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擇婿的標準有哪些?

“擇婿"故名思議就是選擇選擇女婿,也就是給自己的寶貝女兒選個相伴一生的良人。現代的生活經驗和《丈母孃擇婿十標準》讓我們知道了現代人的擇婿標準,可是古人跟現代人一樣嗎?

一、看品行

古人是擇婿的標準有哪些?

東床快婿

”東床快婿:這個成語我們都知道,說的是東漢時期的一個高官郗鑑在建康時聽說琅邪王氏的子侄都很英俊,就派門生送信給王導,想在琅邪王氏家族中挑選女婿,王導讓送信的門生去自家的東廂房隨便選擇。門生回去後對郗鑑說:“王家的年輕人都很值得稱讚,他們聽說來選女婿,都仔細打扮了一番,竭力保持莊重,只有一個青年在東邊的床上露出肚皮看書,唯獨他神色自若,好像漠不關心似的。”郗鑑說:“這人真是好女婿!”郗鑑打聽這個青年是誰,原來是王羲之,隨後就把女兒郗璿嫁給了他。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郗鑑選擇女婿的標準是品行如一。

二、看能力

比武招親、打擂臺等在電視劇裡頻繁出現的畫面說明了古人也是很看重一個兒郎的能力的。

古人是擇婿的標準有哪些?

雀屏中選

《舊唐書·高祖竇皇后傳》有一個故事,北周周武帝的姐姐長公主生下一個女孩(即竇皇后),竇後的父親竇毅常說:“這個女兒相貌美麗,又學識不凡,怎可隨便嫁人呢!”於是在女兒到結婚年齡的時候,對外宣稱要進行一場招親,招親的方式就是畫兩隻孔雀在屏風間,讓求婚的各射兩箭,誰能射中孔雀眼睛,女兒就許配給誰。唐高祖李淵因為兩箭都射中了孔雀的兩隻眼睛,於是竇後就嫁給了高祖。後來李淵真的當上了皇帝,竇後也成為了皇后。這個故事叫“雀屏中選”。

三、看才華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其實這句話是有出處的。只要你肯踏實勤奮的讀書,取得了功名,在古代你就可以有名有利了。這種現象在宋代尤其明顯。宋朝還有一個非常搞笑的婚姻文化,叫“榜下捉婿”。即在科舉發榜之日,各地富紳們全家一大早就到金明池(北宋時期著名的皇家園林,位於開封外,園林中建築全為水上建築,池中可通大船),爭相挑選登第士子做女婿,那情景簡直就是搶,坊間便稱其“捉婿”。宋人筆記對“榜下捉婿”多有涉及。

古人是擇婿的標準有哪些?

榜下捉婿

四、看家世門第

門當戶對是現在擇婿的一個很重要的標準,其實自古到今,門當戶對都存在著。王寶釧苦手寒窯18年,只因他喜歡上了寒酸的薛平貴;化成蝴蝶的梁山伯與祝英臺;以及嬌弱的林妹妹的淚盡而逝……這些都在告訴我們古人也是看重門第和家世的。

古人是擇婿的標準有哪些?

苦守寒窯的王寶釧

五、看對女兒的喜愛程度

“金屋藏嬌”的成語講述漢武帝四歲時為膠東王,說如果能娶到表姐陳阿嬌做妻子,會造一個金屋子給她住。後來由於青梅竹梅的成長以及各種利益因素,劉徹也確實取到了美豔的阿嬌,可是王皇后阿嬌最後卻被更加美豔的衛子夫取代。所以男人的喜愛終究不是長久。

古人是擇婿的標準有哪些?

六、看性格


百度上很多人都說林則徐選沈葆楨當女婿就是因為沈葆楨是個很能“忍”的人。據說有一年除夕,林則徐的部下都回家過年了,只剩下書記員沈葆楨在屋裡伏案疾書,抄寫林則徐的一篇萬言奏章;沈葆楨秉燭夜書,直至三更。誰知林則徐看了後說:“這奏章的字太草,必須重抄。”沈二話沒說,又抄了一遍。重新抄寫完萬言奏章已經是第二天的上午了。因為這件事後來就把女兒嫁給了他。不過專家據考據,沈家和林家是表親,自小便熟識,而且沈葆楨是個很有能力的人,估計林則徐看上他是有多方面原因的。

除了以上的原因外,估計也有父母之命的兩情相悅、盲婚啞嫁的琴瑟和鳴、還有歷盡千帆才知真愛遲鈍,不過相信更多的都是相敬如賓的夫妻。不過古時候女人的婚姻真的非常重要,婚姻相當於女人的第二次人生。不過小編覺得看性格和品行這個還是比較靠譜的。你覺得古人的這些擇婿方式怎麼樣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