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的行情演繹:超跌後的情緒修復,博弈政策放鬆預期階段

“標準姿勢”。從歷史上每一輪超跌反彈行情來看,其實本身就遵循“超跌->有政策緩和/轉向預期->博弈一輪預期->重新陷入低迷,等待短期內最高規格的政策驗證->確認政策走向,短期市場分歧達到最大,市場震盪但成交開始放大,等待數據驗證->實際數據驗證->選擇方向”這樣一個完整的過程。雖然每段歷史都不完全相同,但投資者心態的變化週期基本是一致的。本期報告中,我們選擇了2012年底到2013年初這一段反彈行情做詳盡覆盤,當時在估值水平(歷史低位,同時銀行估值也隱含極其悲觀預期)、反彈行情初期的行業輪動(銀行、上游週期行業最先“躁動”)、反彈行情的驅動上(擴大內需的政策導向)以及投資者的持倉結構(消費行業“抱團”)和近期都有一定的相似性,我們通過覆盤來還原這一輪反彈行情的基本演繹以及行業輪動過程。

2012年12月至2013年2月週期反彈行情覆盤。背景是經濟歷經了長達一年多的向下探底後,出現了短期企穩回升,政策預期也邊際改善,市場情緒在不斷的經濟數據和政策刺激下,從“悲觀->轉向樂觀->陷入分歧等待政策驗證->政策+經濟數據驗證,樂觀情緒徹底釋放->缺乏持續催化,重回焦慮->悲觀”的變化中演繹出一波週期行情。

  • 1)反彈前一個月:市場情緒低迷,持續好轉的經濟數據和政策“放風”對投資者情緒有邊際改善,但是在政策徹底敲定前,市場處於猶豫期,股指呈現縮量下跌趨勢。反彈第一階段,持續四周:中央政治局會議的召開是直接催化劑,之後在政策+基本面數據連續驗證經濟復甦並強化改革預期的背景下,股指徹底扭轉低迷走勢,連續四周上漲,領漲板塊為金融+週期。反彈第二階段,持續六週:缺乏持續催化劑刺激,猶豫階段稍有數據擾動便出現大幅波動,到反彈的後期風格開始切換至成長,分化加劇,行情尾部,金融板塊最後出現一輪拉漲,反彈結束。反彈結束:房地產調控政策收緊是直接導火索,兩會、流動性重新收緊改變政策預期,2013年3月數據證偽經濟強復甦,政策預期+基本面預期雙雙轉弱,行情結束。
  • 2)2012年底至2013年初這一波反彈行情的行業輪動:先是金融反彈,然後週期拉漲,政策確認前普遍交投低迷,確認後有短暫的第二輪週期快速上漲,隨後市場分歧拉大,風格反覆,“成長+消費”與“金融+週期”交替取得超額收益,尾聲處金融最後完成最後一波行情,行情戛然而止。

當下的行情演繹:1)超跌後的情緒修復,博弈政策放鬆預期階段(7月前三週)。2)政策方向徹底敲定前的猶豫期(等待政治局會議),市場交投重回低迷(當前所處的階段)。3)政策方向徹底敲定到實際經濟數據回暖(尤其是融資數據回暖)。在這個階段,博弈短期預期、待政策兌現就退出的投資者預計會退出,市場分歧加大但交投會趨於活躍。4)如果最終社融數據明顯回暖(預計最晚8月份的數據會有反映,最早7月下旬市場可能會對上旬的信貸投放數據有所反映),大概率週期的反彈行情會進入下半場,並且方向的一致性加強(博弈預期的已經退出)。5)最大的風險點就是信用環境和經濟環境出現反覆,在第一輪應急型的融資需求得到滿足後,由於傳導不順暢,後續的可持續性還是存在一些隱患,最後可能會導致行情的結束。

投資策略:短期可適當博弈週期,中長期依舊抱定四條成長主線。目前的時點,我們整體的策略基調依舊是抓長放短、亂中取靜,在紛亂的宏觀、政策和外部衝擊下對長期的四條成長線依舊抱定不放(製造業勞動力向服務業的轉移、對企業的服務、人口的老齡化以及居民的生活服務消費),短期適當博弈週期板塊。對於週期板塊的博弈,預計在近期政治局會議召開後分歧會加劇,如果社融數據能夠在8月順利轉暖,分歧逐步會轉向共識,建議關注低估值的基建產業鏈並圍繞區域戰略展開(尤其是西部、粵港澳地區、山東等鄉村振興已經率先推進落地的省份)以及中上游供給相對剛性的工業品(如鋼鐵)。

風險提示:中報不及預期;中美爭端升級;政策和經濟數據不及預期。

當下的行情演繹:超跌後的情緒修復,博弈政策放鬆預期階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