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軍特種部隊有多慘?世界上所有特種部隊都必備的東西,他都缺

這樣吧,開宗明義,我先給出結論:印度特種部隊,本質上是人力密集型的部隊,而且問題重重。比如沒有合理的行動授權流程,沒有合適的的裝備,沒有支援組織架構和充足的專項資金,自身定位也比較模糊。

印軍高級軍官承認,一些印度特種部隊裝備不足,而且部署方案比較捉急,經常呆在上峰劃定的圈子裡轉悠,而不是根據自身的特種作戰能力,在動盪的地區執行範圍更廣泛、更符合戰略需求的非常規任務。舉個例子,2001年之後,印軍特種部隊大規模擴編,擴編之前水平多高不好說,但擴編之後,水平沒怎麼見長,而且上級也是這麼想的。印度特種部隊自2001年起,就一直在東北印地區,旁遮普地區和克什米爾地區執行防暴平叛任務,充當常規部隊的替代品——其實常規部隊也能很好地執行這種任務。比如克什米爾地區,根本沒必要讓那麼多特種部隊呆在那裡。對於這樣一支具備多樣化作戰能力的精英部隊來說,老是執行搜索、探路偵察以及查小雜魚的水錶等等任務,實在有些殺雞用牛刀。這些責任都可以放手讓步兵部隊裡的加塔克突擊排來完成,他們的訓練和裝備都足夠讓其遂行特戰任務。

印軍特種部隊有多慘?世界上所有特種部隊都必備的東西,他都缺

專家們認為,這樣的任務只會對特種部隊的士氣、非常規戰技能和熟練程度產生不利影響,因為特種部隊的這些特點都是針對高價值高難度的行動而開發的。特種部隊是軍隊裡公認的精銳,過人之處就在於專業化和高要求的訓練、先進的武器裝備、極強的戰略機動性和戰術靈活性,不該當廉價的賣命打手來支使。他們的主要目標應該是為各自的政府實現軍事、外交和政治上的最大收益,並能在模稜兩可和不斷變化的情勢下發揮作用,迅速適應緊急情況。畢竟在軍事和國家安全的圈子裡,這是一個常識(雖然阿三的高官腦子裡掃描不到這個常識),特種部隊不僅有能力改變戰爭的態勢,甚至可以左右政治和歷史的進程。

其實特種部隊的誕生與發展都與軍事戰略的實際需求息息相關,在武裝衝突中大規模投放特種部隊當普通步兵使,實在是個褻瀆靈長類動物腦容量的思路(希特勒的勃蘭登堡部隊鼓掌叫好)。最近的一個例子就是在2011年5月,美國海軍海豹突擊隊第六隊(也稱作海軍特種作戰研究大隊)突襲巴基斯坦西北部的阿伯塔巴德,乾脆利落地做掉了本拉登。

然而,印軍內部缺乏中央集權的權威和條令,指揮控制結構和對聯合或單一指揮官的指揮權分配也很混亂,發展的路子走得實在有些偏。攤上這些瞎指揮的高層,印軍特種部隊著實很倒黴,有時甚至和其他部隊的任務範圍重合。

印軍特種部隊有多慘?世界上所有特種部隊都必備的東西,他都缺

2005年,上級終於發佈了一份特種部隊條例,還是很及時的——如果我們忽略掉印軍特種部隊老早就組建了這個事實。這份黃花菜啊不條例更像是一份通知,作用僅限於讓印軍廣大基層指戰員領會那雲裡霧裡的上層精神。既沒有提供清晰的任務劃分,也沒有對行動提出詳細的指導意見。印軍缺乏標準化的培訓和裝備規範,這種情況進一步加劇了特種部隊行動時的不確定性。取而代之的是一種“直腸通大腦”的結構,由多個精英部隊各自孤立地運作,收效甚微,真是吔屎般的指導。

從這個情況來看,印度的特種部隊幾乎不可能作為高效的工具來解決政治或者軍事問題。軍事高層和安全官員幾乎一致認為,訓練不足、裝備欠缺的印軍特種部隊至今仍然無法有效地實施突襲、伏擊、強襲。

