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其實前面還有一句,大多數人不知曉

說到三國的故事,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魏蜀吳三分天下,可惜最終還是司馬懿老謀深算,取得了最終的天下,可見曹操、劉備、諸葛亮、孫權等人,全部都是司馬氏做了嫁衣裳。

司馬懿的反叛之心,從他跟著曹操幹革命時就有了,而曹操是個厲害角色,知道司馬懿用狼顧之相,所以臨終前叮囑過曹丕,要他小心司馬懿有不臣之心。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其實前面還有一句,大多數人不知曉

可惜司馬懿命長,他熬死了曹操,熬過了曹丕,又熬贏了曹睿,曹睿死後司馬懿終於迎來了春天,他跟大將軍曹爽共同掌權,可司馬懿比較技高一籌,他發動了高平陵之變,奪取了政權。

高平陵之變後,整個曹魏政權已經被司馬氏架空了,但司馬懿是個成熟的政治家,時機不到他不會輕舉妄動,公元251年司馬懿去世,他雖然掌控力曹魏政權,但始終沒有廢曹自立。

儘管司馬懿沒有動手,但卻無司馬師、司馬昭幾個兒子打下了很好的基礎,當時的司馬昭被封為晉王,他一心想要廢掉曹髦,司馬昭的野心連路邊的乞丐都知道了。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其實前面還有一句,大多數人不知曉

所以當時流行一句話,叫“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而曹髦作為曹魏政權名義上的皇帝,他自然也知道司馬昭的野心,他想把權力重新奪回來,竟然打算自己親手動手,突襲司馬昭,結果慘敗而歸,自己也被殺掉了。

曹髦死後,司馬昭立曹奐為帝,但也就是一個傀儡罷了,這是司馬氏的權利越來越大,同時又趁機滅掉了蜀國、跟著又滅掉東吳,即將一統天下,但司馬昭跟他父親一樣,也能忍,在世時沒有廢曹自立。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其實前面還有一句,大多數人不知曉

公元265年,司馬昭去世,他的日子司馬炎跟著繼位稱帝,把曹奐直接從皇位上趕下來,封他為陳留王,從此西晉政權正式建立,而西晉建立過程中,當屬“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最為傳神。

這句話體現出司馬氏對奪取天下的野心,其實這句話之前還有一句,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句話跟諸葛亮有關,前面有諸葛亮數次北伐失敗,後來才有司馬氏建立政權。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其實前面還有一句,大多數人不知曉

所以有人說,在“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前面的一句話,應該是“諸葛亮北伐,有心無力”,對此你認同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