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稀罕姓氏刨根,怪粑粑讓女兒姓自己叫「春秋戰國」

湖北稀罕姓氏刨根,怪粑粑讓女兒姓自己叫“春秋戰國”

姓氏作為一種獨特的文化現象,是中國人維繫血緣的隱性紐帶。在我國,大多數的姓氏都比較常見,但也有一些古怪的姓氏,比如“東西南北”、“柴米油鹽醬醋茶”等,在姓氏大省河南,甚至還有“狼、雞、猴、狗、蛇、妻、妾、罵、邪、嫖”等姓,這也構成了姓氏文化一種比較有趣的現象。

湖北也有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姓氏。這些姓氏從何而來?對“主人”有何影響?新聞哥做了一番探訪。

您可知道,已有近2萬中國姓氏徹底消亡?

今早在2007年,中科院研究項目——《中國姓氏統計》就確認了這一事實。由中科院遺傳發育研究所、華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主任袁義達歷時兩年完成的這項調查,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按照姓氏數量排序的“新百家姓”,其調查人群數量將近3億,基本涵蓋全國。調查顯示,中國歷史上曾出現過24000多個姓,如今只能找到約4100個

袁義達說,在全國目前使用的約4100個姓氏裡,絕大多數屬常用字,這些常用字當然也包括“東西南北”、“柴米油鹽醬醋茶”等姓。在記者查訪過程中,發現湖北不少稀奇姓氏古來就有。

“武漢還有姓門的嗎”?

60多歲的門慧軍已經退休,家住武昌中北路6803廠職工宿舍。從小,大人們都“大門”、“大門”地叫著他,引來不少人側目。老門籍貫在河北省,從小在武漢長大。除了自己一家人,他還不知道武漢有沒有其他姓門的人。

關於門姓的起源,他曾特意尋訪過,也聽說了多種傳說。一種傳說,這個姓是分拆後得來的,以前姓閆,後來兄弟兩個分家時,將閆字一分為二,一家姓門,一家姓三。還有一種傳說,門家祖先以前姓藺,後來因為祖上有人得罪了皇帝,“藺”這個姓氏被皇帝“去頭挖心”,剩下的就是個“門”字。當然,這些說法都難以證實。

湖北稀罕姓氏刨根,怪粑粑讓女兒姓自己叫“春秋戰國”

“你姓答,沒搞錯吧?”

“你姓答,沒搞錯吧?”每次刷卡購物,答朝暉聽得最多的,就是這句話。

答朝暉37歲,家住漢口常青花園,現為某銀行部門經理。說起自己的姓,最讓他哭笑不得的是,竟有很多人極度懷疑。“我說,我真的姓答,可無論怎麼解釋,他們嘴上信了,可仍投來疑問的目光。”

答朝暉是回族人。在回族,這種姓並不少見,還有更怪異的姓。正是因為姓答,他自小就對自己的姓氏來源產生了興趣。可問長輩,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長久以來,我還以為姓答的就我們這一家。直到我遇到了一名鍾祥人。”他說。

一次,他到醫院看病,遇到一名姓答的患者。一問,這名患者是鍾祥人。他還告訴答朝暉,答姓也是個“大姓”呢,在鍾祥,還有一個村子,村民們大都姓答。找到了“本家人”,答朝暉的興趣更大了。經過多年查找,他終於弄明白了答姓的由來。

據始修於清嘉慶五年(1800年)的《答氏宗譜》記載,現居於湖北鍾祥等地的回族,其始祖“原籍西域”,元世祖時(1293年),向元朝皇帝“獻大珠”,皇帝大悅,“命姓答氏”。及至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答氏四世祖答失蠻遷居鍾祥縣,其後,答氏子孫以湖北郢城答家湖為中心,分佈於湖北荊州、襄樊、仙桃等地。

湖北稀罕姓氏刨根,怪粑粑讓女兒姓自己叫“春秋戰國”

“老小姐”的尷尬

“老小姐”、“老經理”、“老姑娘”……你可千萬別以為這是在叫一位老人。實際上,被喊的人並不老,只有32歲,她就是老豔。

老豔說,這個姓給她帶來了不少尷尬。以前在單位上班,大家見面都好稱呼,唯獨她不好稱呼。老小姐?不好聽。老姑娘?也不好聽。乾脆叫小老吧,聽著總覺得彆扭。後來,她在漢口順道街做起了生意,當上了經理。“老經理”的稱呼又來了。剛開始,她覺得自己的姓很特別,名字很好記,就印了大量的名片發給客戶。還別說,這個奇怪的名字確實給她帶來了不少回頭客。可漸漸地麻煩就來了,不少人慕名打來電話,總不好開口。“沒見過我的人,總以為我很老,害得我經常在電話裡給人家解釋。”後來,老豔決定將名片上的姓改成母親的姓,叫夏豔。這才算消除了尷尬。

