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当年太平天国一路北上攻打北京,会灭掉满清吗?

真历史


这个不需要如果,历史已经用事实证明了,太平天国即使一路北上攻打北京,依旧不能灭掉满清。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太平军北伐。

↑↑太平天国北伐和西征图

1853年洪秀全定都南京后,为了取代咸丰,当上全中国的皇帝,就迫不及待的组织了北伐,由两万老广西精锐一路从扬州出发,战斗力爆表的北伐军仅仅数月就一路克安徽、河南、山西,杀进直隶,天津危矣,京师危矣!太平军的战斗力在当时的直隶大战中表现的淋漓尽致,当时奉命增援的清军精锐黑龙江骑兵马队看起来人模狗样的,太平军一个冲锋就直接被打成鸟兽散,开始比起了逃跑,有些人因为跑得太快,把武器装备和马匹衣服都给扔掉了,有些人最后居然靠要饭回到了京城,当时你要是在北京城内,说不定能看到这些八旗精锐变成乞丐的落魄模样。

这把当时的咸丰皇帝也给吓傻了,他的原话是这样的:明代之行见矣。意思就是,如果太平军再打下去,他也只能步崇祯帝后尘,爬煤山挂歪脖子树自杀殉国了。而当时的朝会之上更是凄凄惨惨戚戚,每次咸丰帝临朝开会,刚说了几句形势危急的话,底下大臣们就是一片痛苦声,一连十几天,天天如此,搞的当时大清朝的京官们个个眼睛都哭肿了,此时我想笑,不知各位作何感想。而当时北京城内更是乱做了一团,颇有德军进攻莫斯科时的溃逃之势,短短三天时间,几十万人逃往城外,平日最繁华的前门大街也是门可罗雀,放眼望去,几乎空无一人,这叫一个凄凉!

但纵然北伐军战斗力爆表,京师震动,最后太平军还是被胜保以及僧格林沁带领的水货清军给围追堵截,林凤祥、李开芳被凌迟处死,最终北伐以失败告终,并未彻底的推翻满清的统治,总结这场轰轰烈烈的北伐,太平天国之所以北伐失败,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太平天国只是占据了东南一隅之地,而满清当时虽然经历了鸦片战争的内忧外患,可还是中国的正统,大部分的中国领土还在有效的统治之下,各种人力财力物力资源都比太平天国要多的多,这是北伐失败的最主要原因。


第二、定都南京后,满清迅速建起了江南江北大营,太平天国14年的时间,一直都处于被南北夹击的局面,在这样的形式下,太平军难以派出更多的兵力去进行北伐,区区两万人,就算再厉害,也耗不起人多势众。

第三、后继乏力,无有效支援,由于南京和北京之间的广大区域都在清朝统治之下,太平天国要支援就必须穿越之间的重重封锁,而洪秀全在后期所派出的援军也正是被这些封锁线所挡,最终功亏一篑!

第四、内斗不断,从定都南京后,这些所谓的天王们就开始贪图享乐,争权夺利,以至于在北伐上也是意见冲突严重,动不动就上演上帝附体的把戏,愚弄众人。

第四、太平天国和满清实乃一丘之貉,都是在开历史的倒车,在太平天国14年里,中国人口巨减一亿,这就可以说明一切了,一直讲太平天国是农民起义,其实也就是个打着耶稣旗号的邪教组织,依靠着传销一样的忽悠洗脑拉拢起了队伍,它的最终失败证明了它不是历史的正道,也不是人民的选择,不管北不北伐,最终都要被历史淘汰!


