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白鹿原IP遇見陝旅 旅遊產業如何插上IP翅膀?

白鹿原是古城西安的東南屏障,歷史文化積澱深厚,中國文壇巨匠陳忠實1992年在雜誌上連載與“白鹿原”地域同名的小說《白鹿原》,作品一經刊發便吸引了無數讀者追捧。1993年,長篇小說《白鹿原》歷經6年醞釀打磨創作完成後正式出版,1997年《白鹿原》小說榮獲第四屆茅盾文學獎,從此陝西“白鹿原”這個名詞被全世界所熟知。

2012年,由陝西旅遊集團有限公司投資,著名演員張豐毅、張雨綺等主演的電影《白鹿原》上映,隨之眾多文化學者、旅遊企業紛紛將目光聚焦於“白鹿原”IP,思考如何深度挖掘白鹿原IP,依託白鹿原IP打造遊客喜愛的文化產品、旅遊產品。

陝旅集團如何在這場IP競賽中拔得頭籌

真正的IP利用一定不是簡單的按部就班,不是地處白鹿原就佔據了白鹿原品牌、白鹿原文化,它需要戰略深思、強大創意、行業經驗,用匠心打造富有靈魂的作品。

陝旅集團作為地域省級旅遊集團,多年來,不斷探索踐行文旅產業融合發展戰略,依託在城市文化旅遊綜合體、旅遊古鎮、旅遊實景演藝中的經驗,深挖陝西文化沃土,堅守“陝旅出品,必為精品”的創作理念,先後打造了多個重大文化旅遊產業項目,在旅遊景區文化演藝打造方面精耕細作,不斷鑄就精品,有中國首部大型實景歷史舞劇《長恨歌》,大型椰海青春實景影畫演藝《紅色娘子軍》,佛文化互動體驗式演出《法門往事》等幾十臺文化演藝項目,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

在白鹿原這場IP競賽中,陝旅集團一如既往地扛起省屬文化旅遊企業的大旗,自覺承擔保護和傳承陝西關中文化的責任,集團董事長周冰提出並秉承“文化、歡樂、慈善”的創作理念,主導了白鹿原影視城景區整體統籌、規劃創意、運營機制、文化塑造、業態佈局等,並邀請了著名文化學者肖雲儒為文化顧問,邀請了張藝謀的御用美術霍廷霄主筆設計影視場景核心區,邀請了中國旅遊演藝專家梁紅傑主策、執導景區整體演藝體系,項目充分挖掘出“白鹿原”的資源優勢和IP內涵,以“白鹿原,最關中”的文化高度,將關中風情在白鹿原影視城原汁原味地呈現,景區於2016年7月16日開業運營。

在陝西多個以白鹿原IP打造的旅遊項目中,有的“白鹿原”開業即不減銳氣,有的輝煌一時後迅速蕭條,而陝旅集團憑藉其超前的創作理念、過硬的品牌支撐、豐富的景區投資建設和運營管理經驗,打造出了獨具文化特色的白鹿原影視城品牌項目。如今,經過兩年的運營,白鹿原影視城不論從遊客接待量還是遊客評價方面都表現不俗,兩年已累計接待遊客約800萬人次,即便是炎熱的夏日,景區內依然人潮湧動,開園第一年即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白鹿原影視城已在這場IP競賽中獨佔鰲頭,成為陝西旅遊的新熱點和新名片,在陝西乃至西北區域獨樹一幟。

白鹿原影視城靠什麼活化IP

現如今,千篇一律的古鎮、民俗村落迅速崛起,形成了鄉村旅遊“遍地開花”的局面,大多數民俗景區的標配就是仿古建築、地方小吃、簡單的民俗表演,而大部分項目基本上被遊客評價為“小吃一條街”。

一直以來,陝旅集團在不斷深層開發地方特色文化資源的同時,也在積極探索如何將文化資源從“靜態展示”轉向“活化傳承”。白鹿原影視城一開始在項目定位上就有別於其他景區,同樣頭戴著關中文化的帽子,手握白鹿原IP,能夠深度挖掘大眾旅遊時代遊客個性化、多樣化的需求,實現差異化。除了關中特色美食街區以及仿古建築外,景區依託小說中的主要情節及人物打造了十幾臺文化演出,以動態的形式表現文化升級遊客互動體驗,形成IP情景再造與延伸,真正意義上詮釋了關中民俗文化的靈魂所在。

