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留守兒童對父母是愛,還是恨?父母真的清楚嗎?

提到農村留守兒童這個問題,很多人首先想到的都是經濟條件。在在我們所處的時代,金錢的多少對於安全感有著直接的定義。因為經濟上無法滿足一個家庭的需求,特別是在農村,很多夫妻生小孩之後,通常有兩種選擇:一種自己在家裡帶小孩,放棄自己的生活;另一種是將孩子留給家裡的祖父母或者外祖父。在面對生活的抉擇時,很多人都傾向於第二種選擇。

農村留守兒童對父母是愛,還是恨?父母真的清楚嗎?

農村很多年輕父母外出打工,有些一年到頭才回家一次。之前看過一篇報道,農村留守兒童因為多年沒有見過父母,多年以後父母回家,兒子見到母親的那一刻,因為緊張、陌生、無助,"阿姨"替代了"媽媽",農村母親躲在一邊抽泣,而此時的懊悔顯然已經無用。

農村留守兒童對父母是愛,還是恨?父母真的清楚嗎?

其實,在幼年,孩子的感情是纖細的,他們對父母的要求並不過分,也許一個簡單的抱抱,一句安慰的話,一種習慣了的撫摸,都能給予我們"溫度",就好像沐浴在陽光中一樣,柔軟和溫暖。但對於一些經濟條件較差的家庭,這樣的包容和溫暖是奢侈的,父母角色的離開,使得孩子沒有對象可以投出自己的情感,也沒有容納的地方。爺爺奶奶固然陪伴再身邊,似乎陪伴已經讓他們夠累了,"懂事的孩子"是不忍心的,只能縮在某個角落。

農村留守兒童對父母是愛,還是恨?父母真的清楚嗎?

也正是因為常年被留守農村,很多孩子因為缺乏父愛母愛,因為缺乏安全感,無奈壓抑自己的孩子氣,變成了長輩口中的"乖孩子"。等孩子長大了之後,因為某一天的爆發,引來父母的謾罵"白養你了!白眼狼!"這一刻,多少農村留守兒童內心開始決堤,多年以來的隱忍、不安化解為憤怒,與父母對立。

這樣的事情在農村時有發生,其實追根究底還是父母對孩子付出過少。對於孩子而言,"養大於生",所以既然選擇生下孩子,就不要讓他留守,給孩子一個完整的童年,比掙錢更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