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見過姑娘集體回娘家嗎?

今日姓氏哪家強?跟隨小編的腳步一起來看一下:

2018年7月12日上午,

南昌市新建區象山鎮墎下胡氏彭家村舉行嫁出去的姑娘集體回孃家相會慶典。

你見過姑娘集體回孃家嗎?

誰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

眾所周知,回孃家是一種很有特色的中國歲時風俗,寄託著中國勞動人民普遍希望辭舊迎新,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美好願望。小譜猜想,每一個嫁出去的姑娘對鄉親都會有切切的思念。誰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呢?

下面送上胡氏一族即將上演的好戲:

廣西梧州市胡氏宗親會將於2018年7月28日在藤縣保盈海悅酒店舉行成立大會(胡朝強)。

你見過姑娘集體回孃家嗎?

首屆中國瀏陽胡氏宗親聯誼大會將於2018年8月18日隆重舉行(胡呈才)。

你見過姑娘集體回孃家嗎?

2018年7月14日下午,

在成都市青羊區大安西路54號(塘河灣自助生態河鮮),四川雷氏文化研究會宗親歡聚一堂,共敘親情。

你見過姑娘集體回孃家嗎?

“天下雷氏一家親”

宗親聯誼消息一經發出,雷氏宗親踴躍報名,有近六十人報名參加。山高路遠也擋不住宗親們血濃於水的親情相聚。其中有都冮堰、崇州、內江趕來的宗親,更有距成都七百餘里外的瀘州宗親,還有來自廣東、貴州、重慶、雲南、河南等省的宗親參加。真是太拼了!大家相互溝通交流有關聯譜建祠、家族遷移、世系及各自企業情況。都江堰宗親雷啟文表示明年要新建祠堂,並邀請大家去都江堰作客。

2018年7月12日,

湖南郭氏文化研究會一行人前往益陽沅江宗親聚居地,與當地熱衷於家族事務的宗親進行文化交流。

你見過姑娘集體回孃家嗎?

“血濃於水,情真意切”

每一次與宗親之間深入的交流,都有著太多的感動,每一支族都會有許多的宗長、宗親,關注著大家族,熱忠於家族事務,積極的參與。無論是修譜、建祠堂、他們都會盡自己最大的能力來支持,並且希望更多的年輕人參與,感受大家族的榮耀,希望郭氏家族越來越強大!

2018年7月16日,

廣東省龍川縣白石村修建魏氏祠堂即將動工,100多名外出宗親來參觀老祠堂。

你見過姑娘集體回孃家嗎?

“因為我們是一家人”

來自廣西,廣州、深圳、東莞、惠州、河源,老隆等外出企業成功人士,一百多位宗親在百忙之中相約祖屋,參加舊祠留念。因為什麼?還是那句老歌“因為我們是一家人,相親相愛的一家人”!為了凝聚魏家的團結和諧,宗親們熱情高漲,不辭萬里,深夜趕回。小譜相信,這份精神和力量足致魏家日後昌榮繁盛!

2018年7月17日,

湖南許氏宗親會會長許文芝、常務副會長許提倡驅車前住湖南省長沙市人民醫院看望住院的許少湘宗長。

你見過姑娘集體回孃家嗎?

“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松”

許少湘宗長今年91歲,是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許光達大將的侄子。作為許光達大將在長沙市黃興鎮光達村光達故居的親人,他們幾十年如一日,熱情接待前來瞻仰許光達故居和許光達生平業績陳列室的社會各界人士。晚霞也燦爛,夕陽無限紅。小譜也衷心祝願許少湘宗長,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松!

2018年7月15日凌晨,

在英國倫敦進行的首屆田徑世界盃結束了男子200米決賽爭奪,謝氏家族的謝震業為中國隊拿下本屆世界盃第一冠。

你見過姑娘集體回孃家嗎?

“謝氏飛人,一往無前”

我們都知道,奧運會、世錦賽、世界盃是田徑的三大頂級國際賽事。而中國飛人謝震業表現出色,以20.25秒的成績,奪得男子200米冠軍,獲得了中國隊在鉑金世界盃百米賽場的首塊金牌!不僅為國爭光,更是為謝氏一族增色!

2018年7月18日,

梅禕凡宗親摘得江蘇省藝術類(器樂類)第一名!

你見過姑娘集體回孃家嗎?

“江山代有才人出”

最近,梅氏一族可以說是喜事連連。繼梅雪梅雨姐妹花考入東北師範大學、河北大學大門之後,江蘇常州的梅禕凡宗親又傳喜報,在2018年江蘇普高藝術類統考中,梅禕凡宗親取得驕人成績,摘得藝術類(器樂類)全省第一名!小小年紀,為了成就音樂夢想如此努力,小譜給你一個大寫的贊!

2018年7月8日,

四川練氏宗親第三次尋根問祖文化研究會在大竹縣東湖大酒店隆重召開。

你見過姑娘集體回孃家嗎?

“練”氏文化知多少?

練姓在中國姓氏中算比較罕見的。源出自東姓。始祖東何, 世代居住在河內縣,也就是今天河南省的沁陽市。據說他智勇超群,在唐朝貞觀年間,當了個總管府錄事參軍,唐太宗下詔讓他與李勣伐高句麗,東何腦子可好使,想出用火攻的計策,立了戰功。貞觀十九年(公元645年)夏曆十月,唐太宗以“精練軍戎”封東何為岐山侯,賜姓練氏,於是他就改東為練了。

2018年7月14日,

黔東南龔氏家族聯誼研究會成立兩週年座談會在劍河縣隆重召開。

你見過姑娘集體回孃家嗎?

你所不知道的“龔”氏由來

還記得那句耳熟能詳的“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是出自哪位大師之作嗎?不錯,就是清代才子龔自珍。說起“龔”姓的得姓始祖,也是有點意思。相傳上古時期,炎帝的後裔和黃帝大臣一起合作,管理水土。因治水有功,被封為“水神”。後與 兜、三苗、鯀結為“四凶”,被流放到幽州。開始以單字“共”作為家人的姓氏,子句龍繼承父職。若干年後,共姓為了避仇,有的在“共”字上加一個“龍”字,就成了龔姓。也就是說,龔姓是以祖先的官職和名字中的一字改造而來的。龔姓以共工治水有功而引以為榮,尊其為得姓始祖。

2018年7月17日,

廣東清遠市鄭國策校長來重慶聯誼鄭氏宗親。

你見過姑娘集體回孃家嗎?

“害了相思病”

大家都知道,重慶是中國有名的“四大火爐”之一。但廣東清遠市鄭國策校長不畏酷暑,來訪重慶,與鄭氏宗親相聚。時隔一年再次相見,兄弟情格外親切。小譜猜想,大概宗親之間都會得一種病,名叫“相思病”吧!

2018年7月17日,

範強會長在世宗會領導的陪同下又一次踏上視察範源建設的工作路上。

你見過姑娘集體回孃家嗎?

“飲水思源,血濃於水”

範源是一個天下範氏家族共同魂牽夢縈的聖地。早在兩千六百多年前,範氏的先祖士會公在這片神聖的土地上為晉國立下赫赫戰功,平定諸侯,封與範,從此成為名門望族,封侯拜相。而如今一位出生在廣東南海,拼搏在香港,已經年過古稀的老宗長——範強,他老驥伏櫪,志在為範氏家族繁榮昌盛做無私貢獻。小譜認為,這種精神和行動不僅是範氏家族成員們的榜樣,更是中華傳統文化精髓的延續!

各位姓氏文化界的前輩近日的精彩表演暫時告一段落,來看看你的姓氏上榜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