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服饰系列·盘发包头

盘发包头

【基本定义】

盘发包头,是从满洲入关之前到雍正时期比较流行的一种旗人女性发式。

具体而言,“盘发”、“包头”与“盘发包头”,实际所指是有区别的。“盘发”指的是一种旗人女性发式,“包头”原指一种装饰物品。在“盘发”的基础上使用“包头”,便形成了“盘发包头”。

清代服饰系列·盘发包头

图为清初旗人女性的盘发包头

【由来】

满洲女性盘发的传统,在入关前可能便已经形成,这有可能是受到了蒙古的影响或满蒙互为影响。直到今日,一些蒙古老年妇女依然有盘发的习惯。

到了入关之初,关于满洲女性盘发的记载愈发多见,明末清初叶梦珠的《阅世篇》便有相应的记载,孝庄文皇后的常服像中,也均是盘发包头。

雍正朝之后,在盘发包头的基础上,为了可以让它承受更多的装饰,才进一步形成了旗人所特有的“钿子”。所以应该讲,盘发包头是钿子的前身。

清代服饰系列·盘发包头

盘发的孝庄文皇后

【组成】

所谓盘发。指的是女性将头发从中央向两侧分开,编为辫子后,将辫子以圆形盘于脑后,用发簪等加以固定而形成的一种发式。

所谓包头。原指的是一种女性包裹在发髻或额部的,经过特别编织的青绫或绉纱。

清代服饰系列·盘发包头

图为盘发,可以看到辫子的纹路

当女性辫成了盘发之后,可以直接在盘发上进行装饰,根据情况使用一些不同的簪钗。也可以在盘好的盘发上包上一层包头,再进行装饰。一般这类的都可以统称为“盘发包头”。

盘发包头的装饰可素可艳。素者,直接盘上或包上即可,无须过多装饰。艳者,则可以用各种簪、钗装饰其中,清代一些极端的例子,甚至可以用数个大凤簪进行装饰。至于包头的部位,大多数只包盘发的部位,但是在画像中,也有跟幞头似的连前额也包进去的。

清代服饰系列·盘发包头

图为清初命妇使用了凤型大簪的盘发包头,可以看到包头的丝质纹路

另外,盘发包头也可以是在戴冠帽的时候内部呈现的状态。

【应用】

以目前的记录来看,在满洲刚入关的时候,相当的一段时间内,满洲女性主要只有“冠帽”和“盘发包头”两种发式。其中冠帽主要用于正式的场合,而盘发包头则主要用于日常休闲的场合。

另外,盘发包头随着自身的发展,也有“繁”、“简”之分。除去搭配常服、便服的朴素“简”式外,康熙朝晚期似乎已经出现了在盘发包头上使用数个凤钗的情况,而且搭配明纹龙袍穿用。清中后期旗人贵族女性在穿着吉服时使用满钿、凤钿,应该便是这种“繁”式盘发包头的继承发展。

清代服饰系列·盘发包头

图为康熙朝后期或雍正朝初期后宫发式,可以明显看到包头痕迹,此时已经开始向钿子变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