军史吐槽君


1853年3月,太平军攻入南京。洪秀全把南京改为天京,从此南京就成了太平天国的首都。

清朝政府岂能袖手不管,当时的咸丰帝以绿营、八旗为主力的清军在江苏建立江南大营,在浙江建立江北大营,这样一来,在南京周围编织了一个囚笼,摆明要把太平军困死在南京。

面对这个困局怎么破?当时东王杨秀清审时度势,把太平军兵分三路各个出击。这三路中就有一路北伐军。



分兵行动,这就要有所侧重,三路军中北伐这路军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也就是说,这时候杨秀清就想到北上攻打北京,不过他安排的北伐军势单力孤。不足以灭掉满清。估计他的目的是牵制北方兵力,减轻其它两路军的压力。换言之,杨秀清当时没有势在必得满清江山的决心,只不过想苟安一隅。

当时这三路军的情况是这样的:第一路是李开芳、李凤祥率领的2万偏师——北伐军。看到了吧?杨秀清没有侧重北伐,2万偏师军队能推翻满清吗?如果扩大十倍还差不多。

李开芳、林凤翔是来自强大的黑社会组织“天地会”的悍将。在二人出发前,杨秀清交代他俩的使命是把战火引向华北,引向北京。替其它两路军分担压力。顺便学学朱元璋由南向北统一全国的办法,看看有没有在北京成就帝业的可能性。(此时杨秀清没有坚定必胜的决心)

杨秀清当时没有考虑要灭掉满清,也就是有和清朝“划江而治”的想法。所以当北伐军一路北上的时候。由于人数少,势必造成孤军深入。这时又没有后援部队的接济,缺乏补给和支援。全靠自己杀出一条血路。这和三国时刘备伐吴情况差不多。犯了孤军深入的大忌。




这支孤军深入的北伐军,虽然杀的清军屁滚尿流,一路打到了天津,但是,北伐军在天津城下遇到了一个无法战胜的对手——北方的酷寒,如果是与清军作战,还可以想办法鼓舞士气,但面对这种防无可防,攻无可攻的自然天气,在孤军深入,后继无援的条件下,没有任何解决办法。

军无斗志,军心涣散。人心散了,地利也不在北伐军这一边,华北平原平坦的地势,特别适合清军“战神”僧格林沁的蒙古骑兵作战。在骑兵的冲击之下,北伐军,没有任何进攻机会。

1855年。北伐军,全军覆没。北伐进行了不到两年时间就失败了。

杨秀清起初安排,就注定了最终的失败。北伐军起初定义为虚张声势,牵制敌人。假如增加北伐的兵力,让其他两路军牵制南方兵力。我觉得北伐军能够推翻满清。

杨秀清本末倒置的安排,失去了一次统一中国的机会。注定了太平军最终失败的结果。

历史没有假如,我们来看看杨秀清对其他二路军的安排。第二路是以丞相胡以晃,石达开为主帅的西征军。他们的使命是占据长江中上游,据长江天险,以保东南半壁江山。西征军出兵初期,几乎没有遇到像样的对手。陆续攻下了重镇安庆。九江,武昌。将湖北,江西纳入太平天国的势力范围。(这路军完全可以合并到北伐军,不知为何杨秀清不调动这路军支援北伐军?)


第三路军则由坐镇大本营的杨秀清自己来指挥太平军主力。杨秀清亲自对付清军的江北,江南大营。杨秀清经过三年的苦战。当然这其中有北伐军和石达开军队牵制敌人的贡献。



1856年,杨秀清指挥的太平军,击败清军江北、江南大营。至此,太平天国占据长江以南大部,和清朝划江而治。杨秀清得到了半壁江山,却失去了一次统一全国的机会,从此后,太平军再没有北伐的机会了。


秉烛读春秋


不会的!

历史已经不止一次地证明:消灭满清,不会那么随随便便成功!

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金田举事起义,太平天国运动由此爆发。起义爆发后,太平军不断突破清军的堵截,北上到长江流域。

1853年1月12日,太平军攻克武昌;

1853年3月19日,太平军攻克江宁,随即洪秀全等进入江宁,改名天京,成为太平天国的都城。

那么,如果当时的太平天国拿下武昌后不是顺江东下,而是挥师北上,能一举消灭清朝吗?静夜史认为很难,原因如下:

1、自南向北进攻几乎不可能成功

在我国古代历史上,从南向北取得胜利,并建立大一统王朝的,只有朱元璋一人!

