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内容:广电如何推动短视频内容发展

讲内容:广电如何推动短视频内容发展

------本期内容导读------

短视频的提出,实际上是想通过时间上的短,努力降低视频内容生产制作以及发布的门槛。在过去,视频生产总是显得非常“重”的。因为它不仅需要更多的设备、更多的人手、而是会是更多的时间

------以下正文详情------

在当下的网络环境中,对于媒体内容产品的建设与打造,刚刚早已经在自己的号里反复强调过好多次的要重视短视频内容的生产。当然,对于短视频的生产,绝不只是偶尔拍一两个作品的事情,要想长期稳定地输出作品,栏目化建设自然是必不可少的。

表面上看起来,对于传统广电机构来说,做短视频不就是So easy的事情么?电视台的老本行就是拍摄制作各种视频内容,而这些视频内容都是按照不同的栏目划分归并归纳后再进入播出环节。

1,别把“短”简单理解成时间短:

实际上,即使是在互联网上,大家对于短视频的时间约定也是相差非常大的。最短的标准有7秒、10秒,常见于一些社交软件对于普通用户上传视频的时间限制,而在这样的限制下产生了各种作品。仔细琢磨一下,这个时间标准,更多的原因是出自于运营平台的限制考虑,并无太多的实质用意,而太短的时间,的确会对视频内容的表达产生过多束缚,可以忽略。

再接下来的,更多是出于对受众信息接受方面的研究,大致标准会从60秒到5分钟左右。比如梨视频所制作的短视频新闻,一般都在1、2分钟以内,涉及一些主题性的内容讲述,也很少有超过5分钟的,大约原因也是考虑到移动端的传播与收看,太长的内容很难吸引用户打开,打开了也不一定会看完。

最后再说一个上限,也就是今年新增加的中国新闻奖里对于短视频新闻的长度标准——不超过10分钟。这个标准嘛也没什么可以评价的,姑且可以就看成是一个不能突破的上限吧!的确,如果都超过10分钟了,还谈什么短呢?

2,别把“短”单纯看成是唯一特征:

短视频的提出,实际上是想通过时间上的短,努力降低视频内容生产制作以及发布的门槛。在过去,视频生产总是显得非常“重”的。因为它不仅需要更多的设备、更多的人手、而是会是更多的时间。在过去的记者行业,大家都相互打趣,报纸记者只需写一篇稿子,电台记者有时候直接录音来讲述一下就行,唯有电视记者很苦逼,写稿是基础,还有拍画面,做剪辑,配解说,最后还要上字幕包装。时效自然难以提高。

而如今的短视频新闻,几乎没有解说与配音,基本就是靠现场同期声、当事人采访与少量字幕就能撑起来。而且这些字幕与画面包装,还有本身的剪辑,都可以在已经高度进化的手机客户端上就可以实现。这些措施实际带来的最深远重大的改变就是:视频内容生产的门槛大大降低了,过去要好多人、好多设备以及相当麻烦的长时间下才能生产出来的内容,如今一个人、一部手机也就可以相对轻松地解决了。

3,更多“短视频”内容的流行是内容生产推荐理念的进步

为什么我们并不认可把传统的电视节目里的内容,直接截成短一点的片断并不能被称为“短视频”呢?因为它们都是后来加式品。一档节目,原本就是按照整个的篇幅来进行策划与准备的。而在播出前后,人为地只是按时间截出一段一段的内容,短是短了,但是却根本无法对应上原本的策划用意。

这一点,可以拿一整罐的咖啡及伴侣套装与一次冲饮一杯的3合1条状包装来作比较。或许你可以认为里面的咖啡粉末的成份都是相似相同的。它并不是简单的从大罐里挑一点出来封进小条里这么简单。它就是根本营销理念的改变与尝试。在互联网环境下,去除少数个人的兴趣之外,真正涉足短视频的,势必要通过具体栏目的打造,来弥补短视频看完即忘的缺陷,强化自己的品牌影响。

明白了上述三点原因,对于短视频栏目的建设思路也就非常清晰了:

第一:原有的栏目内容拆分要精做:

原因在于,对于电视台来说,不管收视率如何,原有栏目节目还必须要做,总体的质量还是有一点保证,虽说有些内容并不一定适合互联网用户的口味。但这一块资源不能放弃,只是无须什么都拿来进行分拆。应该缩减数量,精做加工。比如去除掉陈腔滥调与过时的包装,改变节奏,挑选并推荐出精品,形成新风格。

第二:挖掘素材内容善做混剪加工:

挖掘内容资源,不能只将眼光放在节目成片方面。成片大多会从自己栏目的角度对许多素材作出了舍弃,可以塑造并改造的可能空间已经不大。而当下在许多媒体单位内部实施的“中央厨房”式的融合改造,也给新媒体工作人员直接利用节目素材提供了便利的技术条件。可以将碎片化的栏目素材,重新定位、进行二次加工混剪。常见做法有:总结盘点类、有精彩集锦类、主题散发类以及艺术手法错位剪辑类等等。

可以把前两点当作是开始阶段的试水与团队成员练后之用。要想真正面对互联网,组建专门的原创团队,这是做好短视频的最终之路。必须要按照新媒体的市场规律,自主选择更能贴近受众、易受网民欢迎的各类主题,从选题、策划、拍摄、到制作以及传播环节,完全进行自主创造,才能真正完全开发并发挥出短视频栏目的最大价值。

其实,做好短视频,对于现有的广电机构来说,既不难理解,也不难执行,真正难的就是认识。认识不清,会认为没有必要;认识不准,会认为没有方向;认识不到位,更会认为没什么作用。从而一错再错,最终错过这一轮发展的机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