此外,他們不適合進行戰略偵察或者非常規戰爭,也無法應對近年來在印度周邊出現的一系列重大挑戰,比如鎖定和或者奪取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印度的特種部隊只以名字區分,而不是以自身的專業領域來劃分,因為印度的國防組織缺乏軍事專家。他們在戰略層面上運用政治或者軍事手段的段位很低”前特種部隊軍官普拉卡什說。他補充道,他們(印軍特種部隊)仍在低層次的戰術層面上兜兜轉轉。

首先,我先給大家列個單子,解釋下印度特種部隊的主要架構。

1.陸軍系特種部隊(約有7000-8000名士兵)

印軍特種部隊有多慘?世界上所有特種部隊都必備的東西,他都缺

各特種營(印軍陸軍特種部隊算是傘特一體,比如1966年7月,傘兵團第9營成為印度第一支特戰單位)

第1傘兵營(1961年成立,1978年轉隸特種部隊)

第2 傘兵營(1999年轉隸特種部隊)。

第3 傘兵營(2000年轉隸特種部隊)

第4傘兵營(1961年成立,2001年轉隸特種部隊)

第9傘兵營(1966年成立,印度陸軍第一支特種部隊)

第10傘兵營(1967年成立)

第11傘兵營(2011年成立)

第21傘兵營(1996年成立)

2.海軍系特種部隊(約有1000-1200名士兵)

印軍特種部隊有多慘?世界上所有特種部隊都必備的東西,他都缺

印軍特種部隊有多慘?世界上所有特種部隊都必備的東西,他都缺

3.空軍系特種部隊(約1080人)

4.其他

常規部隊裡的加塔克突擊隊(約7000人,每個步兵營裡都會有這麼一個加塔克突擊排)

特別邊境部隊(SFF,約10000人,1962年11月14號成立)

國家安全衛隊(NSG,約7500人,1984年成立,手下有SAG與SRG兩支部隊,下面會具體說。媒體常說的黑貓突擊隊就是它)

印軍特種部隊有多慘?世界上所有特種部隊都必備的東西,他都缺

先說陸軍系特種部隊吧,印度傘兵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41年10月,當時在德里建立了50個傘兵旅。印度獨立之後,政府只留了一個傘兵旅,下轄第1傘兵營,第2傘兵營,第3傘兵營。1952年4月15日,這三個營從步兵部隊中分離出來,組成了傘兵團。1971年,傘兵團在東部戰區和西部戰區打了不少仗,對巴基斯坦信德省和克什米爾成功實施了突襲。參加過一些國際維和行動:韓國(1953-1954)、加沙(1956-1958)和塞拉利昂(2000)。關於傘兵轉隸特種部隊的記錄上面已經寫了,我就不再重複了。

印軍特種部隊有多慘?世界上所有特種部隊都必備的東西,他都缺

再來說說海軍系特種部隊,印軍海軍特種部隊成立於1987年,正式名稱為海軍陸戰隊突擊隊(MARCOS),功能包括兩棲作戰,反恐作戰,強襲,特別偵察,非常規戰爭,人質拯救,戰鬥搜尋和救援,外國內部防禦,水文勘測等等。有個外號叫“鬍子軍”,因為這幫人愛留鬍子。

