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今年夏天這麼熱?

雨下青茶


今年北半球多地出現歷史罕見高溫,究竟有多熱,我們來看幾個新聞

1、日本極端高溫一週內致77人死亡、3萬人中暑住院

2、韓國持續高溫致14人死亡 男子雞蛋放陽臺孵出小雞

3、近日,北極圈內溫度一度達到或超過30℃,如瑞典北部和西伯利亞北部地區

4、英國正經歷四十年未遇的持續高溫少雨

5、美國多地發佈高溫預警 西南部地區氣溫近49攝氏度

6、重慶連續7天突破40℃大關!

上述區域,可是橫跨歐洲、亞洲、北美洲,北半球幾乎都佔了。究其原因,主要是副熱帶高壓的強勢北上,一般高壓系統往往在中低緯度,控制區域悶熱難耐,表現在500百帕系統上,為588線。

大家可以看下我畫的線,是7月27日早8點的500百帕形勢圖,588線(副高)已經用黃色粗線標註,你可以認為線裡面是安全區,外面都是高壓控制範圍,大半個美國都在其控制下,甚至美國西南部還出現了596,等於比副高還強了2個等級。至於歐洲,現在已經安全了,所以高溫明顯減弱。

至於今年副高為何如此異常,現在還沒有結論,但今年全球氣溫,可能又是破紀錄的一年。


臉上褶子很迷人




每年的夏天都是非常熱的,過去三年是這些年最熱三年,這是我們能明顯感受到的。2018年夏天當然也熱。

夏季是從立夏到立秋這段時間範圍。2018年夏天是從5月5日立夏到8月7日立秋。但是我們都知道立秋以後照樣熱,甚至會出現“秋老虎”,雖然立秋以後不屬於夏天了。

俗話說“熱在三伏,冷在三九”,三伏天就是一年中氣溫最高、最潮溼悶熱的日子。但是三伏天不只是夏天,還有秋天的一部分,比如2018年三伏天的起止時間是:2018年7月17日和 2018年8月25日,共40天。“三伏天”的氣候特點表現為氣溫高、氣壓低、溼度大、風速小,此時人體的感受自然是悶熱難耐。



在2018年入夏之前,很多專家預測這個夏天會因厄爾尼諾現象而非常熱,可是夏天快過去了,我們感覺今年夏天雖熱但有去年熱嗎?雖然今年夏天溫度最終數據結果還沒出來,可是這個夏天雨水比往年還多,大家對雨水洪澇多的印象遠比熱可能還深。

據中國氣象報報道 ,今年入汛以來,我國氣候波動大,呈現北方降雨多、生成颱風多、強對流天氣多、高溫日數多等特點。



國家氣候中心預計,8月,我國南北各有一條多雨區,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將繼續生成多個颱風,數量接近常年同期,登陸我國的颱風強度較強。總體來看,今年防汛抗旱形勢不容樂觀。

總體來看,今年夏天溫度數據如果出來,應該不會比去年熱。當然沒去年熱不是不熱了,那麼為什麼夏天熱?

第一,夏天入伏後,地表溼度變大,每天吸收的熱量多,散發的熱量少,地表層的熱量累積下來,所以一天比一天熱。

第二,夏季雨水多,空氣溼度大,水的熱容量比干空氣要大得多,這也是天氣悶熱的重要原因。

第三,七八月份副熱帶高壓加強。在南北半球的副熱帶地區,由於海陸的影響,高壓帶常斷裂成若干個高壓單體,形成沿緯圈分佈的不連續的高壓帶,統稱為副熱帶高壓。在副高的控制下,高壓內部的下沉氣流,使天氣晴朗少雲,有利於陽光直射大地,加上地面輻射增溫,地表的散熱減少,使得氣溫更熱。而當副熱帶高壓長時間控制某一地區時,往往會造成該地區乾旱,降雨量減少,這也是導致天氣炎熱的重要因素。如果副熱帶高壓比較穩定,高溫的面積還會擴大,高溫還會持續,有可能會往上突破。


天老地老


是乾旱導致北半球不斷出現罕見高溫天氣,根本不是溫室效應所致,乾旱越嚴重,氣溫就越高,形成了惡性循環,隨乾旱範圍逐年擴大,乾旱程度逐年加重,高溫天氣會逐年的頻繁出現。科學家們,不能再抱著溫室效應這一錯誤理論胡搞了,溫室效應是不現實的。重視地球搖擺運動吧!否則,人類文明一定會毀在你們手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