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關羽北伐襄樊時,爲什麼會留下糜芳、傅士仁這樣的三流將軍守大本營?

桅子花香


關羽發動襄樊戰役,不是他要留下糜芳傅士仁,而是他根本就指揮不動糜芳這個“皇親國戚”。更不會像演義裡說的那樣要打要殺。

至於沒搞好內部團結,這個鍋也不該關羽來背,因為關羽雖然似乎有點氣意氣用事,但是卻也沒糊塗到要跟劉備的“皇親國戚”起內訌——不會,不屑,或者不敢。

不管襄樊之戰是關羽自作主張還是奉命行事(筆者傾向於奉命行事),荊州之失除了孫權背盟背後下毒手之外,劉備和諸葛亮在人事安排上也是有問題的,要不然荊州未必丟,即使丟了荊州,關羽也未必會死。

但是荊州畢竟丟了,總得找一個人為此負責,劉備是“仁君楷模”,諸葛亮是“智慧化身”,為尊者諱為賢者諱,這兩個人“是沒有錯誤的”,於是這個黑鍋只好由講義氣的關羽關雲長來背。而關羽之死是完全可以避免的,而且不用劉備派出援兵,只要劉備和諸葛亮給關羽留下來的人馬都服從命令聽指揮就行了。

荊州之敗,應該負責任的是幾個叛徒和“皇親國戚(雖然劉備還沒有稱帝)”,關羽在襄樊之戰中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威震華夏,睡不好覺的肯定不止曹操一個人,起碼孫權就感覺到了危險,所以他才會在關羽背後捅刀子。而作為蜀漢陣營的兩個最高決策者,劉備和諸葛亮居然按兵不動,別說派來智謀之士和能徵之將來支援,就是一兵一卒也沒有。 劉備的小舅子(或大舅哥,生年不詳)糜芳當時的任務是給關羽供應糧草職務是南郡太守,“羽之出軍,芳、仁供給軍資,不悉相救”,最後糜芳獻出江陵投降從孫權,孫權才能“盡虜羽士眾妻子”,這就說明,關羽是把自己的後背交給了糜芳這位“國舅爺(或者叫王舅爺)”的,但是糜芳卻讓關羽丟了妻子還斷了糧草。關羽的部隊不是被打散的,而是被餓跑的。不管關羽怎麼“善待卒伍”,但是人不吃飯拿不動刀搶,馬不吃草也跑不起來。

即使是從《三國志》簡短的記載中,我們也能看出劉備諸葛亮這次是真的用人不當,當然,我們也不要相信“某某人借刀殺關羽”的陰謀論,把糜芳安排到荊州,只是劉備諸葛亮的無心之過,他們也不想失去荊州,更不想失去關羽,因為在蜀漢陣營,水戰陸戰都內行的名將,也就關羽一個。但是我們不能不說:荊州之敗,責任絕不完全在關羽,關羽已經為劉備的事業犧牲了生命,“大意失荊州”這個黑鍋,不能再讓他背了……


半壺老酒半支菸


對於這個問題,我的理解是這樣的。

關羽北伐襄樊留下糜芳,傅士仁等留守荊州,他的心態應該有兩個層面。

第一個層面,也是很重要的層面,就是關羽對自己信心很足,北伐襄樊大獲全勝應該是不在話下,同時關羽對於東吳的諸如呂蒙,陸遜等“吳下阿蒙”,“文弱儒將”沒放在眼裡,他壓根就不相信東吳這幾個“黃口小兒”有這個膽子動“打荊州”這個主意。

關羽的自負是非常著名的,歷史上的“威震天下”的“溫酒斬華雄”,“千里走單騎”,“斬顏良誅文丑”等“豐功偉績”,讓他“沉醉”於自己的“天下無敵”,也讓他對幾乎所有的人習慣於蔑視。除了他的哥哥劉備,眼裡就再沒誰了。

所以,他並不覺得需要留多厲害的武將留守荊州。留下的人能夠保證滿足後方糧草供應就可以了。

另一個層面,糜芳是劉備的“小舅子”,在關羽的眼裡,這個哥哥的小舅子是自己人,對於這個“自己人”關羽還真的沒當外人,對這個“小舅子”也不客氣,後勤供應的差事沒做好,關羽也是毫不留情,該批評就批評,該收拾就收拾,該辱罵就辱罵,沒給糜芳留什麼面子。在他看來,自家人就更應該盡心盡力,乾的不好收拾也是很正常的。