那還有沒有姓老的人呢?老豔說,除了她一家,她還沒遇見過姓老的人。但聽老人講,在祖籍河北,有個村子的大部分村民都姓老。“現在,在全國範圍內,姓老的人恐怕不多了。”老豔笑著說。

新聞哥通過搜索發現,關於老姓的來源,有兩種不同說法。一說是老姓是由“薩克達”這個滿族姓更改漢姓而來,已經有兩三百年的歷史,“薩克達”的滿語就有“蒼老”的意思。一說是廣東佛山的四大土著姓氏之一,現在該市南海區西南的世老村,村民大多姓老。

“總比叫‘小蜜’好吧”

“‘必’老師早!”“我姓宓(音‘mì’),不姓必,記住了?”

有很長一段時間,在武昌某小學當老師的宓曉君,都要向學生如此這般糾正。其實最初唸錯音的不僅僅是學生,許多同事和熟人也常常叫她“‘必’老師”或“小‘必’”,因為這個姓氏實在太少見了。

但她現在不再糾正這一錯誤了——“總比被人叫作‘小蜜’好吧?”原來,生活中,不少人叫對了她的姓,聽起來卻像叫“小蜜”一樣,反倒“感覺不舒服”。

宓曉君說,她聽上輩人講,他們這個姓氏的人都是從江浙一帶遷入的。據文史資料記載,宓姓出自上古的伏羲氏,在古代,宓字和伏字通用,伏姓也叫宓姓。伏羲,古代的時候作宓羲。

“我姓醜,沒有開玩笑”

2005年,醜豔純從武漢商業服務學院畢業上班,需要跟很多人打交道。她這個獨特的姓氏讓人很容易記住她,但也會帶來尷尬。有一次,醜豔純見一個客戶。客戶問她貴姓,她說姓醜。客戶有些生氣地說:“這是一個很嚴肅的場合,請不要開玩笑!”醜豔純哭笑不得,再三解釋客戶才相信。

據醜豔純介紹,她曾翻過家譜,也問過老人,得知她的祖宗原來姓黃。大約在北宋年間,浙江杭州一個姓蘇的富家小姐喜歡上了一個姓黃的窮秀才,遭到了家庭的極力反對。為尋求自己的幸福,兩人私奔了,逃到湖南安家。雙方家庭認為二人有損門風,便不讓他們的後代姓本姓。自古有“黃醜不分家”一說,於是黃秀才和蘇小姐給後人改姓醜。不過,也有資料證實,醜姓由發源於春秋時期的鈕姓演變而來。

“別”把我喊成“白”

別劍,老家十堰房縣。由於這個姓氏的特殊,別劍生活中常會遇到些有趣的事。通常第一次接觸的人聽到他的姓氏時,都會詫異地問他是不是少數民族,其實他是正宗的漢族人。在別劍的家鄉,因為“別”和“白”的方言發音差不多,有些時候別劍報出自己的名字時,大家都會誤聽成姓白。

印象最深的是,大二暑假時,別劍到一家中介找兼職,正碰上一位家長打電話來找家教老師。工作人員一邊接電話一邊問別劍:“你姓什麼?”別劍特意放慢聲調:“姓別。”只見工作人員滿臉困惑,別劍趕緊又補了句“特別的‘別’”。工作人員於是向電話那邊重複了句“姓別。”別劍一時沒反應過來,以為是在問自己的“性別”,心裡不禁埋怨:“這不是明知故問嗎?”於是鬱悶地答了句:“男!”結果引得鬨堂大笑。

“這個姓氏的稀少,也給我的生活帶來了一些方便,特別是向別人做介紹的時候,都會給人留下很深的印象!”別劍說起自己的姓氏,臉上總洋溢著自豪的笑容。

別姓的起源,大多都認同“姓啟別子,望出長安”,也就是說姓氏起源於別成子,京兆人(今陝西省西安市西北近郊)。現在離西安69公里的富平縣覓子鄉別家村,還居住著1000多別氏人家。

湖北稀罕姓氏刨根,怪粑粑讓女兒姓自己叫“春秋戰國”

“我姓擺,搖擺的擺”

“我丈夫姓擺,他在武漢有個哥哥,我女兒叫擺肖娜娜。除了這三人外,武漢還有姓擺的人嗎?”漢口肖女士給楚天金報打來電話,好奇地向記者詢問。

據肖女士介紹,其丈夫擺運峰今年已經34歲了,是回族人,祖籍河南南陽,當地有許多姓擺的人。他在武漢出生長大,在漢口做生意有10年了。這麼多年來,接觸了許許多多的人,但從未遇到過同姓的。每逢向陌生人介紹時,他總是說:“我姓擺,搖擺的擺!”別人總是誇張地瞪大眼睛:“還有這個姓?”