印軍特種部隊有多慘?世界上所有特種部隊都必備的東西,他都缺

空軍系特種部隊算是印軍特種部隊裡的小輩,成立於2004年9月6號,負責保護空軍基地,哦,對了,在剛果維過和。

印軍特種部隊有多慘?世界上所有特種部隊都必備的東西,他都缺

國家安全衛隊(NSG)裡的SAG,也就是第51和第52特別行動群 (special action group,前者負責反恐,後者負責反劫持)有4000-5000名作戰人員——從印度陸軍中專撥出來的,是印度國家安全衛隊的主要打擊力量,是一個直屬內政部的聯邦應急部署部隊。在2008年11月孟買恐怖襲擊之後,SAG的人數就處於不斷的增長中,NSG決定將部署範圍擴大到孟買、加爾各答、海德拉巴和金奈,雖然這個國家其他地方也在遭受著此起彼伏的襲擊。但NSG這招實在是有些一言難盡,孟買恐怖襲擊事件已經過去這麼久,高層才想起來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根本賺不到多少吆喝,畢竟大家最想知道的是襲擊開始後五小時內印度國家機器都在幹什麼吃的——區區10個恐怖分子都能在孟買這種現代化都市為所欲為。NSG的另一大王牌就是警察系統的3個特別遊騎兵群(SRG)——各有900人的第11、12和13營——都是從中央武裝警察部隊和各邦警察部隊中招募的,由他們負責向SAG提供後勤支援。然而,多年來印軍忽視各項規章制度,早已結下了惡果:上級根本沒有經過深思熟慮,就把SRG派去做VIP安保,SRG的作戰優勢蕩然無存,而且從2013年開始,SRG變成了SAG的常規下屬單位,也幹起突擊的活了。

印軍特種部隊有多慘?世界上所有特種部隊都必備的東西,他都缺

此外,在1962年印度與中國的邊境戰爭後,印度特別邊境部隊(SFF)中的兩個特別單位(SG),也拉起一支1200-1500的特種部隊,總部位於臺拉登附近的恰克拉塔,SFF和SG算是NSG—SAG式合作的一個樣本。SFF有個馬甲名更為別人熟知:22號。由印度情報局(IB)和研究分析部門(RAW)牽頭,負責執行一些機密的和高敏感度的任務。有趣的是,SFF的名字是由它的首任長官辛格·烏班起的,這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指揮了第22山地團,並獲得了一個軍功十字勳章。

在SFF剛成立的時候,中央情報局(CIA)與印度軍隊穿一條褲子,提供相關訓練並武裝了SFF(大部分新兵都是康巴藏族人)。美國佬提供的是輕量級的.30口徑M1半自動卡賓槍,以及M2卡賓槍和M3卡賓槍。印軍還派遣SG滲透到我國的西藏地區,負責收集情報並實施破壞性的突襲。再往後,到了1970年代,憑藉著RAW的特別航空研究中心(ARC)提供的空運器材,SFF具備了空中投送能力以及叢林和山地作戰的能力(理論上)。

印軍特種部隊有多慘?世界上所有特種部隊都必備的東西,他都缺

總的來說,印軍特種部隊的人數正在不斷攀升,幾乎與美國特種作戰司令部(SOCOM)的下轄的特戰隊員數量相當——儘管印度特種部隊就只是在自己那一畝三分地上轉悠著剿匪,而美軍特種部隊的作戰範圍覆蓋全球。

然而,這種盲目擴編產生了指揮上的問題。特戰單位基本上都是各自為戰——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誰還不是個爺,這活他能幹我就不能幹?這就很不好了,直接影響了各單位的協調和協同作戰。其實印軍特種部隊沒有做到很多他們本可以做到的事情,比如專門的空中支援,足以確保對特戰單位的投送和接應,配合武裝偵察和提供近距離的空中支援,來攻擊敵軍的高價值目標。

例如,印度空軍在2004年照貓畫虎學陸軍建設自己的反恐怖和反劫持力量,完全走的是事倍功半的路子。這根本沒有必要,NSG本身的反恐能力擺在那,足以應對劫持事件,空軍還不依不饒地跑過來插一腳,搞些重複工作。反過來,陸軍又聲稱空軍提供的支援根本不到位不走心(大家可以想想方便麵裡的牛肉有多麼不到位不走心),乾脆甩開空軍自己幹,打算為自己的陸軍特種部隊創建兩個特別航空中隊,這進一步稀釋了本來就十分稀缺的資源。