足以表明在我国古代历史上,从南向北北伐取胜的困难程度。

一般而言,大军从南向北,需要克服一下几个困难:

一是气温,随着纬度的升高,气温越来越低,这就意味着南方的士兵,想要彻底消灭北方政权,需要进行过冬的准备,而如果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就要保证在夏季结束战争,而越往北,夏季时间越短。

二是补给,因为气温的降低,越往北,人口密度越小,南方军队就地获得补给的可能性就越来越小。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从南方调粮保证后勤供应,越往北,补给线越长,补给就越吃力,打胜仗就越艰难!

三是地形,一般而言,南方的地形相对支离破碎,适合步兵和水军的活动,但是往北走,地势越来越平坦,越来越适合骑兵的机动。而如果南方军队没有骑兵这一兵种,北伐将会受到北方骑兵的巨大打击。

而太平天国想要取得消灭清朝的胜利,需要做的工作有很多,最最起码的一点,就是要保证后勤的供应。要知道,大军呼啦啦地占领北京,不代表清朝就此灭亡,清朝的皇帝可以逃回东北老家,可以逃到避暑山庄,甚至可以逃到蒙古高原。这就意味着太平天国

不太可能在几个月时间里彻底消灭满清,所以太平天国要进行的,是持久战。

而要保证太平天国的后勤,就必须有个稳固的根据地。很明显,太平天国没有这些!

2、太平天国的内讧

太平天国的内讧由来已久。虽然洪秀全宣扬大家都是天父的子民,都是兄弟姐妹,但是亲兄弟也要明算账。

太平天国中的矛盾很多,最著名的当属天王洪秀全和东王杨秀清的矛盾。这两人矛盾的激化直接导致了太平天国未盛先衰。

本来拜上帝教是洪秀全创立的,而且洪秀全为了笼络人心,蛊惑群众,常常装神弄鬼,比如正在和大家座谈的时候,突然啊的一声,倒在地上全身抽搐,口吐白沫不省人事。然后又突然鬼上身一般念念有词,原来这是天父附体,借着洪秀全的身体给众教徒训话,大意就是你们要听我次子洪秀全的,我这孩子老厉害了,跟着他可劲造反吧!

但是,很快杨秀清也学会了这一套,专利被夺走洪秀全很生气,但后果不严重,因为此时洪秀全和杨秀清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你要是揭穿杨秀清就等于给自己挖坑。所以洪秀全只能忍。

但是杨秀清不甘寂寞,没事就喜欢来个天父附体,然后训斥自己的次子洪秀全,末了告诉大家,其实我儿杨秀清这小伙也是非常厉害的,跟着他也能创造一番事业!

这小子是公然夺权啊!

所以,洪秀全和杨秀清的矛盾随着太平天国的发展越来越严重,最终导致了“天京事变”的爆发。

而除了洪秀全和杨秀清,太平天国内部的矛盾多如牛毛,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除了有权就嘚瑟的心态,更多的是为了争权夺利,所以太平天国不可能形成和清朝死磕的合力,被清朝各个击破在所难免!

所以,历史一再证明,农民阶级尤其自身的局限性,这都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完成彻底的反封建革命!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静夜史


攻打北京和灭掉满清是两回事。太平军全军北上攻下北京可能性很大,因为几年后英法联军就证明了打下北京不是什么很困难的事。但是灭掉满清就难说了,同样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都证明了,皇帝会跑。再说洪秀全等太平军领导人在南京的做为也证明了就是打下北京,也不过是另一个南京而已,从历史看估计北京的财富只会让他们腐化的更快。还有一个可能就是中国更乱,因为从来不缺少想当皇帝的野心家。列强也会看到中国的虚弱,也许会提前在中国攫取更多的利益。


波辉999


鸦片战争之后,巨额战争赔款加重人民负担,再加上自然灾害频发,使农民生活雪上加霜,于是,被逼无奈之下,许多地方接连爆发农民起义,反抗清廷的腐朽统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支起义队伍便是太平天国运动。从1851年洪秀全领导金田起义开始,到1864年这场运动以失败告终,持续长达十几年之久,沉重的打击了满清王朝的腐朽统治。



