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谈兵”的赵括真的如此不堪?白起七个字道出了残酷真相

公元前260年,赵国长平,一场战国时期,持续最长,规模最大,最惨烈的战争,就此打响!秦国先后派出了名将王龁、白起,起兵五十万围攻赵国。而赵国也被动地派出了廉颇、赵括应战。

“纸上谈兵”的赵括真的如此不堪?白起七个字道出了残酷真相这这一场赌上了两国未来国运的战争之中,最终秦国惨胜,白起一战坑杀四十万赵国士兵而震惊天下!史称“人屠”此战之惨烈空前,难以用语言来形容,血流漂杵,天地变色! 虽说不以成败论英雄。但后世将此战的黑锅都背负在了年轻将领赵括一人的身上,似乎有失公允。

“纸上谈兵”的赵括真的如此不堪?白起七个字道出了残酷真相在战争初期,是赵国廉颇VS秦国王龁,赵国连连败退,没占到任何的便宜。甚至两个重要据点都尉城和故谷城均被秦军占领攻下。赵军屡战屡败,于是廉颇坚守阵地不出,想要以逸待劳地拖下去,结果自己这边反而粮草补给不上,粮道更是频频被骚扰劫持。反而远道而来的秦军,利用水路运量,粮草反倒是比赵军的补给更及时。

“纸上谈兵”的赵括真的如此不堪?白起七个字道出了残酷真相在冷兵器时代,讲究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可见后方补给的重要性。从双方补给这一块来看,就已经令胜利的天平倾斜,胜负也就成时间问题。原本远道而来的秦军,反而比赵军更加能拖,拖得赵军反而撑持不住了?这种不利的局面,即便是赵国第一名将李牧在,恐怕也是无能为力了!

“纸上谈兵”的赵括真的如此不堪?白起七个字道出了残酷真相粮草!粮草!粮草!打不过可以拖;但连拖都没资格托,焉能不败?这种旷日持久的拉锯战,也是两国国力的比拼。秦国依靠着秦孝公、惠文王、昭襄王三代积累的基业,从边陲弱小的秦地,变成了国力空前的秦国。而此时的赵国,国力空虚,俨然已经是拖不下去,再拖就不仅是输掉战争,甚至整个国家都要被拖垮了。

“纸上谈兵”的赵括真的如此不堪?白起七个字道出了残酷真相于是赵国换下了主守又屡败的廉颇,换上了更加擅长于进攻的赵括。这也是赵国释放出的一个信号——决战!在内无粮草,外无救兵(诸侯或畏惧秦国不敢救援;记恨赵国不愿救援),赵国只能放手,拼死一战!或还有一线生机!最后的结局,大家也都知道了:赵括率军,主动出击,进攻秦军;而秦国暗中派白起接替王龁,成为军中主帅。用计佯装败退,将赵军包夹困住。

“纸上谈兵”的赵括真的如此不堪?白起七个字道出了残酷真相在赵静被困又断粮的市十六天之后,赵括亲自上阵,率军冲杀突围。结果死在了乱军之中。群龙无首的赵军随即投降,被白起欺骗后,四十万大军全部被坑杀。长平一战,赵括身为主帅,轻失冒进,中了敌人的包围圈。在兵力相近的情况之下,被对方全歼,的确是有很大的责任。事后大家都记住了得胜的秦军,以及战神一般的白起。却忽略了秦军在这一战的损失,同样是惨重!

“纸上谈兵”的赵括真的如此不堪?白起七个字道出了残酷真相战后,白起见秦昭襄王,谈论赵括。白起说:我以五十万之众围赵括二十万之军,伤亡过半,才全歼此军,是我用兵以来从未有过的事情。腹中无食,以人充饥而斗志不懈,这是赵括的本领。长平之战,秦军精锐损失过半,优秀将领死伤无数,实际是秦军未胜,赵军未败。唯一的不同是,赵括死了,我还活着。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伤亡过半,国内空!白起这七个字,道出了此战背后的残酷真相,双方可谓都是两败俱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