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是否手术,是由影像结果还是症状表现来决定?

哲人们曾曰,细节决定成败。人体是动态平衡系统,也许就是那么一点差异,或者是操作失误,都可能带来截然不同的结局。细节就像那个可橇动地球的杠杆支点,把握不好就毁健康啦。关你健康,将用实锤专敲细节。我们今天来聊聊腰椎间盘,为何突出和突出症,只是一字之差,却提示着不同的结局。

腰椎间盘是否手术,是由影像结果还是症状表现来决定?

腰腿痛和颈肩痛,是骨科门诊遇到的最多的患者主诉,而腰腿痛又大多与腰椎间盘有着瓜葛。但是,普通百姓在谈起腰腿痛的时候,常区分不了关键的概念。腰椎间盘突出,是影像学的概念,指的是做腰椎的CT断层扫描或MRI磁共振检查,发现腰椎间盘向后突出。

腰椎间盘是否手术,是由影像结果还是症状表现来决定?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间盘的髓核、纤维环、软骨等发生退行性改变,在年龄、劳损、外力作用下,纤维环发生破裂,髓核组织突出于后方或椎管内,使得相邻的脊神经根、脊髓、马尾等受到刺激或压迫,从而表现出来的腰腿痛等一系列症状。

腰椎间盘是否手术,是由影像结果还是症状表现来决定?

为什么要抠字眼呢?我们先来看一项研究的结论吧。在给98个从来没有腰腿痛的人做MRI检查后,36%的人腰椎间盘是正常的;52%的人至少有1个膨出的椎间盘;27%的人有椎间盘的突出;1%的人有椎间盘脱出。膨出、突出、脱出、游离,都是用来描述影像检查时发现的椎间盘位置变化程度的词,我们可以看到,腰椎间盘突出与症状之间是不吻合的。还有一项研究结论则指出,只有4%到6%的突出能够在人的一生中引起症状。

腰椎间盘是否手术,是由影像结果还是症状表现来决定?

接下来是最关键的问题,什么样的情况,需要手术?是以客观的影像学检查结果来指引,还是按患者主观体验为标准?是相信影像科的结论,有膨出就抓紧摘掉,还是等发现脱出了马上手术?要知道,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指征是存在着争议的,而且治疗方法很多,不同人的手术效果存在着很大差异。有些人甚至感觉,治完后,自己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程度好像还加重了,腰腿痛的发作比手术前还频繁。

腰椎间盘是否手术,是由影像结果还是症状表现来决定?

在较短篇幅的科普文章里,我们无法列举各种治疗方法的优劣。只想提供给大家一个思考的视角,您想想,为什么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这一种病,会有那么多的治疗方法?如果真有哪 一种是绝对可以彻底解决问题的,那是不是其他方法再怎么吹嘘都不会有人选择?治疗方法多,实际上是说明都不完美,或者说,当下的治疗方法都不一定可以解决问题,更不能保证效果。

腰椎间盘是否手术,是由影像结果还是症状表现来决定?

在做治疗决定之前,首先有一个根本原则,腰椎间盘突出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因此,不论是体检或是偶尔不适去做CT或MRI,发现腰椎间盘突出,需要做的是观察和随访,不用去打听如何治。腰椎间盘突出症则会表现出腰痛、单侧下肢放射性疼痛、间歇性跛行、脊柱活动受限、感觉麻木,严重时会出现大小使失禁、下肢不全性瘫痪。出现这些症状,就需要根据检查结果和病情进展来考虑选择手术。

腰椎间盘是否手术,是由影像结果还是症状表现来决定?

标准的腰椎间盘手术指征包括,1病史超过6个月,保守治疗6周以上无效;2疼痛剧烈严重影响工作及生活;3出现严重的肌肉力量下降或肌肉萎缩;4保守治疗虽然有效,但反复发作且疼痛严重;5椎间孔区、椎间孔外型等特殊的突出。在手术方式的选择上,微创手术虽然已成为临床应用的主流,但是,从效果观察上看,并没有确切结论支持微创手术效果绝对优于传统开放式手术。现在,多建议在纤维环破裂,间盘及髓核已突出到椎管内时,采用椎间孔镜,有减压彻底、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具体如何选择治疗方案,还是多听有经验的医生的意见吧。

爱谁,就把健康传给谁。

你的健康,我的关注。专业人员制作,以科学与人文视角多维度观察生命健康,包括医事、史话、日常、展望、心理、房内等系列,内容为作者魏宏岭及团队原创作品。拒绝未经许可的一切形式的盗用、盗链及转载,否则将依据相关法律予以追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