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欄里的人生

 第一次看到關於去仿古街拆遷區看望患精神疾病的小男孩的故事時,就被攥住了心臟。  “你需要去看一看別人的人生,去走進,去經歷別人的人生,不同於電視,電影的宣傳,那是真真實實立在你眼前的,是除去視覺,聽覺之外,你心靈上的更大的震撼。你會明白所謂的坎坷,不平,在別人的生活中可能只是九牛一毛。”

前些天,去看望了一戶精神患者家庭。老實說,我害怕了。在眾多石頭堆砌的低矮房子中,找不到哪一家時,是一個男孩自言自語而又沒有邏輯的話把我們引過去的。我們發現進不去,小男孩就隔著窗欄和我們有一句沒一句地談著,大部分我也搞不懂他說的是什麼,零星的聽見他說“有鬼”,手努勁兒地往外伸著,我心一顫,覺得很恐怖,許是太久沒有見到這樣的情景了。也許那是他一種渴望,是見不到外面的世界逼迫的。
窗欄裡的人生

後來,我們等到他的父親打掃完街道衛生,在他的陪同下進去,足以看到柵欄之外家庭四分之三的全貌,很小,很黑,還充斥著一股子見不到太陽的黴味。男孩很胖,但是不高,像一個敦實的小樹樁,穿著不合腳的鞋子,不合身的衣服,很老成。男孩熱情地給我們倒著水。從交談來看,他只是有點多動,精神稍有一點“活潑”。

他的爸爸介紹說,上過一段時間學,因種種原因被勸退。很遺憾,15歲的孩子連鐘錶都不認識,不會數數,識字也是認識簡單地幾個。朝氣蓬勃的年紀,沒有說得來的朋友,沒有志向,每天呆在那小屋子裡,頭頂只有那一小片天。
窗欄裡的人生

怎麼說呢,政府對他們家進行經濟補貼,可精神上的補充誰來負責呢?依靠志願者每週幾小時的談心嗎?每天,孩子和母親被鎖在家中,等待孩子父親開門,回家做飯。孩子的母親很敏感,全程說話很少。問及一句“您的年齡是多少啊?”母親回答後,男孩重複了一下。孩子母親立馬變了臉色,色荏厲仞,眼神透著像被發現秘密一樣的尖銳“我用你說嗎?我自己的歲數我自己不知道?”一點也不同於那個拿著捐助衣物笑眯眯的婦女。
窗欄裡的人生​​

試想一下,每天兩個精神敏感的人面對面,你會怎麼辦?沒有正常交流,更別提照顧孩子,一般人所感受的家的溫暖對他們似乎是一種奢侈吧。所以,男孩的手黑乎乎的,那不是膚色,是長期不清洗結成的另一層皮膚。我不知道孩子父親是怎麼堅持下來的,這麼多年下來,面對兩個人,還要依然保持一副很自然的樣子,做飯,工作……我想知道他內心經歷過多少次的崩潰,糾結,然後依然在人前笑笑呵呵的。


窗欄裡的人生​​

我不是聖人,此前未見過精神患者,所以當男孩在跳舞途中忽然轉過來拉著我一起跳,和我產生很親密的接觸時,我害怕了,心一跳,“這是幹什麼?”下意識地想要拒絕。這是我的自我保護意識在作祟。

但事後一想,這對於他來說,可能目的很簡單,就是想和我一起跳舞。我們所思考的與他不同,所以產生了分歧,我們的歧視正是這樣子產生的。從不同的角度出發,效果自然不同。

隨行的一位同學說:“藝術家大多是瘋子,這句話是有一定道理的。”是呢,男孩的B-BOX很棒,完全自學,還有模有樣。同學笑著說:“有一天我可能得找你去簽名呢!”是,他的模仿能力很強,這也就不難解釋為什麼他有的行為舉止像極了40多歲的人,他沒有可以模仿的對象,只有父母。


窗欄裡的人生

上帝給你關上了一扇門,必會為你打開另一扇窗。他們只是需要有人指引一條適合的道路罷了。真的不希望男孩因此被困住,在小房子裡度過這難熬,無趣還受人鄙夷的一生。

總覺著,每一位精神患者的腦海裡都有一片星空,都有另一個美好的世界。他們活在和我們不同的世界。世界是個萬花筒,角度不同,我們所看到的,欣賞的自然不同。

老實說,這個世界真的需要我們尊重,平視他們,這世間的不平等來源於很多東西,比如我們不平等的對待。當然,我不否認有些人行為偏激,可究其原因,我們都心知肚明。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片柔軟的地方,只是不知道是以怎麼樣的方式去觸碰開它罷了。我們需要一顆平常心來面對那些不平常。不是見慣不怪,而是要忘記他們特殊的身份。


窗欄裡的人生

你需要去看一看別人的人生,去走進,去經歷別人的人生,不同於電視,電影的宣傳,那是真真實實立在你眼前的,是除去視覺,聽覺之外,你心靈上的更大的震撼。你會明白所謂的坎坷,不平,在別人的生活中可能只是九牛一毛。這世界很大,不去做,永遠都不會知道世界上還存在著一些令人難以想象的生活。你會發現自己有多幸運,有家人,有朋友,有愛你的人,怎麼難過,都會有支持你的人。
窗欄裡的人生

沒什麼可抱怨的了,總有人比你好,也總有人比你悲,需要比較的,只有過去的自己和將來更好的自己。需要做的,是平常心多待他人,對待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