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行業讓小米跌倒兩次卻仍要堅持 爲何小米「執著」於空調?

就在7月23日,被視為“價格殺手”的小米在時隔一年後又一次推出了一款空調產品,即米家互聯網空調。相比去年發佈的產品,這款新品延續了小米在價格上的絕對優勢,1999元的售價看起來還算不錯。雖然小米此前推出過兩款空調產品,但市場反響均不算太好,是什麼讓小米決定再次推出空調呢?背後其實也有小米自己的考量。

這個行業讓小米跌倒兩次卻仍要堅持 為何小米“執著”於空調?


小米最初踏足空調行業是在2015年,當時的小米與美的進行合作,並推出了一款名為“i•青春智能空調”的產品。這款空調在名字中就帶著“青春”兩字,顯然是想走青春路線,並被稱為“年輕人的第一臺空調”。這款空調可以與小米手環進行連接,並與小米旗下的一些智能家居產品進行聯動。

但這款“i•青春智能空調”顯然並不符合自身的定位,其中1匹的款式售價為2999元,1.5匹的售價更是超過3000元。因此,它的出現並未對市場帶來什麼影響就消失了。

這個行業讓小米跌倒兩次卻仍要堅持 為何小米“執著”於空調?


第二次發佈空調則是在去年8月,小米旗下生態鏈智米發佈了一款空調產品。這款1.5匹的智米全直流變頻空調,並沒有選擇美的,而是由長虹代工生產。當然,在顏值上還是延續了小米的簡約風,看起來還算不錯。

在“青春路線”收效甚微後,小米決定在智米全直流變頻空調上採用“高端戰略”。但小米給消費者的形象卻已經定格在“價格殺手”上,性價比就是小米產品的關鍵詞。顯然,4399元的價格打破了這一標準線,也讓不少消費者望而卻步。畢竟同類型的產品還有格力、美的等競爭者,初入空調行業的小米實力稍顯不足。

這個行業讓小米跌倒兩次卻仍要堅持 為何小米“執著”於空調?


時隔一年後,小米終於發佈了這款米家互聯網空調,它一出場就用小米慣有的超低價格鎮住了許多人。這款空調零售價為1999元,公測價格則僅為999.5元,配上出色的顏值,這真是“熟悉的味道,原來的配方”。

顯然,憑藉性價比路線打出爆款牌的小米已經熟悉了這一“套路”,並先後推出了手環、智能音箱等產品,並大獲成功。在常識了兩次後,小米又一次回到了低價路線,公測價999.5的米家互聯網空調顯然是一把打入低價空調市場的利器。

這個行業讓小米跌倒兩次卻仍要堅持 為何小米“執著”於空調?


為什麼小米那麼執著與空調?雖然小米以手機起家,但在型過程中,小米希望打造融合手機、智能設備及IOT平臺於一體的企業,儘管手機大賣,但想要覆蓋家庭智能設備生態鏈,一些產品必不可少。本次推出空調產品,也是希望將空調納入小米的智能家居場景下,打造家庭IOT平臺。但從的來說小米所缺少的,正是在傳統家電行業內的影響力。

在上週,小米發佈了“雲米21Face互聯網冰箱”,再度推出空調產品,也表明小米希望打破互聯網公司與傳統企業之間的差距壁壘。

和格力、美的、海爾這樣的白電巨頭相比,小米作為一家互聯網公司始終缺少傳統企業深耕多年的線下渠道優勢。自身品牌也收到性價比、低價、爆品等標籤所困,僅能以低廉的價格入場,這讓人不禁感到疑惑,這次小米“價格屠夫”的戰略還能奏效嗎?或許可能性不太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