大型影視特技特效實景劇《二虎守長安》自開演後便迅速火爆,以陳忠實的《白鹿原》小說為載體,通過實景表演的形式講述了1926年國民將領楊虎城、李虎臣率領全城軍民浴血奮戰,誓死捍衛西安城的歷史故事。演出融入精彩刺激的武術打鬥,震撼心絃的飛車特技、槍戰、爆破,幽默詼諧的互動表演,讓觀眾“零距離”真實感受炮火紛飛的年代,被遊客評為“來白鹿原影視城必看演出”。目前已演出1600餘場,接待遊客130萬人次,2018年3月還被評選為陝西旅遊名片百強榜“十大文化演藝項目”。

基於白鹿原IP打造全球首創沉浸式,集拍、演、放於一

體的2電影拍攝互動體驗《白鹿原·黑娃演義》,是根據陳忠實的小說《白鹿原》改編而成,其創作理念出自於陝旅集團董事長周冰的“每個人心中都住著一位偉大的演員,並希望有一天這個演員夢能夠成真,基於此,讓遊客換上戲服,穿越進入《白鹿原》小說,演義主人公黑娃跌宕起伏的一生”,演出帶領遊客走進劇組,換上戲服,以演員的身份

參與表演,在短短70分鐘內,穿越回100年前的白鹿原,通過挑戰電影直播,觀看及參演小說中的五幕精彩大戲:農忙邂逅、黑娃革命、黑娃尋仇、黑娃祭祖、黑娃之死,最後,遊客可以現場在銀幕上觀賞自己參演的電影。該演出體驗創新了演藝行業觀演形式,被業內人士評為白鹿原影視城真正意義上的立本製作。

其他《白靈》《鄉約立威》《勺勺客》《徵糧》《衙門判案》等八部劇目也都是從不同角度和表現手法,呈現陝西關中文化與“白鹿原”IP、《白鹿原》小說文化底蘊的深度融合。

旅遊如何真正意義插上IP的翅膀

一直以來,白鹿原影視城始終秉承陝旅集團創新驅動戰略思想,自覺發揮“旅遊+”的發展理念,除以上“旅遊+文化演藝”外,還大膽踐行“旅遊+影視”“旅遊+體育”等運營思路,陸續拍攝了電視劇《白鹿原》《毛澤東》《兵出潼關》,電影《百鳥朝鳳》《老槍》《長安盜》等以及綜藝節目《二十四小時》,連續兩年舉辦了國際紀錄電影展映活動,還有“2017年搏擊王國際金腰帶爭霸賽”體育賽事。

“週週小活動、跨月大活動、季度品牌活動”的運營思路貫穿每個年度,每一場活動都是對陝西關中文化及白鹿原文化的深度挖掘和傳承。每年春節舉辦“關中民俗文化節”,還有“肚兜帕帕秀”“話有百說、陝說為妙”陝西方言大會等活動,以遊客喜聞樂見的形式真正意義上為廣大遊客講好陝西故事,打造獨具白鹿原特色的優質文化旅遊景區。

原上樂園是以親近自然的理念打造的親子互動體驗樂園;巨幕影院《大關中奇幻之旅》影片以寓教於樂的形式,講述穿越歷史的精彩故事;西北最長全露天觀光扶梯,在為遊客提供交通方便的同時本身即成為熱點,還有滑道、滑草、滑索、VR體驗、影視拍攝體驗等項目,讓不同群體在這裡都能尋找到最適宜的歡樂體驗。

IP運用最終的落腳點在精品打造上,是無數個突破更好只求最好,是無比接近甚至超越滿分為及格線,是用無限創新精神來磨礪,方才能夠活化。否則,即使同樣基於白鹿原IP,其IP運用也只能是初級化、表面化,甚至被詬病,最終很難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長久生存。

“天地白鹿原,縱覽大關中”,白鹿原是關中的白鹿原,是陝西的白鹿原,是中國的白鹿原。在IP的運用上,所有文旅人都站在同一起跑線上,但如何在項目策劃階段就用長遠的目光深度思考打造白鹿原IP,用真摯的情懷去闡釋白鹿原IP,用嚴謹的態度去創意挖掘白鹿原IP,市場一考驗便知。相信白鹿原影視城用匠心打造的文化演藝和體驗項目,用多種表現手法講述的關中故事一定會經得住市場和遊客的考驗,未來的發展一定更長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