擺先生還將自己和妻子姓名結合在一起,給他們的愛情結晶女兒取了個更加特別的名字——擺肖娜娜。每逢去醫院、幼兒園,大家都覺得好奇,總要仔細詢問好半天。久而久之,她成了大家都認識的“小明星”。

據考證,回族中的擺姓,最早於唐天寶元年進入內地。元代時,任定遠大將軍、貴赤親軍都指揮使司達魯花赤的明安,其子便姓擺。擺姓在回族主要分佈在西北地區。

全武漢姓油的都是一家

洪山區關山三路、78歲的油婆婆告訴記者,她是跟隨其父親從山東荷澤到的武漢,“那時我才幾歲”。

油家人丁興旺,油婆婆兄妹7個都在武漢上班,但由於年歲大了,加上或多或少患有疾病,彼此來往也比較少。據記者瞭解,在武漢市,連油麗君婆婆在內,只有17個人姓油,而他們實際上是一家人。

據考證,我國唐代已有人以油為姓。但油姓目前在中國已經不多見,主要集中在山西、山東兩省。

新姓氏正逐步生成

隨著一些姓氏的消失,新的姓氏也在逐步生成。這些新的姓氏,在一定程度上補償了稀有姓氏的消失。

“我們發現有人姓‘一’”

袁義達說,新的姓氏產生主要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父母姓名合二為一,形成孩子新的姓,這種情況往往是雙姓,兩個字可以是父母姓的組合,也有的是名的組合。例如父親姓李,母親姓王,給孩子取的姓就是“李王”。這樣新的姓就產生了。

第二種情況就是,父母給孩子取的新的姓,和父母的姓名毫無關係。袁義達說:“調查中,我們發現有人姓‘一’,這個姓並非傳統存在,其實是父母通過考慮,給孩子挑的一個新姓。”

湖北稀罕姓氏刨根,怪粑粑讓女兒姓自己叫“春秋戰國”

“春秋戰國”的生活

2000年初,漢口劉先生剛結婚,就開始考慮給未來的孩子取名的問題。夫妻倆的意見很一致,孩子既不隨父姓,也不隨母姓,讓他“姓自己”。2000年7月份,妻子懷孕了。劉先生馬上找來《百家姓》,沒幾天,他就將《百家姓》扔到一邊:“孩子不跟父母姓,怎麼能跟別人姓呢?”酷愛中國歷史的他靈機一動,想到用中國歷史名詞來紀念這個小生命的誕生。和妻子一商量,決定如果生男孩,就叫“春秋戰國”,女孩叫“絲竹”。2001年5月21日,“春秋戰國”呱呱墜地。

這麼標新立異的名字自然引起許多關注。去年,劉先生帶著小春秋出去旅遊。在機場過安檢時,工作人員看見“春秋戰國”的名字,追了好遠,要一睹小春秋的真面目,並不停追問為什麼要叫這個名字。這個問題劉先生見得多了,已總結出標準答案,他脫口說出:“我是學歷史的。”

劉先生說,希望兒子春秋能通過自己的名字喜歡上歷史,特別是春秋戰國那個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時代。現在小春秋常問自己名字的來由,他總是講一些歷史故事來解釋。雖然還不能完全聽懂,但春秋已慢慢有了對歷史的興趣,現在已能熟練背誦諸葛亮的《隆中對》全文。

劉先生說,如果春秋懂事後想改名,將尊重他的意見,但從目前看來,春秋對自己的名字很滿意。

湖北稀罕姓氏刨根,怪粑粑讓女兒姓自己叫“春秋戰國”

以後請叫我財務“上書”

武漢一所高校的朱老師非常喜歡書法,也非常希望孩子將來能寫一手好字。“如果給孩子找幾個好寫的字當姓名,那他以後就不會專心練字了。我為何不找幾個難寫的字呢?”但找哪幾個字好呢?他一直舉棋不定。

兒子即將誕生的那段時間,朱老師正在寫一篇有關立法建議的論文。一天夜裡,朱老師突然想起,在古人看來,“立法建議”不就是“上書”嗎?他改變決定,給孩子取複姓為“上書”,同時也紀念自己這篇論文。他把這個想法告訴妻子後,妻子非常理解。不過,兒子出生後,她希望孩子將來在個性與共性之間達到平衡,於是取名“上書衡”。

如今,上書衡已經17歲了,漂亮可愛。朱老師說,等將來有了孫子,不管上書衡取什麼名字,他都不會反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