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學考點——中藥材貯藏相關知識

中藥學考點——中藥材貯藏相關知識

我在持續更新,關注才有更精彩!

飲片變異現象

中藥學考點——中藥材貯藏相關知識

蟲蛀

一、常見變異中藥材

1、蟲蛀:白芷、北沙參、娑羅子、前胡、大黃、桑螵蛸、柴胡、雞內金

2、黴變:陳皮、獨活、前胡、佛手、車前草、馬齒莧、紫菀

3、(1)泛油:柏子仁、桃仁、杏仁、炒蘇子、當歸、丁香、炒酸棗仁、炒萊菔子

(2)走油:牛膝、麥冬、黃精、天冬、熟地、

4、變色:(1)顏色由淺變深:澤瀉、白芷、山藥、天花粉

(2)由鮮豔變暗淡:紅花、菊花、金銀花、臘梅花、黃芪、黃柏、

5、氣味散失:藿香、香薷、薄荷、荊芥、細辛、花椒、丁香、沉香、檀香、厚朴、獨活、當歸、川芎、吳茱萸、八角茴香、佩蘭、肉桂、沉香、豆蔻和砂仁粉碎後氣味會逐漸揮發散失

6、風化:膽礬、硼砂、芒硝

7、潮解:青鹽、鹹秋石、芒硝

8、粘連:蘆薈、沒藥、乳香、阿魏、鹿角膠、龜甲膠、兒茶

9、腐爛:鮮生薑、鮮生地、.鮮蘆根、鮮石斛

中藥學考點——中藥材貯藏相關知識

黴變

二、中成藥貯存中常見的變質現象

1.蟲蛀: 蜜丸、水丸、散劑、茶曲劑

2.黴變: 蜜丸、膏滋、片劑

3.酸敗: 合劑、酒劑、煎膏劑、糖漿劑、軟膏劑

4.揮發: 芳香水劑、酊劑

5.沉澱: 藥 酒、口服液、針劑

引起中藥質量變異的因素

中藥學考點——中藥材貯藏相關知識

腐爛

一、自身因素

1.水分---高: 蟲蛀、黴爛、潮解、軟化、粘連水分---低: 風化、走味、泛油、千裂、脆化

2.澱粉---蟲蛀、黴變

3.黏液質---發黴、生蟲

4.油脂---產生異味: 桃仁、杏仁引起酸敗現象: 刺蝟皮、狗腎

5.揮發油---氣味散失: 白芷、當歸、荊芥、薄荷、肉桂、樟腦、薑黃、山柰

6.色素---發 黴變 色 : 月季花、玫瑰花

二、環境因素對中藥質量變異的影響

1.溫度在25℃以下時,貯藏的中藥害蟲和黴菌不容易孳生繁殖,飲片也不易生蟲、黴變; 35℃以上易泛油;如: 阿膠、乳香。

2.一般炮製品絕對含水量7%-13%,貯存環境溼度應控制在70%以下。當空氣相對溼度在75%以上,溫度在30℃ ,易發生黴變,且鹽類易潮解等。

3.日光對含色素的藥物引起變色; 但能幫助殺滅真菌。

4.空氣加快含揮發性成分的藥物散失氣味,鹽類藥風化等。

5.黴菌淡豆豉、瓜蔞、肉蓯蓉黴變。

6.害蟲蘄蛇、澤瀉、黨參、芡實、蓮子易被蟲蛀。

7.包裝容器是直接盛裝和保護藥品的器具。

8.貯存時間中成藥與中藥材有一定貯存時間。

中藥貯藏的環境要求

《中國藥典》"凡例"[貯藏]項下對各名詞術語的規定

1.遮光: 用不透光的容器包裝

2.密閉: 防止塵土及異物進入密封: 防止風化、吸潮、揮發或異物進入

熔封或嚴封: 防止空氣和水分侵入,防止汙染

3.陰涼處: 不超過20℃4.涼暗處: 避光並不超過20℃

5.冷處: 2℃~ 10 ℃.常溫: 10℃~30℃

中藥學考點——中藥材貯藏相關知識

易黏連

三、中藥貯藏對環境的基本要求1.按包裝標示的溫度要求儲存藥品,包裝上沒有標示具體溫度的,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規定的貯藏要求進行儲存。

2.儲存藥品相對溼度為35%~75%。3.儲存藥品應當按照要求採取避光、遮光、通風、防潮、防蟲、防鼠等措施

4.特殊管理的藥品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儲存。

二、中藥飲片的貯藏要求

1.水分含量的控制應嚴格控制在7%~13%。

2.控制庫房條件通風、陰涼、千燥。避免陽光直照,室溫控制在25℃,相對溼度保持在75%以下。

3.合適的貯藏容器

4.不同的化學成分或用不同炮製的飲片貯存方法不同

(1) 含澱粉多的放通風乾燥處,如澤瀉、山藥、葛根、白芍。

(2) 含揮發油多的放陰涼、千燥處, 如薄荷,當歸,木香,川芎, 荊芥。

(3) 含糖和黏液質多的飲片放在通風千燥處,如肉蓯蓉、熟地黃、天冬、黨參

(4) 種子類應放在密閉缸、罐中貯存, 如紫蘇子、萊菔子、薏苡仁、 扁豆。

(5) 酒制者及加醋制的應貯於密閉容器,置陰涼處,如當歸、常山、大黃、芫花、大戟、香附、甘遂。

(6) 鹽炙飲片應貯於密閉容器中,如澤瀉、知母、車前子、巴戟天。

(7) 蜜炙飲片應密閉於缸內,如款冬花,甘草,枇杷葉。

(8) 礦物類藥應密封於缸中,如硼砂、芒硝。(9) 少數貴重藥應專人保管,如麝香、牛黃、人參。

5.測定飲片含水量的方法:烘乾法、甲苯法、減壓乾燥法、氣相色譜法、

6、氣體滅菌技術主要用的是環氧乙烷

7.陰涼處指的是溫度不超過20℃,牛黃應裝瓶,黴季時應放進石灰缸中,膠劑應密閉貯存

中藥學考點——中藥材貯藏相關知識

玄明粉--芒硝的風化產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