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傳說的虎符能調動百萬精兵,爲什麼沒有人仿製呢

歷史上傳說的虎符能調動百萬精兵,為什麼沒有人仿製呢

虎符為中國古代帝王授予臣屬兵權和調發軍隊的信物。銅製、虎形、分左右兩半,有子母口可以相合。右符留存中央,左符在將領之手。王若派人前往調動軍隊,就需帶上右符,持符驗合,軍將才能聽命而動,軍隊不執行執皇帝金符節者行兵令,除皇帝親臨現場調兵。

歷史上傳說的虎符能調動百萬精兵,為什麼沒有人仿製呢

虎符最早出現於春秋戰國時期,當時採用銅製的虎形作為中央發給地方官或駐軍首領的調兵憑證,它盛行於戰國、秦、漢時期。但歷史上也有很多沒有虎符而成功發兵的情況,尤其是西漢前期的藩國最為猖獗,劉邦滅諸異姓王后制定的藩國須有漢朝虎符才能發兵的制度對藩王們的兵權限制作用甚小。

歷史上傳說的虎符能調動百萬精兵,為什麼沒有人仿製呢

西漢呂太后死後齊王劉襄的起兵叛亂 ,漢文帝時濟北王劉興居的起兵叛亂 ,以及漢景帝時吳楚七國之亂,養兵練兵者皆為藩王,故藩王們都能輕鬆發兵。傳世的有秦新郭虎符等。

歷史上傳說的虎符能調動百萬精兵,為什麼沒有人仿製呢

戰國時秦相呂不韋掌握著大批軍隊,對秦王(嬴)政構成了極大的威脅。嬴政親政後,於秦王政九年(公元前238年)用虎符收編了呂不韋的軍隊,使得呂不韋空有相國之名而無實權。

歷史上傳說的虎符能調動百萬精兵,為什麼沒有人仿製呢

公元前257年,秦軍進攻趙國,兵臨邯鄲城下,趙國求救於魏楚兩國,魏國派大將晉鄙率軍10萬救趙。這時秦國向魏國施加壓力,魏王屈服令晉鄙按兵不動。趙國相國見魏不肯進兵,就寫了一封告急信給魏國相國信陵君魏無忌,信陵君通過魏王妃子如姬的幫助,盜出魏王親自掌握的半個虎符,假傳王命,擊殺晉鄙,奪得兵權,然後率兵8萬,會同楚軍一起救趙,遂解邯鄲之圍。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竊符救趙的故事。

歷史上傳說的虎符能調動百萬精兵,為什麼沒有人仿製呢

虎符這麼重要,為什麼要去偷,而不是仿製一個呢?原因就是,這個虎符,實在太難複製了。首先如果要仿製一個虎符,必須知道它的外觀,大小。如果是仿製,不可能讓你拿到的虎符去仿製的。況且虎符上面一般會有字和不規則的凸起。只是憑藉記憶,就算能記住外形模樣,那文字的大小、虎腿的長短和不規則的凸起,都很難做到一模一樣。

歷史上傳說的虎符能調動百萬精兵,為什麼沒有人仿製呢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秦漢時期用的文字都是小篆,小篆是很難仿製的,就算你知道虎符上是什麼字,也很難仿製,因為每個人的筆跡都不一樣。所以即使知道是什麼字,也很難做到一模一樣,除非是比著模仿。

秦始皇調動軍隊的憑證,用青銅鑄成臥虎狀,從中間一分為二,虎的左、右頸背各有相同的錯金篆書銘文:“甲兵之符,右在皇帝,左在陽陵。”

歷史上傳說的虎符能調動百萬精兵,為什麼沒有人仿製呢

因此,幾千年來歷史上只有偷虎符的記載,卻從未聽說過仿製虎符的。這也是因為仿製的成本太高,再就是無法仿製出哪怕九成相似的虎符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