2013年初,印軍就嚷嚷著要讓陸軍主導一個聯合特戰司令部,空軍負責對接航天方面,海軍負責網絡戰(其實進度慢到鈴兒響叮噹,這都幾年了,連改革的門都沒摸到)。其實這些都跟國家安全審查委員會在2012年5月提出的建議有關。該委員會由國大黨領導的聯邦聯合政府設立,旨在評估自1999年卡吉爾衝突後國防改革的進展。

這個明顯有些過時的命令也拖了好久才頒佈,印軍特種部隊尤其被耽誤了,他們本可以消除特種部隊內部以及各個特種部隊之間的競爭與內耗,大家都能拿到錢回家開開心心的搞發展,避免重複建設——尤其是在通信方面和網絡中心繫統以及直升機等空中平臺的建設上。節省資金,節省資源,為以後的軍事現代化攢點老婆本,這是延遲重組的另一個目的(印度啊,請停下你的腳步,等一等你的軍隊,他們一個排才靠一輛摩托車機動,馬力不夠跑得慢),但到目前好像軍隊和資源積累根本不是兩手抓兩手硬,而是處於雞飛蛋打的狀況。

印軍特種部隊有多慘?世界上所有特種部隊都必備的東西,他都缺

其實印軍擴編也是想複製美國人的成功經驗。因為在911遇襲之後,美國在阿富汗部署了大量的特種部隊,人手吃緊。於是在2001年至2004年之間,美軍特種部隊以特別的方式進行了快速擴張,規模足足增長了120%。而當時,印軍傘兵團的連續兩任長官(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這倆人都不是特種部隊出身)向陸軍高層國防管理部門大肆鼓吹,他們認為,應該效仿美軍,大規模擴編特種部隊,這才是以後應對沖突或者戰爭時一招鮮吃遍天的“靈丹妙藥”。

於是陸軍高層一拍空蕩蕩的腦袋,傘兵團的三個營被匆忙地編入特種部隊(褐色貝雷帽),配著利劍飛羽徽章,而軍官們則享受著每個月高達7000盧比的津貼(摺合人民幣734塊8毛7,不少啦,四捨五入就是一個億,想想是不是很刺激呢)。卡普爾中將說:“很多情況下都是任人唯親,根本沒人去關心工作效率一類的正經事。”

他宣稱:“這是個很不專業的點子。”

他補充道:“真的非常業餘。”

倒血黴的是,陸軍司令部未能理解這些精英作戰部隊的真正價值所在,即特種部隊的作戰效率不在於數字,而在於通過強化訓練和精良裝備錘鍊的一小群人之間的凝聚力。

陸軍總部無視特種部隊無法大規模生產的客觀規律,根本沒有意識到在人力資源方面,質量比數量更重要,他們只是盲目地追求擴編擴編再擴編。上層如果做事不過腦子是非常可怕的,他們忽略了2001年的一項關於現代化的內部研究,並沒有通過整合現有的兵員,也沒有提升訓練質量並更好地武裝這些特戰隊員。令人語塞的是,一些高級軍官甚至建議,乾脆每個軍都配一個特種營。這個建議如果被落實,就必須把3個,4個,甚至更多的傘兵營轉隸特種部隊。除了特種部隊的含金量進一步貶值外,它還將使現有的硬件設施超負荷運轉,比如位於喜馬拉雅山麓的納哈的總部大樓,以及位於卡納塔克邦的貝爾高姆的訓練中心,等等等等,都得超負荷運轉,才能滿足長官們的生產目標。

印軍特種部隊有多慘?世界上所有特種部隊都必備的東西,他都缺

根據卡託奇將軍的說法,特種部隊的快速擴編對特種部隊,對印軍整體,都有巨大的傷害。他說,每次創建一個新的特戰小隊時,現有的特戰營需要為其提供一套核心班子,包括軍官、士官和各種支援人員。

卡託奇將軍說:“這打破了現有的部隊的凝聚力,五人突擊隊和兩人監察隊的通力合作才是所有任務的成功的關鍵。”更加雪上加霜的是,所有的特戰部隊都面臨著軍官短缺多達三分之一的難題。他說軍官短缺進一步稀釋了特種部隊的戰鬥輸出,原本那種由軍官主導的精確打擊單位才是正道,但現在路子越走越歪了。