如果太平军一路北上攻打北京,结局会是怎样呢?其实,在定都天京,与清廷形成对峙局面之后,洪秀全曾派出一支北伐军队,目标正是咸丰帝统治下的北京城,这支队伍在初期进展顺利,一路势如破竹,很快打到北方,离京师距离已不算太远。然而,由于孤军深入,后方粮草供应不及时,最终还是没有完成北伐的任务。可谓是功亏一篑。



如果当初太平军在拿下南京之后,并不着急定都于此,而是继续北上,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那此后的形势发展将会如何呢?太平天国运动早期,在宗教思想影响之下,太平军作战勇敢,士气正盛,洪秀全与杨秀清、石达开等主要将领上下团结一致,若趁清廷还没来得及获得喘息的机会,一路北上,可能还真的像当年闯王李自成一样,顺利攻下北京。而当这场革命胜利之后,太平天国政权是否会吸取李自成当年的教训呢?洪秀全,已然是被历史证明了的,目光短浅,拥有了天京之后就过上骄奢淫逸生活的人。再把北京也拿下之后,洪秀全和他的这帮一起打天下的人能不能坐稳江山,答案还真的是未知数。



洪秀全打江山的时候,依靠的是农民,并且许诺以后要建立一个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福同享的太平天国。与此同时,洪秀全排斥孔子和儒家思想文化,打压知识分子阶层。在攻下北京之后,是否能够满足农民愿望以及稳定全国的局面还真的不是一件容易办到的事。满清朝廷可能暂时把陪都迁到其他地方,等缓过劲了,借助西方列强势力和地方团练武装,扭转这一时局并不难。

历史没有如果,这场运动的失败结局留给我们的只有反思。


毕竟是书生


太平天国运动和后来的北伐战争具有一些相似的地方,都是为了反对清朝的封建统治。所不同的地方在于前者是一种农民运动,它没有争取到社会精英们的同情和支持,没有充分考虑到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由于势单力薄最终变成了被社会精英阶层所托管。后者则是由社会精英阶层直接组织和发起的,也可以理解为一群社会精英们借助于太平天国运动上位后,进而开始向统治阶级挑战,同时它也争取到了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大力支持,尤其是充分考虑到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由于它采取了现代化的组织方式,符合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念,最终推翻满清建立共和获得成功。


qwdqy6


不是如果,事实上太平军攻克南京后乘胜挥师十万人马史称北伐。只是太平军遇上了奉调进关的蒙古八旗曾格林芯,和满洲八旗多隆阿,进入北方地区的太平军被这两支八旗军全部歼灭,太平天国因此由胜转衰,最后全军覆没。随后两只八旗军再次奉清廷之命踏上征程奔赴陕西甘肃镇压回乱(陕西甘肃老百姓都知道救命恩人多隆阿),新疆叛乱时这支满洲八旗由金顺带领进入新疆,成功的收复新疆。曾格林芯,多隆阿,金顺我不知道他们算不算中国的民族英雄,但是他们都是为了国家统一完整,打击民族压迫,捍卫中华文明而全部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我爱祖国的碧水蓝天


不可能,也打不下北京,各路将领会来勤王,你看南京刚打下,后面追兵马上四面八方涌来,江北大营,江南大营,如果直接打北京,后方不稳,后面追兵,前面堵截,四方将领多来勤王,别说北京,连南京刚打下来也会丢失,太平天国败的更快。谢谢,个人观点望赐教。


孟搬家公司


不会的,林凤祥李开芳被围剿时南京正开始大兴土木建王府选美女呢?无论洪秀全,杨秀清都是利用了农民起义的胜利果实来达到自己封建统治的美梦,一切既得利益集团无非是篡夺胜利果实麻痹无产阶级!


一叶小舟风雨渡


除非太平天国和英法联军联合作战。太平天国主力步兵为主后添加水军,水路并进沿江而上,但北方平原以骑兵为主。英法联军同时消灭北方骑兵主力,天平天国顺势拿下北京。只有这一个机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