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厲害的人,並不代表一定會成功

1

2歲掌握1000多個漢字,4歲基本學完了初中階段的課程,

13歲以高分考入湘潭大學物理系,

17歲又考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碩博連讀,

1983年出生於湖南省華容縣的魏永康從小就被稱為“神童”,

但2003年7月,已經讀了3年研究生的魏永康,連碩士學位都沒拿到,就被學校勸退了。

究其原因,是因為從小魏永康生活的一切都被母親包辦了,

而在脫離了母親的照顧後,魏永康“失控”了。

他完全無法安排自己的學習和生活:;他經常一個人窩在寢室裡看書,卻忘了還要參加考試和撰寫畢業論文,

為此他有一門功課記零分,而沒寫畢業論文也最終讓他失去了繼續攻讀博士的機會。

如今魏永康在家靠著母親打零工賺的錢生活,性格的缺陷和基本沒有動手能力,讓他甚至找不到一份能夠養活自己的工作。

傷仲永的事例在當今時代永遠不缺,很多讀書厲害的孩子們,因為從小被父母教導的只知道學習,而沒有培養過其他的能力。

從各種天才兒童十幾歲上大學不會剝雞蛋,

到清華大學學生劉海洋在動物園向熊潑硫酸,

甚至於藥家鑫、馬加爵這樣品學兼優但製造了震驚全國的殺人案,

我們突然發現,在要求孩子好好學的時候,卻有很多重要的素質,是讀書根本學不來的。

2

很多大人和老師都會說

你現在的任務就是好好學習,其他什麼都不需要你管。

只有把書讀出來了,才是報答我們。

於是,很多孩子的學生時代就真的是“一心只讀聖賢書。”

但如今的時代,已經不是以前那種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時代了,

社會的變化已經不是單純只會讀書就可以趕得上的,

經濟的發展需要我們有用於更多的素質,才可以去適應這個社會。

馬加爵,藥家鑫的案件,並不是危言聳聽的故事,

而是真真切切在當代大學生中關於讀書與自身素質培養的缺失。

讀書真的很重要, 但也有很多重要的素質,是讀書學不來的。

首先,讀書永遠學不會情緒管理能力。

情緒管理的本質其實就是:在理解和完全接納自己情緒的前提下,能夠用理性去思考和控制自己的行動。

情緒對於個體來講,是具有保護意義的,

每種情緒都承擔了相應的功能,幫助我們理解自己的內在需求,

情緒本身其實並沒有好壞之分的,有破壞性的是我們拒絕情緒所傳達的需求,

或者對情緒不恰當的管理方式。

情緒表達中,有幾種方式。

第一種是,軀體表達。

當情緒不能得以表達時,它並不是就此消失了,而是成為各種壓力積存在身體裡,對身體器官進行攻擊,最終以疾病的方式表達出來。

所以我們為什麼常說人需要經常洩壓,因為真的會憋出病的。

第二種是,行為表達。

比如一個人氣急了拿起杯子來就摔了,這就是用行為在表達情緒。

第三種,是語言表達。

這是相對成熟的表達方式。我們能用語言清晰表達出自己的情緒,至少經歷了感受情緒,評估關係的安全度,組織語言表達等等內在心理過程。

一旦能夠用語言表達出來,壓力釋放掉,就不必用行動去表達,也不必傷害到身體了。

第四種,是象徵性表達。

這是很成熟的一種表達方式,比如大地震中失去家園的孩子,用積木不斷搭起一座房子,推倒,再重新搭起來,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在用象徵性的方式表達對於家園失去與重建的種種感受。

遊戲對於孩子發展健康人格是非常有意義的。

而在馬加爵或藥家鑫身上,正是因為從小沒有培養過情緒管理能力,

在遇到事情時,主觀的總會以行為或者語言表達,將內心的情緒宣洩出來,

所以,才會有了過激的後果。

讀書厲害的人,並不代表一定會成功

3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正確的培養情緒管理能力呢?

首先,我們需要正確的理解憤怒。

人們通常將憤怒理解成一種負面消極的情緒,其實憤怒並不是完全負面的,

他是一種生存的適應方式,讓人保護自己。

其次,我們應該放輕鬆。

在憤怒時控制情緒是一件很難的事情,但是我們必須通過放鬆這種方式來讓自己冷靜。

馬加爵,藥家鑫在庭審的現場都表現出無限的悔恨,說明他們的行為並不是深思熟慮的結果,而是一時頭腦發熱的行為。

還要注意解決問題的過程。

人們都說問題總會有解決問題的方法,其實面對一件事,最關鍵的不是方法,而是態度。

順便說一句,其實人的一切痛苦,都來源於對自己無能的憤怒。

讀書永遠學不會的是放下書,走出去行動的能力。

讀書肯定是好事,但也容易令人產生這麼一種幻覺:讀過某些道理,便以為自己懂了。

這是十分可怕的。

我們的一生是由無數個選擇構成的。而人在作出選擇的時候,往往是非理性的。

這就是人最大的弱點:人是受情感驅動的,因而也是脆弱的。

你讀了再多的書,學會了再多的道理,在你面對實際的困境的時候,往往派不上什麼用場。

劉海洋通過努力的學習考上了清華大學,

但他並沒有融入過這個社會,他以為用硫酸潑動物園的熊,只是做一個實驗,

但卻不知道這其實是犯法。

書可以告訴你很多道理,但永遠給不了的,是面對困境時內心的真實感受,以及作出選擇時堅決的心境。

4

其實,讀書只是一種學習的方法,並不是學習的本質。

學習的本質,是源於一切的興趣和好奇,

探索世界,探索人生。

讀書學不會的素質還有很多,

比如你的規劃能力,你的創新能力,你規避風險的能力,你承擔責任的能力。

這些能力部分是與生俱來,部分是通過後天培養再加上實踐,一步步慢慢積累。

它跟數理化的成績無關,跟你在考卷上的分數無關,

它也不能決定你的分數,決定你的學校,

但是它,卻能夠決定你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