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充滿正能量的樣子,真可怕

你充滿正能量的樣子,真可怕

你充滿正能量的樣子,真可怕

劉瑜讀博時,女生M主動跑來要和她交朋友。一來二去,兩個人混熟了。劉瑜卻發現她們越來越沒有辦法成為摯友了。原因是M太——正能量了。

比如劉瑜剛想說系裡某個教授的壞話,M就說:啊,他太棒了;

再比如劉瑜剛想評論某個學術會議太無聊,M就說:那個會真是讓我受益匪淺啊;

更比如劉瑜剛想哭訴一聲寫論文好難啊,M卻說:我真的特別享受寫論文……

劉瑜說,和如此正能量的人在一起,時刻感受到的就是自己好消極,好挫敗,滿身槽點,滿身罪惡。為了多找幾個活下去的理由,只好友盡。

哎,你充滿正能量的樣子好可怕!

其實,在生活中,經常被正能量的語言鼓勵、鞭策的人還真不少。

李松蔚在《奇葩大會》上講過一個案例。

有一個年輕人進公司做項目。老闆對他許諾:好好做,做完給你獎金。結果等到項目做完,老闆顯然忘了獎金的事。

小夥子內心一直掙扎:到底要不要找老闆討說法。每次晚上決定第二天一定說個清楚,天亮後又開始新一輪的猶豫。

於是他去參加心理工作坊,把這個糾結擺在幾位諮詢師面前。

其中一位諮詢師很快站了出來,他說得頭頭是道,條條有理,充滿正能量,核心的思想就是教導小夥子打敗負面情緒,對老闆義正辭言,最後大獲全勝。

小夥頻頻點頭,內心好像釋然了。

大家正高興這麼困擾的問題被諮詢師一舉搞定時,李松蔚問了一個問題:你明天真的會去找老闆嗎? 小夥輕聲說:會吧。

李松蔚又問:去的比例大概是多少呢?小夥嚅囁著:10%吧。

大家都笑了。

原來小夥只是迫於強大的現場壓力暫時妥協而已。

正能量的作用只是看起來很強大。

你充滿正能量的樣子,真可怕

正能量的副作用

我們提到正能量,聯想到的是積極樂觀、催人奮進、充滿希望這些很“正能量”的詞彙,不過問題在於它的治癒力和副作用之間的界限很模糊,常常讓人一不小心就從正向力量跨入盲目樂觀而破壞好事。

有兩個實驗驗證了正能量存在的副作用。

第一項實驗旨在測試“正能量”對學生考試成績產生何種影響。

研究者請第一組學生想象自己已經取得好成績的樣子;第二組想象自己在進行緊張有序的複習;第三組則不進行想象。

實驗結果,引導“正能量想象”的那組學生成績最差,引導“複習想象”的那組最好,沒有想象的居中。

另一項實驗旨在研究“正能量”對大學生找工作有沒有幫助。

研究人員請實驗組想象自己身著套裙,妝容精緻地穿行在高級寫字樓,同時拿著一份高薪……

結果,想象自己找到好工作的組並沒有比無想象的組手握更牛逼的offer,甚至還低於平均水平。

兩個實驗同時證明

正能量無法給你一個更燦爛的前途,更順遂的人生,倒是會讓人落入盲目樂觀的歧途。

在隨後的調查中發現,經過大量正能量想象的人們受到“美好結局”的暗示,更少把時間投入到複習中,也更少投出簡歷、做出努力。結果可想而知。

你充滿正能量的樣子,真可怕

什麼樣的正能量才能讓你過得好?

正能量並非一無是處。我們需要探討的是什麼樣的正能量才能讓人過得更好。

1. 不轉化成行動的正能量都是徒勞

我認識一個很牛的在讀博士,他並不正經八百,滿面愁容,相反照吃照喝照玩照樂,日子過得極其流暢,但重點是他一年發了好幾篇SCI。我問他竅門。

他一臉認真地說:沒什麼,我每天早起兩小時,睡前兩小時,一天四小時,雷打不動只忙論文的事,堅持好幾年了,其他時間該幹嘛幹嘛。

原來真正的正能量是在別人看不見的地方下苦功夫,而不是對著鏡子攥緊拳頭,咬牙切齒地說:你是最棒的!你一定可以!

也不是在朋友圈裡一次一次表決心:為了明天一定要努力!不要垂頭喪氣,因為明天還在我手裡!

少說正能量的話無妨,因為不轉化為行動的正能量都是徒勞。

你充滿正能量的樣子,真可怕

2. 有效的正能量首先在於接受負能量

李松蔚講的故事最終有個不錯的結果,當然小夥不是被正能量的諮詢師說服了,而是他的負能量被接受了。

小夥說當他被指導如何振作起來,如何面對食言的老闆大義凌然時,他想起了小時候的事:

有一回,他被同桌的小女生扇了一巴掌。回家後,媽媽義憤填膺地質問道:為什麼不還手,為什麼任人欺負,你是慫包嗎?並再三要求他第二天去討回公道。

他非常為難,不想違背媽媽,但也不想討什麼公道。

這兩個場景何其相似。前者是被權威推著討回獎金,後者是被媽媽推著討回公道。

李松蔚問道:如果讓你回到小時候,你想對你媽媽說什麼?

小夥說:我想對她說,我不想打回去。我就是慫,但那正是我原本的樣子。我有選擇慫的自由。

接著,李松蔚握起兩個拳頭:那麼現在你有兩個選擇,左邊的拳頭代表獎金,右邊的拳頭代表接受自己是一個很慫的人。你選哪邊?

小夥說:我可以兩個都要嗎?因為我想到一個辦法。我想先回老家一趟,和媽媽暢談一次童年的經歷,我要告訴她我有選擇的自由。等我真正釋然了,就可以和老闆談獎金的事了。

這一次,小夥不是被誰推著走出一步的,而是自己找到了對策。

你充滿正能量的樣子,真可怕

生命被無條件接受後,自有出路。

心理諮詢師簡裡裡有段時間狀況不佳。

老友問候她:最近怎麼樣?簡裡裡回答:不好。

老友說:我知道你的處境艱難,但這就是生活。

生活就是時不時和這些糟心事兒相處,有時處得好,有時處得不好……

簡裡裡說:特別感謝老友沒有給她建議和正能量,這讓她舒出長長一口氣——人真的不需要永遠正能量,只是需要被接受。

—THE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