但是在糜芳看來,自己好歹是劉備的小舅子,你關羽至多也是他姐夫的“臣子”,這樣對待自己,也太不把“皇親國戚”當回事了吧?這樣一來,心裡的怨毒就結下了。

關羽由於自大導致他的兩種心態,或者是對形勢的判斷,對人的判斷都產生了致命的錯誤。

前期對東吳的居高臨下的蔑視,以及對孫權的侮辱(虎女怎能嫁犬子),使得東吳上下對關羽的仇恨成為共識,魯肅也沒有辦法改變這種情緒,於是,奪回荊州就只是方式問題了。陸遜在前面麻痺關羽,呂蒙白衣渡江,偷襲成功,等到關羽在襄樊戰事焦灼之際,得到荊州失守的消息,關羽的本能反應居然是“不可能”!

此時,關羽對糜芳的態度和毫不留情的處罰以及侮辱,結出了怨毒的惡果。糜芳不僅僅是見死不救,甚至投降東吳,關羽腹背受敵。

在糜芳,劉琦等劉備的“小舅子”,“乾兒子”的共同落井下石下,關羽只能敗走麥城,最終被呂蒙所殺。

正是由於關羽的過分自負,要了自己的命,也把諸葛亮的“隆中對”戰略攪了一個稀巴爛,一副好牌,被人摳了底。


步武堂


關羽手下根本就沒有三流以上的將軍啊。

劉備為了征服益州,把所有能打的將領都調走了,關羽除了自己,手下其實沒有什麼人才。可以看看關羽手下有哪些人:

兒子關平,沒名氣

都督趙累,沒名氣

治中從事潘叡,有名氣的文官

主簿廖化,後來名氣很大,當時只是個年輕文官,也沒名氣

宜都太守樊友、房陵太守鄧輔、南鄉太守郭睦,統統沒名氣

將軍詹晏、陳鳳、習珍,還是沒名氣

因此,對荊州不夠重視的首要責任是在劉備身上。

我們所說的荊州城,其實是江陵城,正好是糜芳的地盤,這不是關羽安排的,而是劉備安排的

至於糜芳和士仁(三國志裡面是叫士仁,資治通鑑加了一個傅),糜芳地位不低,不但是劉備的妻舅,還是劉備親封的南郡太守,為蜀漢在荊州地區的二號人物,地位僅次於前將軍、襄陽太守關羽,所以關羽出征時,糜芳留在江陵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南郡的治所就是江陵。

公安與江陵隔長江相望。漢建安14年(公元209年),劉備領荊州牧,築城於油江口,取左公劉備安營紮寨之意,名為公安,公安縣由此而得名。

按照三國志的記載:士仁字君義,廣陽人也,為將軍,住公安,統屬關羽,與羽有隙,叛迎孫權。

廣陽在幽州,也就是說,士仁是劉備的老鄉,而且跟隨劉備的時間很早,有可能是劉備在幽州募兵鎮壓黃巾軍的時候就參加了,再晚也不會超過劉備依附公孫瓚的時期。雖然名聲不顯,卻屬於那種沒有功勞還有苦勞的老資格,所以士仁坐鎮公安,很可能也是劉備的意思,因為這樣跟了自己幾十年的老部下放心。

結果,出了簍子的就是這兩個劉備的親信。其他那些人,有的戰死,有的戰敗,有的棄城而逃,但唯二不戰而降的,就是整個荊州軍中與劉備最親的。

這是關羽能預料得到的嗎?顯然不可能嘛。


海軍史研究會員


因為雖為三流將軍,守城還是可以的,古代攻城沒有大炮很難的,所以孫子才說,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乃下下之策,很難攻破的,糜、傅只要守上一段時間,關羽自會來救。

公元219年,關羽率軍攻打襄樊,異常順利,水淹七軍,生擒于禁,刀斬龐德,威振華夏,曹操聞之,想遷都以避鋒芒,因為樊城失守,許都也難保,不如早做打算,被司馬懿攔住了。

《三國志關羽傳》記載:“司馬宣王、蔣濟以為關羽得志,孫權必不願也。可遣人勸權躡其後,許割江南以封權,則樊圍自解。”

此時孫權見關羽攻取襄樊快要得手,心中不安,關羽一旦事業做大,荊州更不好取,此時正好曹魏有合作之意,兩國一拍即合,決定共同對付關羽。

孫權接受呂蒙建議,任陸遜為偏將軍右部督代替呂蒙,屯於陸口,到達陸口後,陸遜給關羽修書一封。書中皆是阿諛奉迎之辭,關羽看後,心中大安,不在戒備東吳,盡調荊州兵馬,支援樊城。

