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不可或缺的审美——赏石

中国园林不可或缺的审美——赏石

北京北海公园

中国园林不可或缺的审美——赏石

李茂林

中国园林不可或缺的审美——赏石

北京i颐和园丈人石

园无石不秀,中国传统园林设景,石景是一项重要内容。可惜现今大多数人们游园似乎已经不太重视对石景的品评赏鉴。有的园林管理部门也不太看重自家园林中拥有的趣石财富。或不加引导,让人忽略;或弃置不理,任其毁损。如北京颐和园作为皇家园林,园内有不少名贵奇石,只有乐寿堂前青芝岫被人关注,还是落在了“败家石”地步。仁寿殿前的五老峰,排云殿宫门前的十二生肖石甚至都没有专门介绍。长廊尽头处丈人石曾长期被封闭在院子里。最令不可思议的是万寿山前东侧靠近含新亭的剑石,完全是景观石中的另类,原有七块,现今大部残缺只剩个半。

中国园林不可或缺的审美——赏石

北京颐和园剑石

赏石之趣味,其一、在于本体存乎自然之中,表象呈现在似与不似之间,客观上被赏鉴之石与主观上鉴赏人之间,是因鉴赏人的文化素养而拓展开来的艺术境界。其二、反映的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特有的讲究“神韵”之特点,具有高度的艺术抽象和艺术概括。其三、赏石揭示了审美感受中矛盾之对立与统一。“以丑为美”,丑极美极,宋人罗大经《鹤林玉露》记载,苏东坡在称颂画家文同画的梅竹石图中提到:“梅寒而秀,竹瘦而寿,石丑而文,是为三益之友。”这种哲辩思维在赏石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其四、赏石感悟体验的是人生,是中国历史上山林文化的浓缩。正直的中国传统士大夫都有一种“归隐”的情结,在纷纭喧嚣的现实生活中,不忘返璞归真,恰恰是人性高度的升华。其五、人们在石头中不仅能够领悟哲理,还能在石头中发现品格,“石之白,石之坚,见与不见,二与三,若广修而相盈也,其非举乎。”引石以自寓,因石而相守,成就了许多志士仁人完美。

中国园林不可或缺的审美——赏石

苏州留园冠云峰

社会的浮华虚浮,造就了人们审美情趣的异化,尤其具有时代引领作用的社会上层人物,至今还有几个认同精神世界重要?还有几个懂得自然本源的珍贵?还有几个明白自己不过就是自己?举个例子吧,有谁还能认识“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的道理?古人拜石,拜的是谁?他们拜的不是金钱,拜的不是奢华,拜的不是虚假的地位头衔;他们拜的是自然,拜的是质朴,拜的是很多上流社会看不上的事物,拜的是人民百姓!

中国园林不可或缺的审美——赏石

张大千米癫拜石图

游园而不知赏石,乃刘姥姥者也,今社会提倡文化,众多人游园皆跑马观花,甚至有很多所谓上层人、文化人以前呼后拥为尊贵,失却“静”“观”之意境,不懂“品”“思”之雅致,我谓之“焚琴煮鹤”“瓦釜雷鸣”岂不宜哉?

中国园林不可或缺的审美——赏石

杭州皱云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