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酒推混改「遇冷」+民企想控股「兩難」,山西國企混改應怎麼改

汾酒推混改“遇冷”+民企想控股“兩難”,山西國企混改應怎麼改

2月7日,汾酒集團旗下A股上市公司山西汾酒在連續兩個跌停板之後再跌1.59%,復牌後三個交易日跌幅超過兩成,公司52.15元的收盤價與華潤集團每股52.04元的受讓價相差無幾。

華潤戰略入股山西汾酒“遇冷”

當然,山西汾酒如此股價表現是多重因素造成的,包括高位停牌補跌、受整個A股市場表現糟糕等影響,但近日連續的低迷也與引進華潤集團作為戰略投資者不無關係。

眾所周知,近年來汾酒集團的混改頗受市場關注,但之前遲遲未見大動作落地,直至山西省啟動新一輪國企改革,“排頭兵”汾酒集團成為山西省屬國企集團層面混改試點,“汾老大”混改終現曙光。

如今,在前後醞釀一年之後,作為汾酒集團旗下最重要資產的山西汾酒率先“試水”混改,汾酒集團通過向華潤集團轉讓所持山西汾酒11.45%股權的方式,引進後者作為山西汾酒戰略投資者,並承諾五年內不再主動謀求引進其他戰略投資者(斥資51.6億!華潤躋身山西汾酒第二大股東, 汾酒集團五年內不再轉讓!

)。

其實,作為山西省資產質量較好的重點省屬國企,汾酒集團及旗下的山西汾酒相對其他國企本應該擁有更多的優勢和吸引力,更有機會引進國內實力民營企業參與此次混改計劃,但目前只有華潤率先入局。當然作為知名央企,華潤集團的整體實力與渠道資源不容置疑,不過很大一部分投資者認為兩者均為國企,華潤集團參與汾酒集團的混改實質意義並不大,更多的是戰略入股或者合作,而此前市場有所期待的實力民企也沒有現身,更何況華潤斥巨資取得11.45%股權並不能很好改變山西汾酒“一股獨大”的局面,而且這一格局很可能要保持五年以上,所以低於市場預期在所難免。

民企參與面臨“兩難”局面

在新一輪國企改革啟動以來,無論是在綱領性文件——26號文還是在山西國資改革21項重點工作中,引進各類資本尤其非國有資本參與省屬國企及子公司混改均成為重中之重,同時多位山西省政府領導也在不同場合表態要加快解決省屬國企國有資本“一股獨大”的現狀。但是此番汾酒混改“遇冷”,也間接折射出山西未來推進省屬國企混改的尷尬之處,尤其是在引進實力民營企業方面。

此番華潤受讓山西汾酒11.45%股權需斥資超過50億,另外這個持股比例還不能得到太多話語權,這對於一般實力民企顯然難以接受,更何況汾酒集團的體量在山西省屬國企中還不算較靠前的,所以今天汾酒集團所遇到的混改局面,未來其他國企也極大可能會遇到,甚至處境更為尷尬。

對於此,山西國資委主任郭保民似乎更有“感觸”,近期其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指出,“山西當前混改工作存在的突出問題是國有資本體量巨大,民營企業參與及控股難度大、積極性還不是很高。山西省國資委監管企業23戶,總資產達2.3萬億元,國有資本固化嚴重,高度集中於煤、冶、電、化等行業,處於產業鏈、價值鏈的中低端環節;新動能、新產業發展嚴重不足,省屬企業及子企業的新動能企業和項目,且大多處於培育起步階段,集聚效應發揮不夠,效益優勢尚未形成。民營企業參與混改工作大都要求控股權,否則的話參與熱情不高。”

山西資本圈注意到,作為山西實力民營資本的掌舵者,現山西首富、跨境通董事長楊建新和美錦能源董事長姚錦龍對山西國企混改的看法也“間接證實”了郭保民主任的“感觸”:在1月29日“中國上市公司產業升級高峰會暨2018首屆山西資本市場轉型發展年會”舉辦的產業專題論壇上,楊建新表示國企混改要徹底,企業應該是股東說了算,參與者要有話語權;而姚錦龍則更加“直接”,明言要參與國企混改的話,希望進行控股,由美錦主導企業經營。

而同樣是在此次論壇上,與山西頗有淵源的創力集團董事長石華輝關於山西國企混改的一些觀點也值得借鑑:“山西省政府現在正在推混改,我認為混改不是形式上的混改搞幾個股份比,山西混改是一個很好的題材,但是不要把它變成民營企業參股,什麼話語權都沒有,那就把中央提倡的混改真正的含義給顛覆了。混改是引進先進現代企業的機制,為企業賺錢就是最大的話語權,為員工謀福利,為國家多增加稅收,這就是最大的好事。如果混改搞不好,我們的目的就沒有達到”。

在山西新一輪國改啟動一週年之際,省屬國企混改不出意外將成為2018年國企改革“重頭戲”,在汾酒集團率先“試水”之後,其他國企怎麼跟進以及民營資本如何參與都將成為未來關注的焦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