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內容:廣電如何推動短視頻內容發展

講內容:廣電如何推動短視頻內容發展

------本期內容導讀------

短視頻的提出,實際上是想通過時間上的短,努力降低視頻內容生產製作以及發佈的門檻。在過去,視頻生產總是顯得非常“重”的。因為它不僅需要更多的設備、更多的人手、而是會是更多的時間

------以下正文詳情------

在當下的網絡環境中,對於媒體內容產品的建設與打造,剛剛早已經在自己的號裡反覆強調過好多次的要重視短視頻內容的生產。當然,對於短視頻的生產,絕不只是偶爾拍一兩個作品的事情,要想長期穩定地輸出作品,欄目化建設自然是必不可少的。

表面上看起來,對於傳統廣電機構來說,做短視頻不就是So easy的事情麼?電視臺的老本行就是拍攝製作各種視頻內容,而這些視頻內容都是按照不同的欄目劃分歸併歸納後再進入播出環節。

1,別把“短”簡單理解成時間短:

實際上,即使是在互聯網上,大家對於短視頻的時間約定也是相差非常大的。最短的標準有7秒、10秒,常見於一些社交軟件對於普通用戶上傳視頻的時間限制,而在這樣的限制下產生了各種作品。仔細琢磨一下,這個時間標準,更多的原因是出自於運營平臺的限制考慮,並無太多的實質用意,而太短的時間,的確會對視頻內容的表達產生過多束縛,可以忽略。

再接下來的,更多是出於對受眾信息接受方面的研究,大致標準會從60秒到5分鐘左右。比如梨視頻所製作的短視頻新聞,一般都在1、2分鐘以內,涉及一些主題性的內容講述,也很少有超過5分鐘的,大約原因也是考慮到移動端的傳播與收看,太長的內容很難吸引用戶打開,打開了也不一定會看完。

最後再說一個上限,也就是今年新增加的中國新聞獎裡對於短視頻新聞的長度標準——不超過10分鐘。這個標準嘛也沒什麼可以評價的,姑且可以就看成是一個不能突破的上限吧!的確,如果都超過10分鐘了,還談什麼短呢?

2,別把“短”單純看成是唯一特徵:

短視頻的提出,實際上是想通過時間上的短,努力降低視頻內容生產製作以及發佈的門檻。在過去,視頻生產總是顯得非常“重”的。因為它不僅需要更多的設備、更多的人手、而是會是更多的時間。在過去的記者行業,大家都相互打趣,報紙記者只需寫一篇稿子,電臺記者有時候直接錄音來講述一下就行,唯有電視記者很苦逼,寫稿是基礎,還有拍畫面,做剪輯,配解說,最後還要上字幕包裝。時效自然難以提高。

而如今的短視頻新聞,幾乎沒有解說與配音,基本就是靠現場同期聲、當事人採訪與少量字幕就能撐起來。而且這些字幕與畫面包裝,還有本身的剪輯,都可以在已經高度進化的手機客戶端上就可以實現。這些措施實際帶來的最深遠重大的改變就是:視頻內容生產的門檻大大降低了,過去要好多人、好多設備以及相當麻煩的長時間下才能生產出來的內容,如今一個人、一部手機也就可以相對輕鬆地解決了。

3,更多“短視頻”內容的流行是內容生產推薦理念的進步

為什麼我們並不認可把傳統的電視節目裡的內容,直接截成短一點的片斷並不能被稱為“短視頻”呢?因為它們都是後來加式品。一檔節目,原本就是按照整個的篇幅來進行策劃與準備的。而在播出前後,人為地只是按時間截出一段一段的內容,短是短了,但是卻根本無法對應上原本的策劃用意。

這一點,可以拿一整罐的咖啡及伴侶套裝與一次衝飲一杯的3合1條狀包裝來作比較。或許你可以認為裡面的咖啡粉末的成份都是相似相同的。它並不是簡單的從大罐裡挑一點出來封進小條裡這麼簡單。它就是根本營銷理念的改變與嘗試。在互聯網環境下,去除少數個人的興趣之外,真正涉足短視頻的,勢必要通過具體欄目的打造,來彌補短視頻看完即忘的缺陷,強化自己的品牌影響。

明白了上述三點原因,對於短視頻欄目的建設思路也就非常清晰了:

第一:原有的欄目內容拆分要精做:

原因在於,對於電視臺來說,不管收視率如何,原有欄目節目還必須要做,總體的質量還是有一點保證,雖說有些內容並不一定適合互聯網用戶的口味。但這一塊資源不能放棄,只是無須什麼都拿來進行分拆。應該縮減數量,精做加工。比如去除掉陳腔濫調與過時的包裝,改變節奏,挑選並推薦出精品,形成新風格。

第二:挖掘素材內容善做混剪加工:

挖掘內容資源,不能只將眼光放在節目成片方面。成片大多會從自己欄目的角度對許多素材作出了捨棄,可以塑造並改造的可能空間已經不大。而當下在許多媒體單位內部實施的“中央廚房”式的融合改造,也給新媒體工作人員直接利用節目素材提供了便利的技術條件。可以將碎片化的欄目素材,重新定位、進行二次加工混剪。常見做法有:總結盤點類、有精彩集錦類、主題散發類以及藝術手法錯位剪輯類等等。

可以把前兩點當作是開始階段的試水與團隊成員練後之用。要想真正面對互聯網,組建專門的原創團隊,這是做好短視頻的最終之路。必須要按照新媒體的市場規律,自主選擇更能貼近受眾、易受網民歡迎的各類主題,從選題、策劃、拍攝、到製作以及傳播環節,完全進行自主創造,才能真正完全開發併發揮出短視頻欄目的最大價值。

其實,做好短視頻,對於現有的廣電機構來說,既不難理解,也不難執行,真正難的就是認識。認識不清,會認為沒有必要;認識不準,會認為沒有方向;認識不到位,更會認為沒什麼作用。從而一錯再錯,最終錯過這一輪發展的機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