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西站綜合交通樞紐工程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公示

江海明珠網訊 據南通市行政審批局消息,近日,市行政審批局擬對南通市西站綜合交通樞紐工程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批准公示。公示時間為2018年7月27日~2018年8月2日。

南通市西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公示

針對工程項目建設產生的主要環境影響及預防,或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如下:

1、加強沿線生態環境保護。根據相關保護管理規定,嚴格落實工程佔用九圩港(通州區)清水通道維護區的各項保護和生態補償措施。控制施工範圍,各類臨時用地設在本工程永久佔地範圍內。嚴禁施工期各類廢水、廢物排入清水通道。

2、切實落實施工期噪聲防治措施。優化施工工藝和方案,合理佈置施工場地,控制作業時間,在居民住宅等敏感區段,採用低噪聲和振動設備。高噪聲施工機械儘量集中施工、快速施工並設置移動聲屏障,禁止夜間進行產生高噪聲和振動汙染的作業。

3、嚴格控制運營期噪聲影響。針對不同情況,採取有效的噪聲防治措施,確保場界噪聲執行《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相應標準,沿線醫院、學校和居民住宅等環境敏感點運營期噪聲滿足《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相應要求或維持現狀水平。做好交通沿線用地控制,依據《報告書》提出的噪聲防護規劃要求,噪聲防護區域內不宜規劃新建建設居民區、學校、醫院等敏感建築物。

4、嚴格落實水環境保護措施。施工期生活汙水和施工廢水經沉澱預處理後回用或就近排入市政汙水管網。運營期生活汙水、餐飲廢水經化糞池預處理後排入市政汙水管網;加強基坑水位、水質及地面沉降的監控,制定風險防範應急預案,採取有效的圍護止水措施,最大限度地減少地下水位下降,避免因地面沉降、塌陷等引起環境問題。

5、嚴格落實大氣汙染防治措施。施工期應採用商品混凝土,採取圍擋、遮蓋、灑水等抑塵措施,嚴格控制施工期物料裝卸、運輸、堆放等過程中的揚塵和廢氣汙染。餐飲油煙經淨化達到《飲食業油煙排放標準》(GB18483-2001)後排放。地下車庫按要求安裝通風設備併合理設置排風口。

6、嚴格落實各類固體廢物的收集、存放和安全處置措施,防止產生二次汙染。餐飲垃圾、廢油脂等須交有資質單位處置。

7、建立敏感目標噪聲長期跟蹤監測,根據監測結果及時增補和完善防治措施,防止對沿線居民正常生產、生活造成不良影響。

8、在工程施工和運行過程中,應建立暢通的公眾參與平臺,及時解決公眾擔憂的環境問題,滿足公眾合理的環境訴求。

9、初步設計階段應進一步優化細化環境保護設施,在環保篇章中落實生態保護和環境汙染防治的各項措施及投資。

南通西站綜合交通樞紐工程總建築面積約7.3萬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築面積約800平方米,地下建築面積約7.2萬平方米,包括站北路、站南路、站東路及站區內交通工程、東西落客平臺高架匝道工程、站區景觀工程、站區市政管線、站區地下空間、站前廣場,公交停車場、過街通道及機電等其他相關附屬設施。總造價約9.9億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