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典为什么没有进三国曹魏的“五子良将”?

所谓“五子良将”,指的是东汉末年三国时期曹操部下五员大将,他们分别是: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这五人智勇兼备,能征惯战,各自还具备独自统兵的能力。在历次战争中,进攻时他们往往是先锋,撤退时常常让他们断后。

李典为什么没有进三国曹魏的“五子良将”?

张辽

《三国志》的作者——史学家陈寿给上述五人作传时将他们的列传合为一传,并在评论中说道:“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所谓“子”,是古时候对有地位或道德、学问高深男子的尊称,如“孔子”、“孟子”、“诸子百家”等等,后人称上述五人为“五子良将”。

“五子良将”生前战功赫赫,常常与曹操手下号称“八虎骑”的曹仁、曹洪 、曹纯、夏侯惇、夏侯渊、曹真、曹休、夏侯尚等八个本宗将领并称,去世后“五子”分别被谥为“刚侯”、“威侯”、“厉侯”、“鄚侯”、“壮侯”。

李典为什么没有进三国曹魏的“五子良将”?

乐进

五子之首张辽字文远,本姓聂,雁门马邑人,因躲避仇家而改姓张,三国时期曹魏著名将领。他曾从属丁原、董卓、吕布。下邳之战后,归顺曹操。张辽随曹军征讨,战功累累。他曾与关羽同解白马之围,降昌豨于东海,攻袁尚于邺城,担任先锋斩乌丸单于蹋顿于白狼山,又讨平梅成、陈兰等贼寇。

容貌短小的乐进(字文谦)冀州阳平(今河南清丰)人,虽出身低微,最早曾是曹操的账下吏,但雄烈过人,勇猛果敢。乐进有个很厉害的特点,就是每战先登,换句话说攻城略地他都舍命冲杀在最前面登上城头。多年来随曹操南征北伐,屡立战功,击袁绍于官渡,奋勇力战,斩袁绍部将淳于琼。又从击袁谭、袁尚于黎阳,斩其大将严敬。

李典为什么没有进三国曹魏的“五子良将”?

于禁

于禁于文则,泰山钜平人。原属讨伐董卓的诸路诸侯之一的济北相鲍信部下,后归曹操。于禁为将坚毅庄重,被曹操数次称赞“有古名将之风”,遗憾的是襄樊之战时他被关羽击败后被俘投降,致使一代名将晚节不保,归魏后被羞辱惭惧至死。

冀州河间国鄚(今河北省任丘附近)人张郃,字儁乂。先后历仕韩馥、袁绍,官渡之战时归降曹操。他为将以用兵巧变、善列营阵,长于利用地形著称,甚至为刘备、诸葛亮所忌惮。张郃多次抵御蜀汉丞相诸葛亮的进攻,后来在木门道被诸葛亮设伏射死。

李典为什么没有进三国曹魏的“五子良将”?

张郃

“五子良将”中以忠勇著称的徐晃,字公明,河东杨县(今山西洪洞县)人。他原属军阀杨奉部属,后投曹操,为人智勇双全,战功卓著,治军有方。他在汉中之战、襄樊之战都有突出表现,被曹操称赞有周亚夫之风。

李典为什么没有进三国曹魏的“五子良将”?

徐晃

位列“五子良将”门外的东汉末年曹魏名将李典,字曼成 ,今山东巨野人,相传是汉代名将李陵的七世孙。李典与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等出身寒门的将领不同,他是地方豪族出身。

李典的从父李乾,禀雄伟之气概,得以于乘氏县聚集了数千门客,可见其家族势力很不一般。曹操为了打破士族对官僚系统的控制,在用人方面一向是大量吸收寒士和豪強对抗士族,寒门出身的将领在他眼里是最忠实可靠且最方便驱使任用的。

《魏书》记载“典少好学,不乐兵事,乃就师读春秋左氏传,博观群书。”正因为李典文化底子厚,我们还记得他和张辽搭班子在逍遥津驻守时,当孙权大兵压境后,和张辽一向关系不好的他,放弃前嫌,同舟共济,说出那句流传千古的话:“此国家大事,顾君计何如耳,吾可以私憾而忘公义乎!”

所以祢衡在调侃曹操手下文武时说“李典可使传书送檄”,祢衡意思是肚子里有点墨水又喜欢读书的李典最适合做“传书送檄”的活!

李典为什么没有进三国曹魏的“五子良将”?

李典

李典深明大义,不与人争功,崇尚学习,尊崇儒雅,尊重博学之士,在军中被称为长者。《三国志》里陈寿对李典的评价是儒将,这个评价是很高的。李典的真实历史功绩有:

官渡之战期间李典负责押运粮草。袁绍被击败后,升为裨将军。曹操攻击袁尚、袁谭时,李典与曹操的大谋士程昱一起负责押运粮草。曹操给他们临行前的指示是水路走不通就走陆路,意思是不硬拼。

袁尚部下魏郡太守高蕃屯兵河上阻碍曹军用水道运粮,李典看出高蕃轻敌,认为“苟利国家,专之可也”,与程昱渡河将其击败。他这一临机决断就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名将风范,并且是与高手程昱共事也毫无腼腆忸怩之态。

李典为什么没有进三国曹魏的“五子良将”?

