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奉旨宣召,走到殿阶前却一直不说话,搞清原因后皇帝哭笑不得

圣旨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产物,是古代帝王彰显至高无上权力的象征,它具有一定的仪式性,很容易让人感受到皇家的威严。因此,在现如今的很多宫廷剧中,宣读皇帝圣旨几乎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桥段。

大臣奉旨宣召,走到殿阶前却一直不说话,搞清原因后皇帝哭笑不得

不过怎么说呢?世间之大,无奇不有。即便在宣告皇帝旨意这么庄穆的事上,也曾有人出过差池,而且此人出错的原因很低级、很可笑,以至于连问明情况后的皇帝都哭笑不得。

‘牛弘’出生于北周时期,他天资聪慧,在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了文人骚客的潜质。但成年后的牛弘却并不是文质彬彬的奶油书生形象。相反,他身材魁梧,膀大腰圆,还长有一把浓密的大胡子。不过牛弘虽然看起来很不好惹,实际上天性十分善良,他待人宽厚,人们都称他为“大雅君子”。

大臣奉旨宣召,走到殿阶前却一直不说话,搞清原因后皇帝哭笑不得

牛弘有个弟弟叫‘牛弼’,牛弼是一个酒鬼,沾酒必醉。有一次牛弼喝醉酒发酒疯射死了哥哥家的牛。牛弘回来后,妻子就向他告状说:“小叔射死了咱家的牛!”牛弘听了一点也不愤怒,他只是淡淡说了句“做菜吃。”待牛弘坐下后,气不过的妻子又跑过来,说:“你弟弟射死了咱家的牛,你不觉得很奇怪吗?”牛弘说:“我已知道了。”他脸色不变,仍旧读他的书。牛弘待人宽厚如此。

牛弘入朝为官后,修撰和制定了很多古典及制度,当时的隋文帝很赏识他,牛弘自己也渐渐在朝中积累了不小的威望。

大臣奉旨宣召,走到殿阶前却一直不说话,搞清原因后皇帝哭笑不得

有一次,隋文帝的另一个宠臣杨素要带兵远征,临行前特地和牛弘话别。两人谈过话后,牛弘送杨素出门。一般遇到像杨素这样的宠臣,其他官员都会送出老远以示尊重,但是牛弘仅仅送到中门就停下了。杨素就问:“我即将出征,所以来道别,你为何才送这么远呢?”牛弘听了不回话,只是拱拱手就退回去了。换做平时,这梁子定然是结下了,但“自取其辱”的杨素却只是笑笑,说“牛公此人真可以说是其智可及,其愚不可及啊。”

牛弘的憨直不仅仅表现在对同僚上,包括对皇帝也是。

大臣奉旨宣召,走到殿阶前却一直不说话,搞清原因后皇帝哭笑不得

有一天上朝,隋文帝让时仍吏部尚书的牛弘传旨,但牛弘走到殿阶前却一直不开口说话,弄得满堂文武大臣都一脸懵,就这样僵持了十多秒,牛弘摸摸脑袋退了回来,说:“皇上,我想不起来内容了。”牛弘的萌蠢让文帝哭笑不得,他调侃道:“传几句话这点小事你都做不好,看来你不是做宰相的料啊。”

话虽这样说,但此事过后,文帝对质朴的牛弘却更加器重了,以至于之后即位的隋炀帝,也对牛弘信任有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