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夹与弹匣,你分清楚了吗?

弹夹与弹匣,你分清楚了吗?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单手换弹夹”的传奇故事,某位田姓军人虽然最终被击毙,但全世界却在直播中看到了中国军人的独门绝技。但是你造吗?其实准确地说,应该是“单手换弹匣”!

传说中的应该是单手换弹匣,千万别说错!

先说单手换弹匣,这个特定的军事动作据说是在对越自卫反击战时,一名中国老兵发明的很实用的战术。

具体的单手换弹匣过程是这样的:右手持枪,左手掏弹匣,然后左手用新弹匣猛顶枪械上的弹匣卡榫,顶开后,空弹匣松动,这时新弹匣向前一挤,空弹匣向前方掉下,新弹匣按正常顺序装上。左手伸到向右边一拉枪机,子弹上膛(这个动作不可少,因为AK系列步枪没有空仓待击功能,必须手动上膛),换弹匣完毕。

弹夹与弹匣,你分清楚了吗?

如果有意识地等到最后三四发子弹时再换,就不必有上膛的过程。这一过程在实战中意义重大——既保持了火力持续性,又突出了隐蔽性,敌人可能都不知道你的弹匣里还有多少“存货”,在战场上有经验的老兵都能根据枪声判断你还剩多少子弹。

弹夹与弹匣,你分清楚了吗?

再来说说弹夹和弹匣的区别,弹夹顾名思义,就是安装枪弹用的类似夹子的一种便捷工具,多由金属制成,也就是说弹夹仅仅是一种装弹辅助工具。按照外形划分,弹匣还可以分为盒式弹匣、管式弹仓、旋转式弹鼓、弹盘(平盘式弹匣)和弹筒(注意不是你爱吃的蛋筒……)。

弹夹(charger;cartridge clip)

夹子弹用的长条夹,用来将子弹成排夹住,以便压入弹匣、弹仓,多由金属制成,是一种装弹辅助工具

弹夹与弹匣,你分清楚了吗?

而弹匣则是一种供弹装置,其结构要复杂得多,它安装在枪机轴线圆周某个方向上,一般均为可卸式,外观呈盒状,使用时由内部的托弹簧和托弹板共同作用将其中的枪弹逐发推出,为武器供弹。

美军的C-MORE轻型霰弹枪系统与M16组合使用

弹夹与弹匣,你分清楚了吗?

弹匣

弹匣:枪上用于存储子弹的一个匣子,通常是一个可以拆御的小盒,通常有弧形弹匣和直弹匣两种,子弹在压入弹膛之前就放在那里。弹匣的主要作用是容纳子弹,并在射击时及时地将子弹托送、规正在预备进膛位置。它通常由弹匣体、托弹钣、托弹簧和弹匣盖组成。弹匣体是用铁合金皮压制而成的,但也有使用工程塑料制成的,其四周较薄,通常在表面有加强筋来增加结构强度;以双排双进弹匣为例,其托弹钣由两级台阶构成,这种台阶可使子弹在弹匣内成双行交错排列;托弹钣在弹匣内四周的游隙很小,当枪机后退到推弹突笋并越过弹匣装弹口时,托弹钣在托弹簧的作用下,将弹匣内最上面一发子弹托送到装弹口并与弹匣体的弯部相配合,将子弹规正在预备进膛位置。当枪机前进时,推弹突笋将装在预备进膛位置的子弹推进枪膛,从而完成托送、进膛的供弹动作。如果弹匣凹陷变形或生锈,就会造成托弹钣被卡死的现象,导致子弹到不了位、上不了膛,从而影响射击的顺利进行。弹匣的种类还有应用在机枪上的弹箱和弹鼓。弹箱还分为 内置和外置两种。外置用于重机枪,内置通常用于轻机枪。弹箱和弹鼓容弹量较多,可提供持续的火力。

弹夹与弹匣,你分清楚了吗?

盒型弹匣为最常见的供弹具,以内部的弹簧把弹药推至弹匣口,一般使用在手枪、自动霰弹枪、冲锋枪和步枪上又可细分为可拆式弹匣及固定式弹匣;单排、双排、四排弹匣。泵动式霰弹枪、泵动式榴弹发射器、复合式步枪及杠杆式枪机步枪主要使用管式弹仓设计,可分为单管及双管式一般固定在枪管底部,弹药以头尾接连方式进入管式弹仓,直至尽头。

弹夹与弹匣,你分清楚了吗?

弹鼓

弹鼓为轻机枪等连发枪械常用的供弹具,装弹量比盒型弹匣为高,弹药经旋转拨弹轮由内至外到达供弹口,可分单室及双室设计。

弹夹与弹匣,你分清楚了吗?

弹盘

弹盘有时又称为平盘式弹匣,是一种类似弹鼓的供弹具,但弹药排列方式不同,弹头指向转轴轴心,以弹簧的力量使整个弹盘旋转,从而把弹药送进枪机。

弹夹与弹匣,你分清楚了吗?

弹筒为一种大容量螺旋式供弹具,主要对应手枪弹弹药以螺旋方式排列。弹筒对生产技术的要求较高,同时较难维持可靠性,装填弹药步骤烦复,或需专门工具。

史上最长弹匣的AK突击步枪

弹夹与弹匣,你分清楚了吗?

温馨提示

如果你喜欢本文,请分享到朋友圈,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