保持一個架空的狀態,這樣就有充分的氧氣去使得柴燃燒的更好。

“一代親,二代表,三代了了了”,親戚關係真的就維持不了三代?

“做人要忠”這句俗語說的就是,做人一定要忠誠,忠於國家,忠於家庭,忠於愛人,終於事業,終於兄弟。岳飛的“精忠報國”便是我們很好的學習榜樣。

3.

“一代親,二代表,三代了了了”

“一代親,二代表,三代了了了”,親戚關係真的就維持不了三代?

這句俗語小編初聽到的時候覺得有些心寒,它的意思是說:親戚之間只有同一代人之間的關心很好,凡事到了第二代、第三代,那忠親戚關係就變得很淡薄了。比如:哥哥和自己弟弟算是第一代親,關係很好,然而像表兄表弟、堂兄、堂姐,這種之間的關係就很淡,再過一代人的時候,甚至連見面了也不知道是誰。在農村,這句話時不時就會聽到,農民們常常用這句話來感嘆親情的脆弱。所謂“遠親不如近鄰”估計就是這樣由來的吧。

“一代親,二代表,三代了了了”,親戚關係真的就維持不了三代?

農村的這些俗語老話,話糙理不糙,每一句流傳下來的可以說都是經過歷史沉澱的。你還有哪些關於親情的俗語呢?歡迎與小編一起探討哦~

我說我是哈兒,

分享給您不一樣的農村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