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摳顫「?是不是很陌生?相信大多數二胡愛好者不知道它

胡“摳顫”大多數胡友比較陌生。

摳顫,是宋國生先生胡琴教程中的名詞,實際上指的就是摳揉,二胡揉弦中的一種。因為二胡揉弦也可稱為顫指,所以相應地可把摳揉叫做摳顫。

如果你對這兩個同義異名的詞語都不熟悉,那就很有必要為你掃掃盲了。

摳顫是一種特殊的揉弦,一般的二胡揉弦大都是以手腕為軸,手指在琴絃上上下來回顫動,例如滾揉。而摳顫是通過左手的握力進行揉弦,就像左手在抓東西,一抓一放、一握一鬆,不斷地重複,從而改變琴絃的張力,使音頻產生較大範圍的波動。這種波動起伏大於其他揉弦,效果強烈,聲音獨特,就像人的抽泣和哭聲,侷限於情感沉痛悲憤的場合,典型的例子如《江河水》樂曲。摳顫這種二胡揉弦,其動作要領是抓和放、握和松,所以要完全避免手腕帶動手指在琴絃上上下滾動,否則揉弦效果就會適得其反。

摳顫或摳揉的記號是一個彎箭頭,猶如滑音的記號。

二胡“摳顫“?是不是很陌生?相信大多數二胡愛好者不知道它

把摳顫同滾揉、壓揉、滑揉相比較,我們能夠清晰地發現它們的異同:相同點都是讓樂音的音波產生變化,只不過波幅不一致罷了。不同點是,有的是改變琴絃的長度,如滾揉和滑揉;有的是改變琴絃的張力,如摳顫和壓揉。

另外,宋國生先生根據音高的變動方向,把摳顫還細分為三種,即上顫、下顫、上下同顫。如基準音----偏高-----基準----偏高,就屬於上顫摳顫揉弦,等等。

最後要記住的是,二胡的基礎揉弦是滾揉,使用頻率也最高,摳顫揉弦用得很少,不能濫用,一定要適合特定的場合。


二胡揉壓結合 揉與不揉 遲到揉弦

在演奏時,我們不應該僅用一種揉弦方法來表達樂曲中所蘊含的感情,而更多的是應將兩種甚至多種揉弦結合在一起,以達到更好的效果。例如,揉壓結合就是常用的方法之一。由於二胡沒有指板,所以在滾揉時是一定會多少帶有點壓揉的成分,這是自然“帶”出來的,不能算“揉壓”結合。其實揉壓結合主要是應用於江南風格的樂曲中,即它比滾揉多了點壓的成份,但又比壓揉多了點滾得成份。揉壓結合的揉弦,聲音的質感更強烈,這種特殊的演奏方式再與加花技巧相結合,就奠定了濃郁的江南風格樂曲的基礎。

在瞭解和掌握了諸多揉弦的方法後,如何恰到好處地運用這些方法至關重要。此時我們不應該見到長音就揉,短音就不揉,否則音樂豐富的情感也無法正確的表達出來。揉弦並不是只有長音才需要的,有時在短音上揉弦會表達出一種靈巧的效果。正確的做法是,我們應根據樂曲的內容加以變化,音樂才會顯得豐富多彩、旋律流暢。經常用到的就是揉和不揉、遲到揉弦。

揉和不揉。在演奏樂曲的時候,需要加入揉弦才會使曲子完整、富有感染力,但是如果所有的音符都揉了,那麼就和不揉是一樣的效果,整個樂曲都是平淡的,也就聽不出揉弦表達出來的意境了。所以就有揉和不揉之分。例如《蘇南小曲》中,同樣的兩個音先後出現,第一個可以不揉,到第二個再揉,這樣樂曲似乎更有重音,使我們更加易懂。也許有人會問了,兩個音可以一個不揉另一個揉,那麼一個音的時候怎麼辦呢。這個問題通過學習我有了自己的感悟,例如《水鄉歡歌》中,前一個音裝飾的要多一點,那麼到了下個音時,我們就可以不揉或者是遲到揉弦,這樣更加突出前面音的裝飾性。

揉和不揉能夠更好的突出某個音,從而使整部樂曲有起有伏,聽起來讓人蕩氣迴腸。

遲到揉弦。這是介於揉和不揉之間的一種揉弦方式,它常用於行進較慢的曲子當中。例如《長弓練習》,這是具有濃郁江南風格的一首練習曲,但我認為它更像是一首樂曲,因為練習它可以很好的掌握到江南風格的樂曲的演奏方法。曲中很多長音都是從不揉漸漸過渡到揉弦,再慢慢的加深揉弦,再加上弓子由弱至強的配合,彷彿讓人置身於江南水鄉之中,划著小船從遠方慢慢的靠近岸邊,整個船的輪廓都是逐漸的清晰起來,使人有一種朦朧的感覺,這正好符合江南優雅的特點。我們在運用遲到揉演奏時,不能只一味機械地完成這個過程,遲到揉是一種技法,但它更是內心對樂曲的抒發,我們要很自然的將它表現出來,即遲到揉是將演奏者內心的情感帶動出來,而不是為遲到揉而揉,這樣遲到揉弦就失去了它的意義。

揉弦在二胡演奏中也是帶有個人愛好的,如:有的人習慣揉弦深沉些;而有的人揉弦則柔美些;有的人比較善於變化等等。所以才形成了演奏家們獨特的風格,使人一下就能聽出是誰在演奏。但不論是體現什麼風格,揉弦最基本的原則不能變,即運用得當、分寸恰到好處,這樣才能保持二胡的演奏具有不可抗拒的藝術魅力。

以上的揉弦方法都是二胡演奏中比較常用的一些揉弦,多種揉弦的結合甚至在演奏每一首樂曲中都是必不可少的。在演奏過程中,一首樂曲單獨應用某一種揉弦幾乎是不可能的,而且也是行不通的,必須要把揉弦加以綜合運用,至於哪一首樂曲用什麼揉弦,哪一個音符要揉弦、怎麼揉,只能靠我們在長期學習中自己去體會,去積累,不斷豐富我們的音樂內涵,提高我們的音樂素質,去靈活應用,才能將二胡這件古老而又現代的樂器的魅力更好地展現出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