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這種病,寧吃到胖,也吃不飽,有的父母只好狠心鎖冰箱……

民以食為天,吃飽賽神仙!

糟糕的是,對有的人來說,永遠沒有吃飽的感覺。

世界上就有這樣一種餓,叫做永遠吃不飽。

餓的結果,就是要四處找吃的,就是吃到肥胖。

有一種遺傳疾病,叫“小胖威利症”(Prader-Willi Syndrome,PWS),很不幸就是這種情況。

得了這種病,寧吃到胖,也吃不飽,有的父母只好狠心鎖冰箱……

因為是遺傳病,從小就會發病,關鍵是一直沒有有效的治療辦法。有的家長沒有辦法,只有給冰箱上鎖。

小胖威利症應該感謝對腸道細菌進行研究的人們,如今,上海交大趙立平的團隊正在探索一個有效的治療這種疾病的途徑。

2015 年,在學術雜誌EBioMedicine 發表的論文中,敘述了一種高碳水化合物的飲食療法,在對小胖威利症的臨床試驗中有明顯的治療效果。在此之前的研究發現,如果只是限制熱量的攝取,並不能對小胖威利症達到很好的控制效果,必須在控制熱量的同時選擇一個合理、平衡的熱量來源。趙立平的團隊開發的這種膳食,增加了膳食裡碳水化合物來源的能量,同時減少了蛋白和脂肪來源的能量。這裡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富含膳食纖維的全麥等,所含的是複雜性的碳水化合物,而不是大米。按照這個食譜,病人平均攝入的食物總熱量減少30%但最重要的是每天的膳食纖維從6 g 增加到49 g。

得了這種病,寧吃到胖,也吃不飽,有的父母只好狠心鎖冰箱……

根據報道,經過12 周的膳食干預後,“小胖威利症”患兒的飢餓感明顯緩解,暴食症得到較好的控制,體重顯著下降(平均降低18%),血糖、血脂、血壓等各種代謝指標都得到顯著改善。

其中最為明顯的一例,是一個14 歲的男孩,在285 天的膳食干預後,體重由140 kg 下降至83.6 kg,繼續治療到430 天的時候,體重減至73.2 kg。

得了這種病,寧吃到胖,也吃不飽,有的父母只好狠心鎖冰箱……

除了體重等的變化,這個研究發現經過膳食干預後,患者的腸道菌群組成發生了很大改變,主要表現為雙歧桿菌等有益菌升高,很多有害的細菌減少。那些有害菌產生的毒素,可以引發細胞免疫炎症。如果把接受膳食干預前的腸道菌群移植到無菌小鼠的腸道里,可以誘發腸道炎症和脂肪細胞肥大,而膳食干預後的菌群在小鼠上就沒有這種效果。

最近這幾年,關於腸道細菌的研究進展很快,這個研究也說明改變腸道菌群可以成為治療小胖威利症以及一般肥胖的有效辦法。既然如此,為什麼研究人員不直接給病人服用益生菌呢?

畢竟市面上已經有很多益生菌產品了。

得了這種病,寧吃到胖,也吃不飽,有的父母只好狠心鎖冰箱……

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市面上的益生菌產品都沒法達到這個效果。雖然這個研究發現那有益的細菌屬於雙歧桿菌,但是同一個菌種的不同菌株可以有高達30% 的基因序列差異,而這差異就可以導致細菌對人體的影響有巨大區別。所以,市面上的益生菌產品,即便標有雙歧桿菌,如果沒有數據證明吃了以後能改變腸道里的菌群,那就不能簡單地期望這個產品也有治療、減肥的功效。

正因為這益生菌不好操作,通過使用膳食來調控細菌的口糧進行干預才成為一個途徑,膳食纖維也就成為了一個重要的調控腸道菌群的工具。

人類很強大,也很弱小。吃個口糧,還得想著怎麼供養肚子裡的細菌……

得了這種病,寧吃到胖,也吃不飽,有的父母只好狠心鎖冰箱……

(摘自《如果舌尖能思考》,作者:一節生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