相比之下,中國和巴基斯坦軍隊的擴編已經有了相關研究和戰略方向。從數字上講,中國人民解放軍特種作戰部隊估計在7000到14000人之間,而巴基斯坦的特殊服務群(SSG)大約有5000人。

中國人民解放軍特種作戰部隊成立於1988年,擅長於在依靠高科技條件、突擊行動、反恐和情報收集等領域的有限區域戰爭中進行快速反應作戰。他們還接受了指示目標、監視、空中潛入、破壞和進攻任務的訓練。目前,他們正在接受最前沿的數字化陸軍士兵系統和各種高機動陸地武器平臺的指導訓練。

另一方面,巴基斯坦的10個營的SSG,總部位於開伯爾-普赫圖赫瓦(以前是西北邊境省)的塔貝拉,創建於1956年。SSG的訓練、定位和武器都是模仿美國的SOCOM,SSG有幾十年的豐富經驗,並且高水平的訓練從未間斷,現在仍然如此。SSG專門從事沙漠、山地和水下作戰。

印軍特種部隊有多慘?世界上所有特種部隊都必備的東西,他都缺

與此同時,近二十年裡印軍特種部隊的直升機一直處於高度匱乏狀態,導致了印度的特種部隊進一步深陷困境,更慘的是各種物資都很缺乏,專門的空中支援也壓根不到位。

印軍特種部隊有多慘?世界上所有特種部隊都必備的東西,他都缺

因為官僚程序拖了後腿,直到2006年底,印軍特種部隊還缺著一大批以色列產的5.56毫米的塔沃爾-21突擊步槍和40毫米的下掛槍榴彈發射器,然而這筆2000萬美元的訂單早在四年前就已經簽訂了。因為已有的塔沃爾不足以武裝所有的特種部隊,印軍一拍腦袋,天涯何處無芳草,何必在一棵歪脖樹上吊死呢?於是專門為特種部隊進口了一批嶄新的——AK(長官:突擊隊員們,驚喜不驚喜,意外不意外,開心不開心?)。

大約十年前,美國承諾提供二十種特種設備,但激光指示器和夜視儀一直都沒有到位。據特種部隊相關人士稱,光5.56毫米的訓練彈藥每年就有50%的缺口,其他武器諸如卡賓槍、狙擊步槍和水下步槍,重型機槍和通用的機槍也一直處於聽得到摸不著的狀態。此外,印軍特種部隊還需要60毫米的迫擊炮、一次性反坦克火箭發射器和火焰噴射器,以上都是世界上所有特種部隊都必備的東西——但印軍特種部隊就是缺。包括衛星電話、GPS系統和戰術電腦在內的通信設備,以及自由落體降落傘都處於短缺狀態。特戰隊員們期待已久的“戰場管理系統”至少在十年內不太可能投入使用,以後有可能導致大規模的通信中斷。導航翼傘投送系統,水下推進載具和照相機,數字羅盤,高分辨率錄像機和遠程雷管引爆器,高分辨率的被動式雙筒夜視望遠鏡............這些東西都是印度特種部隊需要的,也都是他們苦苦等待卻一直被鴿的。

印軍特種部隊有多慘?世界上所有特種部隊都必備的東西,他都缺

即使是提供給特種部隊的帆布揹包,質量也很差,士兵們不得不用自己的錢從市場上購買。卡普爾將軍說:“在大多數其他軍隊中,大多數裝備都是優先提供給特種部隊來測試。”

而在印度,特種部隊連吔屎都趕不上熱的。

到了這裡,這篇文章要告一段落了,篇幅有限,時間有限,我並不能事無鉅細地將每個知識點都說出來,每個信息都去考證到,希望大家諒解。我相信,各位圈內好友能從這篇文章獲得自己想要的信息。我也相信,在文章沒有寫到的方面,也一定有知識淵博的朋友可以提出補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