程昱

建安七年(202年),刘表指派刘备北侵曹操,夏侯惇领兵,刘备退兵诱敌,被李典看破,他告诫全夏侯惇:“贼无故退,疑必有伏。南道狭窄,草木深,不可追也。”就是说刘备想用火攻,但不为夏侯惇采纳。夏侯惇与于禁一起率兵进攻,被刘备伏击,多亏留守大本营的李典引兵救应,击退刘备。

建安九年(204年),参与围邺城。建安十年(205年),李典与乐进围袁绍外甥——并州刺史高干于壶关。建安十一年(206年),击败盘踞在青州东莱长广(今山东莱西)一带为祸一方的海贼管承,获封破虏将军、都亭侯。

建安十四年(209年),李典与张辽、乐进驻守合肥。建安二十年(215年),孙权引兵包围合肥,李典不计私嫌与张辽、乐进共破孙权,威震逍遥津,杀得东吴婴儿不敢夜啼,解合肥之危。

李典为什么没有进三国曹魏的“五子良将”?

逍遥津之战

这里啰嗦一下为什么李典与张辽不合?古代同一阵营的武将之间任侠好斗、谁也不服谁是常有的事情。不过这样的事情应该不会发生在儒雅谦和的李典身上,他们两人另有原因。原来吕布起兵兖州时,曾派人招抚李典当族长叔父李乾,因李乾拒绝而被杀。

其子李整、族人李进等起兵与吕布对抗。张辽此时作为吕布部将跟随他在兖州作战,跟李典族人交手是免不了的,甚至杀了李典家族不少人,李、张的梁子就此结下了。类似地,三国时吴国孙权部下的甘宁和凌统二将也因为差不多的原因而一直势同水火。

李典没有进“五子良将”,并不是说他能力不够,其实他是文武皆备的曹魏名将,在某些方面的能力甚至有过人之处。综合分析主要有若干原因:

李典为什么没有进三国曹魏的“五子良将”?

李典

首先,李典病逝得早,享年三十六岁就英年早逝,失去了更多的立功机会。他去世时封邑也只有三百户,而“五子良将”后来分别任职前后左右将军(张郃官至征西车骑将军),曹操在世时封邑都已过千户,品级和名位都高他很多,老天没给他机会追赶。

其次,李典素以学识见长,出则可为将,入则可治民。曹操觉得李典是个可造之材,多次让他历练县令、太守、刺史等职,试着管理百姓。这就是其过人之处,曹操手下善于疆场厮杀的角色有的是,但是可以独当一面、治军管民的复合型人才确是比较稀缺,李典恰恰是这种“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军政儒将。

另外,“典少好学,不乐兵事,乃就师读春秋左氏传,博观群书。”,说明修为到家的李典本身眼界胸襟就高人一等,对鹰爪飞扬的纯粹勇斗武将生涯并没有很大兴趣。这种感觉很有点类似当年诸葛亮为安抚关羽不要与马超争强好胜的话:“孟起虽雄烈过人,亦乃黥布、彭越之徒耳;当与翼德并驱争先,犹未及美髯公之绝伦超群也。”

在这里把“黥布、彭越之徒、翼德”与“美髯公”分别换成“五子良将”与李典同样适用。而且回归历史的真实,恐怕李典比关羽更符合“儒将”的称谓,尽管后者被一步步神化、夸张到了极致。

李典为什么没有进三国曹魏的“五子良将”?

关公夜读春秋

有意思的是李典和差不多同时期的关羽都喜欢读《春秋》。民间传说中把关公塑造成“忠孝节义”的千古圣人,衬托这一点的标准形象就是:关羽一手拂拭美髯,一手捧读《春秋》,左边关平捧印,右边周仓扛大刀,所谓关云长夜读《春秋》。

《春秋》相传是一本孔子著述的史书,其特征是尊崇正统,孔子在书中严守君臣大义,让一些想篡权的野心家感到很害怕,所谓“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关羽通过熟读《春秋》,成了一个忠勇、讲义气、忠贞不二地匡扶汉室的千古武圣。李典通过读《春秋》也造就了他谦雅睿智的儒将修养和宽宏的胸襟气度,上文提到的他在逍遥津战役闪耀史册的言行举止就是集中体现。

李典为什么没有进三国曹魏的“五子良将”?

李典

最后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隐藏原因,就是曹操虽然也算重用李典,但是骨子里远不及对寒门出身的“五子良将”那么信任。我们知道,对于李典家族这样的豪强,本质上就是在官僚系统里没有积累的在野士族,有很强的“分权”属性,可能蚕食君权的根基,对这些人,集权、聪明盖世而又生性多疑的曹操是不可能彻底放心的。

自东汉开国以来,中央权柄下移,地方豪族便名正言顺地拥有自己的武装部曲,其组成多为包揽的亲族与食客。李家是望族,他的族人部下三千多户,有一万多人(包括门客和效忠的家族)。

李典家族“宗族部曲”军队甚至打爆过吕布的野战军。李典对要避免遭到曹操疑忌这一点也很清楚,他既非曹氏的宗亲乡党,又不是出自曹魏核心野战军体系 。

李典为什么没有进三国曹魏的“五子良将”?

李典庙

他后来主动把他的族人从山东迁到河北邺城,这是替领导分忧,一来防止少部分仍然倾向于袁氏的那些人闹事,二来防止自己的亲人在山东野心自立,于是主动就近接受监控。此举让曹操大为满意,称赞他这一安排就像东汉光武帝刘秀麾下也是大家族出身却谦抑忠君的名臣耿纯。

李典虽然未列“五子良将”,那是由于多种主客观原因所致,并不表明他的才能在“五子”之下。《三国志》将这李典列为十八卷十魏将之首就很说明问题,魏文帝曹丕也曾赞叹他:“自古用兵,未之有也。使贼至今夺气”、“国之爪牙”!

欢迎交流 敬请关注“山色归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