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站舍見證改革開放的松原 綠皮車與和諧號更替時代步伐

“三代”站舍見證改革開放的松原 綠皮車與和諧號更替時代步伐

​​一座城市的車站,是這座城市的“窗口”,不僅留存了市民豐富的記憶,也見證了一個城市的發展。松原站自建立至今已經80餘載,先後經歷三次易名和兩次歸屬的更變,松原站所在的長白鐵路始建於偽滿洲國初期,新中國成立之後,幾代鐵路人先後完成了長白鐵路全線修復和兩次站舍改擴建工程,使得松原站的客貨運輸能力獲得了跨越式提升,為拉動地方經濟發展做出了貢獻。

現在,松原站已經成為吉林西部重要的交通樞紐,佔地面積9864平方米,共有兩層候車大廳,可同時容納及旅客近萬人,新建的候車大廳、售票大廳功能完善,設施齊全,為旅客提供安全、方便、溫馨的出行環境。

保留在照片裡的“第一代”站舍

據瞭解,新中國成立初期,長白鐵路線只有半條,修復鐵路是人們熱切的盼望。1970年,修復鐵路工程正式啟動,1972年1月1日全線通車。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中國改革開放的進程,也為前郭、扶余兩個地理位置優越、自然資源豐富的縣城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前郭站作為鐵路系統面向松遼大地敞開的文明窗口,一直為地方經濟的發展持續給力。

三角形的房頂,聯排的站舍,半圓形的窗戶,一排刷著塗料低矮的平房,門前一匹高懸的奔馬雕塑,是“第一代”站舍的“形象”。因為年代相對久遠,“第一代”站舍很多人對它的印象僅存在照片中,或者地方誌中。

市民留戀的“第二代”站舍

1992年,松原市正式成立,為了促進地方經濟的加速發展,瀋陽鐵路局決定,拆除沿用58年的老站舍,1994年站舍改造擴建工程竣工,前郭站正式改名為松原站。

這是松原站的第二代站舍,站舍頂端不規則的幾何圖形,藍白相間的站舍,見證了松原市20年間日新月異的變化。

對於70後、80後的市民來說,大多數人都記得“第二代”站舍,藍白相間的站舍成為很多市民合影留念的背景,成為很多人茶餘飯後談論的話題,也記錄著很多70後、80後的第一次,第一次出行、第一次遠遊、第一次車站離別……

“第二代”站舍的20年曆程,見證不僅僅是松原市建市以來發展,也見證了改革開放的進程。

氣勢恢宏的“第三代”站舍

2010年10月,松陶鐵路正式開工,2014年5月,瀋陽鐵路局與松原市委、市政府聯手啟動了松原站改擴建工程,伴隨著松陶鐵路的全線貫通,改擴建後的松原站舍也投入使用。

這是松原站的第三代站舍,氣勢恢宏的新站舍賦予人們現代美感的同時,也在向人們訴說:身旁的建築可以改變,但腳下的土地不會改變,凝結在這裡的歷史不會改變,歷史給予我們最好的東西就是它所激發出的前進動力。

2017年8月8日,擴能改造後的長白鐵路變成長白烏城際鐵路全線貫通,松原進入“動車時代”,“第三代”站舍也為“動車時代”提供了承載力。

目前,松原站站前廣場綜合改造工程已經接近尾聲,一個嶄新的站前廣場將呈現在松原市民面前:建華路下穿通車、站前廣場人車分流、旅客實現“零換乘”,松原站將成為松原市的重要交通樞紐,進一步突顯了松原優越地理位置,帶動區域經濟快速發展。

綠皮車與和諧號“擦肩而過”

綠皮火車是很多人最深的記憶,但是近幾年,隨著我國鐵路事業的發展,綠皮車漸漸淡出人們的視野,取而代之的是和諧號、復興號等動車,這也是我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之後,國家綜合實力不斷提升,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一個標誌。

松原到長春、到白城,原來都是綠皮火車,車況差、運行時間長,是市民影響最深的出行記憶。隨著長白烏城際鐵路的貫通,綠皮車退出歷史的舞臺,和諧號動車取而代之,不僅壓縮了運行時間,也提高了乘坐的舒適度。

動車時代的到來,方便了人們的出行,壓縮了城市到城市的時間,縮短了城市與城市之間的距離,帶動了城市和城市之間的交流,加大了城市與城市之間經濟、貿易往來,帶動區域經濟的發展。

車票方寸之間的“改頭換面”

車票的“改頭換面”也成為時代進步的標誌。

一張長方形的軟紙,上面寫著“臨時乘火車證”,是第一代站舍時使用的乘車證。據瞭解,當時的乘車證印著始發站的名字,終點站和乘車時間、日期還需要手寫。

後來,乘車證變成一張長方形的紙殼材質的淡粉色車票,到了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隨著計劃經濟時代的結束,這種車票也退出歷史的舞臺。

據老一輩的鐵路工人介紹,那時候紙殼材質的車票,從松原站(當時的前郭站)到長春票價成人2.8元,半價票1.4元,兒童票0.7元。

1996年初,原國家鐵道部開始在部分車站實行電子火車票,就是旅客購買車票時,打印出紙質的車票。1997年1月1日全國統一實行電子火車票,淡粉的火車票被人們熟知。

隨著時代的進步,淡粉色火車票加上了二維碼等信息,進站乘車還需要“剪”票,工作人員用特殊的工具在車票上“剪”出一個缺口。

自從動車普及之後,火車票大多數都變成淡藍色,上面信息更加齊全,防偽技術也不斷增強。

旅客服務的“全方位化”

除了硬件的變化外,松原站的服務軟環境也不斷地發生變化,實現對旅客的服務“全方位化”。

據松原站一位老的鐵路工作者介紹,以前,沒有那麼多的便民服務,或者周到的旅客服務,因為那時候的站舍條件有限,能讓旅客安全上車就是他們最好的服務。

現在不一樣了,站舍的環境極大地改變,車站服務旅客的觀念不斷提升,從引導旅客購票,到幫助旅客拿行李、為特殊旅客提供休息場所和便利條件,成為車站服務的日常項目。

“松原站更新了全部座椅,安裝了自動售取票一體機,建立‘聖水情’服務檯,增加相關便民服務設施,讓每一位旅客出行愉快,回家開心,都是旅客服務的‘全方位化’體現。可以說,無論是從站舍的改變,還是從服務環境的改善,松原站站舍見證了改革開放政策後松原的發展歷史,見證了這個城市的文化傳承,見證了這座城市發展的潛力和魅力。”松原站相關負責人說。 ​​​​

(松原晨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