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在身邊——帶你走進貴州赤水了解非遺大同油紙傘

在中國上了年紀的人還記得曾經有種傘叫油紙傘,它不僅僅是當年我們離不開的雨具,它也是我們生活歷史中抹不去的記憶符號。


非遺在身邊——帶你走進貴州赤水瞭解非遺大同油紙傘(大同油紙傘)

​隨著6.9中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的到來,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貴州非物質文化遺產,赤水大同油紙傘。在西南地區,“油紙”寓意“有子”,竹子寓意竹報平安,步步高昇,扇形寓意花好月圓,門庭富貴。油紙傘早已超越了遮風擋雨的功能,成為工藝品和吉祥物。大同油紙傘起源於四川瀘州地區,因獨有的桐油紙傘工藝而聞名,在赤水也有幾百年的歷史。
非遺在身邊——帶你走進貴州赤水瞭解非遺大同油紙傘​(骨架製作)

上乘的油紙傘有上百到的工序,一切制傘物料準備好之後,一把油紙傘的製作工期一般為7-8天,每一步都按照相關流程製作,這樣的傘才能經久耐用遮風擋雨,油紙傘取材於川南和赤水本土,海拔800米以上,成長五年竹齡以上優質竹子,油紙傘沒有一件金屬製品,支架全部竹子組成。一把油紙傘,先後經過搭骨架,做傘邊、糊傘、收傘、換杆子、鑽孔修整、上桐油、穿線、油紙作畫等上百道工序。
非遺在身邊——帶你走進貴州赤水瞭解非遺大同油紙傘​油紙傘不僅傳承了中華的傳統文化,在文人墨跡的筆下也是如詩如夢,如影隨形的寄物。油紙傘是世界上最早的雨傘,全部取材於天然,全手工製作,是中國古人的智慧結晶。現代鋼架油布傘的普及,油紙傘的使用越來越少,但油紙傘作為傳承和工藝品,收藏品,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