呂蒙陸遜則率東吳大軍圍困公安,傅士仁不降,虞翻用舌辯之才說服了傅,開城投降,到了江陵,糜芳也死守不降,還是這個虞翻,說降了糜芳。

這兩人降的原因頗有爭論,一是因為關羽一向輕視他們兩個,而且由於他們供應糧草不及時,關羽曾說要處罰他們。怕關羽責罰,所以才降。這個好象有點說不過去,關羽雖對他們不好,但劉備對他們很好,為這點事反叛劉備未免太過牽強。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城內根本沒有多少兵馬,大部兵馬都被關羽調走了,就是守也守不住,根本堅持不到關羽回來救援,戰則徒增傷亡,還不如出城投降。


三千年讀史看人生起落


哈哈哈……這段歷史耐人尋味……糜芳是劉備的小舅子……襄樊之戰也是關羽以及蜀漢政權的一次重要的轉折點……襄樊之戰,使得實力剛剛由弱轉強的蜀漢政權,不但損兵折將、還丟失荊州,成為三國形勢的重要轉折點……關公在前面打仗 糜芳負責後勤保障……稍有差錯 關公就會責罰……這中間就有了矛盾……孫權手下呂蒙使用巧計奪了荊州……就恩威並用 荊州已失 關公自然會怪罪糜芳……況且呂蒙對荊州老百姓也很好……就一步一步把荊州給征服了……

現在回過頭來分析 關公為什麼留下糜芳守大本營荊州……糜芳是劉備小舅子……親不親 一家人……後方的後勤保障只有讓糜芳管理……才最合適……至於後面糜芳投孫權 關公就沒想到……








中國野獸


應答:

關羽把荊州弄丟了,至今還流傳在民間的一句反面教材,《大意失荊州》,並非關羽無能,是大意,這說明什麼呢?關羽根本沒有考慮到荊州被抄了老窩,那時的關羽是目空一切,否則借他十個膽也不敢去打襄樊,劉備的小舅子在關羽眼裡算什麼?這打下襄樊的功勞怎麼算,在家看門,籌糧,不賣力殺頭。這就把他們逼反了。

那麼劉封呢?你關二爺不把別人當會事,別人也不把你當會事,關二爺除被曹軍打降外,還不知失敗是怎麼寫法,漢江發水于禁被淹關羽長臉了,這好的事情引來了壞的結果,而且是惡果,至命的惡果,劉封希望關羽不活。

糜芳,傅仁,氣也受夠了,不侍候你了,走之大吉,他們比關羽幸運因為能活著,活著總比死人好,因為還有家眷等,關羽根本沒考慮到是這樣的結局,更想不到會丟荊州,更談不上丟了性命。

關羽沒有想,更沒有想過,還等著回來收實糜,傅二人呢?情況變了,反了,關羽到死不明白,明白時的一瞬間晚了,腦袋沒了。



9紫氣東來


關羽守荊州時,諸葛亮給他的武將有關平,周倉,廖化,博士仁,糜芳。可見關羽發動襄樊戰爭時身邊本就沒有幾個厲害的大將,博士仁,糜芳本就和他不和,帶在身邊還得受氣,可他關羽怎麼就能輕易把自己的後方交給兩個自己本就不信任的人呢?後方不穩,怎麼敢出軍呢?關羽大意失荊州,也確實有點大意,人員安排大意了。可從人員來看,是總部給分配的人有點不合適。

還有,關羽被困兵敗後,上庸的劉封見死不救,也間接導致了荊州的丟失。

所以,確實不能讓關於一個人揹負丟失荊州的責任。雖然責任需要人來背,最好讓死人來背,可是劉備怎麼忍心自己的結拜生死兄弟一世英名就這樣被毀,這其中本有貓膩,而且他竟然同意本就智商不高還愛虐待手下士兵的張飛去給關羽報仇,居於何心呢?


沒有四季的冬天


因為關羽根本就沒有重視來自東吳的威脅,認為東吳人都是些酒囊飯袋,而為了大哥天下一統,興復漢室的夢想,自己打算作個急先鋒,將戰略重心完全放在了北伐之上,因此精銳幾乎傾巢出動,只留下一些三流將軍和老弱病殘來守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