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心!租售同權,寒門更難出貴子

隨著房地產調控力度的加大,長效機制的完善也在不斷的落地,其中比較引人注目的就是租住同權政策。自2017年7月27日廣州第一個宣佈租售同權以來,得到國家大力支持推進,住建部已經明確表示要立法推動租售同權的落地。從字面上理解,租售同權指的就是租賃房屋的人和房屋所有人一樣,享受一些購房所帶來的權益,譬如說戶籍,醫療,社保等。其中最令人關注的就是租賃者可以享受學位。這幾年房地產高速發展,學區房可謂是一飛沖天,尤其是北京的學區房,動輒幾十萬一平米,令人咂舌。正常人一般是這樣理解:既然租房子就能解決上學的問題,還有誰會買這麼貴的學區房呢?未來發展的邏輯真的是這樣嗎?

扎心!租售同權,寒門更難出貴子

正如上面所說,推出租售同權是完善長效機制的一個重要內容,既然是國家保障住房,當然也要享受一些產權所擁有的權利。各地政府看似是為了解決外來人口教育需求,其實是為城市留住更多人才。外來人口面臨高昂的擇校費,留守兒童的問題,如果自己奮鬥不是為了下一代,留在打拼的城市又有什麼意義呢?租售同權又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買房的心理需求,抑制房價上漲,大家都會想,如果租房也有學位,學區房也不用必須買了,學區房在房價上漲中往往是充當急先鋒的角色。

扎心!租售同權,寒門更難出貴子

出發點和政策初衷都是好的,可是仔細研讀廣州政策可以發現這樣一句話:賦予符合條件的承租子女享受就近入學的權益。什麼叫符合條件?這說明能租賃到學區房的也是少數人。是不是要選父母?社保?個稅?是不是要照顧高科技引進人才?是不是還要採用北上廣深的落戶積分制度?是不是同等條件下有學區房產權的優先呢?既然政策照顧的是有條件的少數人,就註定不是大眾的權益。也就是說,無論是拼租金還是買學區房,這都是有錢人的事情。這還涉及到一個供給端的問題:無論你怎麼分配,都解決不了學位不足的問題。優質學位永遠是僧多粥少,肯定是不能做到絕對的公平。優質的學區房學位如此緊張,也和自身優勢有關,一旦擴招,怕優秀的師資力量跟不上,影響教學質量,辛苦打下來的口碑就打了水漂。

扎心!租售同權,寒門更難出貴子

在物質經濟得到滿足的今天,人們對教育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不惜重金投入教育升級,想讓自己的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全國有這種不計其數的家長不惜一切代價投資教育,造就了現在的天價學區房。這也導致了鄉鎮教育和城市教育的差距越來越大,一二線城市以優質的教育資源,不斷吸納人才,也受到三四線城市有錢人的追捧。有數據顯示,高考狀元在城鎮一級的行政區域出現的越來越少,最近幾年,鮮有報道。這種情況下,小城鎮學校不僅硬件差,經費有限,優秀師資不斷流失,就連生源也被搶走了,不斷的拉大的教育差距又一次形成了階級固化,那些在一二線城市的中產階級,不惜餘力用教育傳承財富,甚至有報道說大陸家長為了小孩去香港讀書,先購買了學校三千萬債卷基金的事情。

扎心!租售同權,寒門更難出貴子

學區房的亂想根本的原因在於教育資源的不平衡,富人又不惜一切代價購買學區房,本質上是在購買的教育資源,在租售同權的情況下,好的學區房租金會更貴,到時候會再出現天價租金的事情,房價也不可能跌了,租售比也更合理了。學區房的吸金能力使優質學校硬件和師資更具有競爭力,教育資源的貧富差距越來越大。沒有錢在大城市享受教育的孩子,只能在家鄉接受應試教育,在當今飛速發展的互聯網社會,多才多藝全面發展顯的尤為重要。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中國龐大的中小城鎮學校,寒門出貴子,已經變得越來越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