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唯一一個被誅十族的人:得罪了一個不該得罪的人,下場悽慘

文 | 陳飛

提要:明太祖朱元璋在安邦定國上實在有些天真,封建帝制已經有了一千多年的歷史,朱元璋卻還沒有認識到皇位對人的誘惑力。為了避免有人謀權篡位,他殺盡了明初功臣,卻做大了藩王割據勢力。在朱允炆即位後,燕王朱棣與周王朱橚及齊、代諸王均擁兵自重,多行不法,朝廷孤危。因此,朱允炆打算效仿漢武帝削藩,可朱棣並不會坐以待斃,燕王發動靖難之役,最終將朱允炆趕下皇位,成就了明成祖的統治時代。從史書上來看,明朝在朱棣統治下得到了很好的發展。

歷史上唯一一個被誅十族的人:得罪了一個不該得罪的人,下場悽慘

可問題是,從傳統角度來看,朱棣是篡位者而非正統者,縱使明史在其之後被迫為朱棣洗白,可在許多文人的心中始終是不會認同朱棣這個皇帝的。尤其是一位對抗朱棣直到身死,連帶著十族人口一同殉葬的書生--方孝孺。

方孝孺,寧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號遜志,曾以“遜志”名其書齋,因其故里舊屬緱城裡,故稱“緱城先生”;又因在漢中府任教授時,蜀獻王賜名其讀書處為“正學”,亦稱“正學先生”,明朝大臣、學者、文學家、散文家、思想家。在明太祖統治時期,方孝孺拜大儒宋濂為師,為同輩人所推崇。朱允炆即位之時便遵從太祖遺訓,召方孝孺入京委以重任,命其出任翰林侍講及翰林學士。所以,朱棣的智囊姚廣孝才會在南京城破之時對告誡朱棣說:“南京城攻下之日,他(方孝孺)一定不會投降,希望您不要殺他。殺了方孝孺,天下的讀書種子就滅絕了。”

歷史上唯一一個被誅十族的人:得罪了一個不該得罪的人,下場悽慘

對於姚廣孝的話,朱棣一般是百般順從的,可帝王心思鬼神莫測,一旦怒火上了頭,誰的話都聽不進去。當時,方孝孺被帶到朱棣的面前,朱棣親自走到他面前慰問說:“先生不要自取憂苦,我的打算只是想要仿效周公輔佐成王的方式。”方孝孺並不反駁朱棣說:“你的周成王在何處呢?”朱允炆已然下落不明,世間傳言他在宮中自焚而亡,如果朱棣要當週公的話,那麼自己就不能夠登基稱帝,而是立朱允炆的兒子或者弟弟為帝。因此,朱棣的引用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讓方孝孺找到了侮辱他的機會。

歷史上唯一一個被誅十族的人:得罪了一個不該得罪的人,下場悽慘

朱棣見勸降毫無希望,便起了動粗的心思。天下初定,需要一位德高望重者起草文書昭告天下,以安撫百姓。方孝孺就是絕佳的人選,朱棣便命人拿著紙筆強迫方孝孺書寫昭文,還假惺惺地笑著說:“詔示天下,非得由先生您來起草不可。”結果方孝孺把筆擲到地上,邊哭邊罵道:“死就死了罷,詔書我絕不能起草。”軟硬不吃,朱棣的暴脾氣再也忍不住了,本身就是沙場征戰多年的燕王,低聲下氣已經是朱棣的極限,現在方孝孺既然要尋死,那就讓他死吧!

怒火中燒的朱棣大聲地恐嚇方孝孺說:“難道你不怕死嗎?難道你不顧及你的九族嗎?”方孝孺面無絲毫恐懼之色,回應道:“你就是誅滅我十族又如何?”抬槓遇上了朱棣這麼位脾氣不好的皇帝也是倒黴,既然如此,就滅你十族吧!於是在方孝孺九族之外,朱棣還加上了他的學生湊成十族,一共八百多人,統統給方孝孺陪了葬。

歷史上唯一一個被誅十族的人:得罪了一個不該得罪的人,下場悽慘

方孝孺之舉,守住了他自己的忠君之名,樹立起一位不畏強權的高大形象。可在這背後,是八百多條生命啊!到底是朱棣錯了還是方孝孺錯了?真是難置可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